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层作为构造圈闭油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封堵性是分析油气成藏分布规律的重要途径。断层的两大主要作用,油气运移通道和油气藏封堵,即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断层的封堵性是控制断块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含油气范围及油气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化工设计通讯》2017,(11):69-70
东濮凹陷文留油田断裂发育,构造破碎,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藏,此类油藏的油气分布与断层封堵性有很大关系。通过对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产状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配置、断层产状和落差等因素,分析讨论断层封闭性与断块油气藏形成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普光气田大部分海相圈闭及气藏形成与岩性、断裂作用密切相关,在明确相带变化确定岩性圈闭的同时,对断层封堵性的综合研究已成为本气田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要部分。普光气田为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厚且非均质性强,断层均为逆冲断层,判断控制性断层封闭性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普光气田断层整体封堵效果良好,断层在圈闭形成和油气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受断层和岩性同时控制的油气藏。普光3断层封堵效果分析评价对该断层两侧气藏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次研究在明确盘河断块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断层封闭性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合工区实例对重点区块应用泥岩含量、泥岩沾污因子、岩性配置关系、声波时差、断层封闭性评价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断层封闭性研究,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势,然后应用较适合的方法分析盘河断块主要断层不同部位,不同层位的封闭特征。总结其纵向、横向上的变化,结合油气的分布特征,阐明断层封闭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石凹陷断裂系统复杂,油藏受断层作用控制明显,断层的封堵性研究非常关键。基于断层封闭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从构造应力、断层形态、断层两盘岩性特征、断面附近的砂泥含量及断块油藏压力值等多方面综合定性评价断层封堵性,结合SGR值、CSSF值对断层封堵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涠洲组及其以上地层砂岩含量比重大,断层整体封堵性差,南斜坡局部受力挤压,形成局部封堵。(2)流一段整体岩性表现为砂泥岩交互沉积,断层封堵性整体变好,且南北向小断裂也具有一定封堵性。(3)流二段地层泥地比普遍较高,当SGR值大于27%,封闭性好,但当CSSF值> 5时,封堵性变差的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6.
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断层既可以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又可以切割储集空间造成遮挡形成圈闭。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作用与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期、断层两盘岩性的对置条件以及断层面与断层两盘含油层的排替压力等因素有关。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断层所起的输导或封堵作用取决于自身的封闭性。在研究区盆地形成过程中发育有大量的微断层,这些断层断距小,延伸短,多为诱导成因的,Ⅳ或Ⅴ级调节断层,并且断层数量多、分布广,基本都不会切割到结晶基底,对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甚微,但是影响盆地构造变形,对油气圈闭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断层封闭性的评价是研究控制油气运聚断裂输导体系的核心问题。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很多,基于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把握,评价断层封闭性的方法也很多,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断层两盘油气水的化学性质及靠近断层附近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提供有关断层的封闭性信息。本文列举了影响断层封闭性的诸多要素,探讨了地球化学评价断层封闭性的理论基础和可能的机理,重点讨论了油水界面、生物标志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包裹体等评价方法,说明了地球化学已经成为断层封闭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断层的封堵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5种常用的断层封堵能力评价方法,从各种方法的原理出发,综合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需要根据该地区具体地质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断层封堵能力定量评价研究的前提是首先要实现上下两盘岩性对接,断层涂抹因子法是目前最为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断层封堵性能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Kukaku圈闭为OML64区块中部的背斜圈闭,构造受F2主控断层控制。综合应用多种断层封堵性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控制Kukaku圈闭的主控断层F2进行了封堵性评价研究,研究表明:F2断层对D1,F3和G1小层封堵性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与实钻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东营凹陷新立村地区的断层发育特征及其活动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断层的活动性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断层及同一断层的不同部位的活动性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而研究区的三、四级断层及二级断层的大部分位置对油气的运移起了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断层对油气运聚所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断层只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或油气运移的遮档面;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断层既是油气运移通道,又是油气封堵面,具有开启和封闭双重性.但是断层作为疏导通道只要有任一部位满足运移条件即可.因此断层主要作为流体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断层垂向封闭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在油气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垂向封闭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断层面的几何形态、断层的断距、断层面的紧闭程度、断裂带内的物性封闭和断层的压力封闭五种;在结合济阳坳陷勘探实例基础上,对断层封闭性对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描述钱官屯地区断裂体系及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的封堵性和输导性及影响因素,并应用泥岩涂抹系数法研究了夏口断层在纵、横向上的封闭性差异,总结了夏口断层封闭性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区域地质条件及构造格局,总结了该地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潜西成藏的关键是具有与油源沟通的输导系统、圈闭特征与断层封堵控制油气聚集的区块,而有利沉积相带(储层发育带)是圈闭中油气富集的主要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6种成藏模式,并分析了各圈闭可能的成藏模式,最后对较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断块油藏构造复杂,内部断层发育,分析断层封堵性,对断块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性时,不能仅仅依据断层两盘砂、泥岩是否对接,还应考虑断裂带中充填物质的影响。纯化油田断层较发育,但规模较小,其中落差小于15m断层几乎占断层总数的1/3,而小断层活动期较早,活动期也较短,在开发过程中,发现某些断层虽明显存在,但断层两边井有串通现象,本文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在分析开发区块中小断层封堵性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从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试油等基础资料,运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红北断裂内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夏红北断裂内压实和充填作用强烈,致使该断裂的封闭性较好,对油气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加之受胶结作用的影响,使断裂带与相邻围岩相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最后通过断裂带结构划分,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初步认为夏红北断裂内成岩胶结作用的影响范围约为50~70m。  相似文献   

17.
断层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断层可以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也可以对油气的运移起遮挡作用 ,在合适条件下形成断层圈闭 ,进而形成油气藏。本文重点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并举例说明了断层在油气运移中所起的各种作用 ,总结了其规律性 ,对寻找油气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枣南地区孔一段油藏的地质特点和生产现状,利用油水界面法对断层原始封堵性进行评价,用物质平衡法对区块封堵性进行评价,然后用失踪剂法、现场验证法等方法对单个断层开发后期封堵性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认为该地区油藏19条断层有3条原始开启,4条在开发后期开启,是造成注水开发效果不好和套变的重要原因。在采取内部调整注采关系,转采、停注,动态调注等系列针对措施以后,区块产油量增加,无效注水减少,开发效果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断层封闭性研究是一项难度大但又是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中极其重要的课题。针对对文南油田文西断裂带特点,根据已有资料,我们对文西断裂带主要采用了泥岩涂抹系数法和声波时差的方法对主要断层的侧向和垂向封闭性分别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文西断裂带主控断层封闭机理以及断层封闭性的研究,得出该区断层的封堵模式。  相似文献   

20.
巩兴会  曾溅辉  郭凯  赵晨 《辽宁化工》2014,(6):768-772,775
根据蠡县斜坡研究区古近系断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和含油气性特征,探讨了古近系断层油气藏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蠡县斜坡断层油气藏具有烃源岩、断裂、有利储集相带和输导体系联合控藏的特点。古近系油藏主要围绕生烃洼陷呈带状分布;发育于斜坡中外带的北东向早期断对油气主要起遮挡聚集作用,发育于斜坡中内带的北东向晚期断层对油气主要起输导作用,也有部分晚期断层聚集成藏;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相和河流相砂体中;由斜坡中低部位的断层垂向输导通道和鼻状构造砂体横向输导通道组成的断层-砂体复合输导体系是蠡县斜坡中南部主要的油气输导体系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