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国内连铸生产中铸坯凝固缺陷的现状,从过热度、结晶器电磁搅拌、拉坯速度、二次冷却强度及配水制度、二冷区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凝固末端压下制度、矫直辊安装精度等影响连铸坯中心偏析、缩孔、缩松及凝固裂纹等缺陷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各因素对连铸坯凝固缺陷的影响规律,阐述了为改善连铸坯凝固质量的工艺参数调整要点。近年来,国内很多钢铁企业根据现场的生产条件,在改善连铸坯内在质量、提高连铸坯生产效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生产效率和铸坯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为满足国内高端制造对高品质钢铁材料的迫切需求,亟需行业科技工作者结合冶金凝固原理对连铸工艺开展进一步的精研细究,进而制造出高凝固质量的连铸坯。  相似文献   

2.
对差速器壳体铸件在内部密封槽内和保温冒口根部出现的缩松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工艺中保温冒口补缩能力不足和冒口颈设计尺寸大是产生缺陷的原因.通过采用4个顶冒口雨淋式浇注工艺,将冒口颈优化为喇叭形,均衡了温度场,使铸件实现了顺序凝固,从而消除了铸件缩松缺陷.最后指出:在解决铸件内部缩松问题时,如果采取了冒口补缩方式,但铸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连铸坯内部缺陷与轧材性能的关系,需要制订统一的连铸坯内部缺陷评级标准,这是近期连铸界的热点课题。自连铸技术达到工业化水平以来,人们一直期盼着制订一套对连铸坯各类缺陷的评级标准。历经多  相似文献   

4.
蔡开科  孙彦辉  韩传基 《连铸》2011,(Z1):288-298
为满足用户对产品质量越来越严格要求,生产价格便宜高质量产品是人们追求目标。而轧制产品质量是与连铸坯缺陷紧密相联系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连铸过程中铸坯的表面缺陷、内部缺陷以及铸坯夹杂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铸坯缺陷产生应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45钢连铸坯在生产中易出现铸坯的内部角裂缺陷.通过低倍试验、金相法和探针能谱分析,对缺陷作了分析.基于ANSYS对结晶器凝固过程进行温度场模拟得出,缺陷萌生于结晶器内,根本原因是铸坯在结晶器中凝固传热不均导致铸坯偏角区出现热节区效应,从而诱导产生热应力作用于凝固前沿致使沿柱状晶晶间铁素体开裂.通过重新设定结晶器铜管圆角半径和优化工艺,最终避免了内部角裂.  相似文献   

6.
连铸薄板坯的质量缺陷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连铸薄板坯在冶炼及连铸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夹渣、内部非金属夹杂,铸坯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表面裂纹、中心偏析及中心疏松等质量缺陷。讨论了如何从炼钢到连铸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达到工艺的优化,从而改善铸坯质量,发挥出薄板坯连铸连轧的产量和产品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7.
高兵  张妍  李英奎  文辉 《热加工工艺》2012,41(17):72-73,75
连铸工艺生产SA-213T23管坯钢还不成熟,坯料低倍质量差.为此,对连铸坯中心缺陷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连铸坯中心存在缩孔及开裂缺陷是由于T23成分过冷区较窄以及连铸过程中轻压导致的;通过弱化二冷段冷却能力及取消轻压下工艺可以消除缩孔和开裂缺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工艺角度时水平连铸圆管坯内部常见的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工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越  李东辉 《热加工工艺》2012,41(7):193-195
通过分析小方坯内部裂纹缺陷对质量的影响,确定内部裂纹评判函数。依据各工艺参数对铸坯内部裂纹缺陷影响的严重程度,对评判函数的权重提供了一种动态分配方案。以小方坯连铸机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收集连铸生产工艺参数,在线验证。结果表明:软件判定结果与实际数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胡心光  李杰  张兴利  高海  王琪 《连铸》2011,(Z1):90-93
在连铸过程中,二次冷却对铸坯表面和内部缺陷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以冶金准则和传热学为基础,采用二维传热模型对连铸坯二冷的传热行为进行模拟,解决了某钢厂连铸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场的工艺和设备参数,对二冷配水进行优化。运用优化后的参数,能有效的改善连铸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邓湘斌 《连铸》2009,28(2):41-41
【摘要】本文对生产中出现的小方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西平  修吉平 《现代铸铁》1995,(3):22-24,41
研究了铸线收缩率总量和弹性线收缩率与灰铸铁铸造残应应力的关系,提出了弹性线收缩率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过桥箱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原因:(1)浇注温度过高;(2)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3)金属液冶金质量不高。通过严格控制浇注温度、改进浇注系统,采用高效保温冒口、提高工业碳素废钢配比、使用增碳剂等措施,消除了过桥箱缩松、缩孔缺陷,降低了产品的外废率。  相似文献   

14.
结合铸造生产实践,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球墨铸铁件补缩方法,分析了一种有效冷冒口的作用机制,指出树脂砂芯在金属液的热作用下产生的大量气体进入冒口,对其中的金属液进行了物理搅拌,并与其发生放热化学反应,推迟了冒口颈及冒口本体的凝固进程;当厚大热节存在于铸件最高处时,冷铁和冒口并用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新武 《铸造》2014,63(11)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与球墨铸铁虽然有相同的铸造缺陷,但某些铸造缺陷的发生和解决方法与球墨铸铁却又不尽相同。由于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缩孔、缩松、片状石墨和缩气孔是其主要缺陷,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是铸造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冷镦机气缸原工艺采用冷冒口,导致缩孔和缩松产生,根据球铁的凝固特性,利用呋喃树脂砂型刚度较高的特点,改用无冒口铸造工艺,主要改进措施是:(1)采用顶注开放式环形浇注系统;(2)在内浇道附近和铸件两壁交接部位设置冷铁;(3)铸件顶面增设排气冒口,以利排气.经过批量生产验证,铸件没有出现缩孔和缩松缺陷,也没有发生冲砂和气孔.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CA6102发动机气缸盖缩孔、缩松缺陷的分布规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应用管式冷铁,解决其缩孔、缩松。实践证明,管式冷铁不仅有激冷作用,而且还可充当刚性“型壁”。管式冷铁在型中放置方便,适应高压造型大批量流水生产,是大量生产中解决缸盖类铸件螺栓孔缩孔、缩松缺陷的有效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玲  郑清春  安莉珠  殷飞 《铸造》2007,56(3):284-286,289
以有限元法为理论基础,ANSYS软件为平台,建立铸件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对铸造凝固过程进行了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和应力应变场的数值模拟。模拟时考虑相变中结晶潜热、材料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因素。得到了铸件在凝固过程的各种瞬态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预测出了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的位置;同时探讨了判断热裂纹的方法。结果表明,模拟预测与生产验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基于铸件铸型的传热学基础,详细研究了低压铸造下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形态,考虑到低压铸造补缩具有重力补缩和压力补缩双重性质的规律,以及压力对临界固相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低压铸造下缩孔缩松预测的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预测技术基于中北大学特种液态成形技术研究中心所开发的EasyCast软件进行研究,并集成到该软件中.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表现低压铸件的缩孔缩松.  相似文献   

20.
QT450-10过桥箱盖铸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缩孔、缩松、挤砂、芯子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将原工艺中的#1芯改为上型吊砂、设计了φ60 mm×35 mm定位芯头定位、一型布置3件、增加出气片和出气针等措施,该铸件出品率由原先的65%提高到70.2%、砂芯质量减少19 kg、生产效率提高50%、废品率控制在2.5%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