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随着家养宠物数量的快速增长,以饲养宠物犬为代表的人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提升,但由于城市中缺乏独立的宠物活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时常发生矛盾纠纷。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规划建设宠物友好空间,首先总结参考了国内外宠物友好空间的建设经验与实践方法,其次通过调研国内宠物饲主的基本活动情况,将其实际需求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最后从城市公园、社区绿地、步行街道三个层面对宠物友好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对宠物友好型空间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品质,寻找更好的规划策略而作本研究。本研究基于近现代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规划演变,由社会经济和使用者的生长进而分析规划策略的生长,并创新性地提出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生长式"规划策略,以使空间在原基础上适度提升品质。通过杭州市拱墅区霞湾巷社区案例,从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其公共活动空间存在问题,探讨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活动空间的不同规划策略,优化活动空间。通过案例应用探索规划策略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治理”取代固化“管理”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及认知转型历程,探讨了传统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与更新中,空间供给总量的失衡与不足、空间核心功能的偏差与缺位、空间文化情感的淡漠与退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语境下提出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规制,以武汉市歌笛湖社区、水岸星城社区和洞庭社区的公共空间为例提出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弹性等视角下公共空间治理要点,以支撑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以及多层次公共空间的统筹协调,形成“自生自发秩序”的和谐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4.
旧城更新的指导思想是,延续其原有社会网络以保持场所归属感。对经济落后时期城市居民自建形成的老街区进行改造是旧城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街区是社区的一种形式;社区内的社会活动是现代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且对维持社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活动的"行为容器"。该文基于社会网络角度,结合住区规划理论与空间句法相关理论,针对西安市八仙宫老街区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指导老街区公共空间治理,促使其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租赁社区即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重点的趋势和背景下,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租赁社区环境组成的关键部分,应在满足居民日常活动、交往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多高品质、多样化的选择。文章选取香港公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公共活动系统、住区交通规划、基础设施配置等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并从功能多元化、空间立体化、气候适应性和文化地域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优化策略,可为内地公共租赁社区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公共空间是公众活动的物质载体。为了研究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不足,通过对鞍山市有代表性的5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发现鞍山市公共空间从功能配置、舒适可达、多元参与视角下较难满足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要求,存在着面对应急事件灵活性不足、公众参与较少等问题。提出从完善灵活空间功能配置、创造舒适共享环境、营造民主协商共治氛围三个方面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基地以及其他老社区的深入调研、分析与总结,并结合云南晋城老牡区公共空间的实际案例得出,在老社区的公共空间中并不缺乏交流活动与活力,而是面临着逐渐弱化与消失的习俗活动与空间,传统与习俗越来越流于形式与“快餐化”,以及社区关系中公共协作关系的逐步消失.同时,由于老社区起初建设时没有统一合理的规划,市政设施也是多数老社区面临的较为普遍与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老社区的民俗资源共享与公共空间再造”的设计理念,得出了从民俗资源共享角度论老社区公共空间再造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建设的核心,文章分析当下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阐述台湾地区社区更新的"社区营造"模式,以桃米社区公共空间营建为例,将社区营造模式植入到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运用社区营造的营建理念解决当下乡村公共空间中面临的衰落、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总结社区营造推动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庭院是私人空间,但庭院景观具有公共属性,因而 成为乡村景观公共治理的一部分。从空间社会学的“公共领 域”视角,论证了乡村庭院景观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层面的 公共性特征,提出针对物理空间进行景观整治、针对社会空间 进行社区治理的思路,为美丽庭院公共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并 提出基于公共性认知、公约制定与法律底线保障的治理规则。 以上海城郊村为例,分析实践中对庭院景观公共性的认知状况 和公共治理问题。进一步提出庭院景观的公共治理有利于美丽 乡村建设以乡村社区自组织的形式推进,保障乡村宜居社区的 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韧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及时做出防控反应。在此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居家隔离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本文从城市韧性的解读入手,将侧重以物为主的城市韧性,延展到以人为本的社区韧性,对韧性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提出与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相结合,应强化步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柔性,同时,提出以居民需求为优先权、提高社区绿色开敞空间和综合性场馆的配置、整合社区公共空间优势、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韧性内生机制;从城市韧性到智慧社区管理的角度,提出有效约束居民行为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根本、大数据应用是提升社区韧性的重要路径、社区文化是提升社区韧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作为居民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社区公共空间是决定社区整体韧性水平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必要基础保障条件。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应急能力影响着突发事件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本文从应急管理视角出发,在探讨社区脆弱性因子的基础上,选取空间环境韧性建设、空间开放性建设、关键设施冗余性建设和应急组织建设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初步构建面向应急管理的社区公共空间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为社区空间韧性评价研究提供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复杂的多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亟须构建多方协同的空间治理机制。针对当下中国社区更新中缺乏长效空间治理制度的问题,上海市率先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尝试构建一种多方协同的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机制。以上海杨浦区、浦东新区、徐汇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首先综述全球各国社区规划师的公众参与制度探索,阐述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区参与式更新的双重创立语境,及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理念;其次重点分析杨浦区、浦东新区和徐汇区各自制度特征及成果;最后从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和内容实施3个层面归纳并提出当下上海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公共空间治理机制,展望下一步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竹丝岗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工作坊的实践为例,深入研究广州竹丝岗居民的生活方式、公共空间及其活动等隐藏的信息,形成具有开创性的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方法,对该社区的居民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干预,探索通过这种"隐藏的设计"方法,改善社区公共空间面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杜悦凡  王培训  李希 《安徽建筑》2010,17(5):26-27,77
文章以合肥市回迁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回迁社区的居民构成、经济水平,分析其文化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并从规划角度提出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改良建议,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宇频 《山西建筑》2008,34(6):90-91
从辨析居住区与居住社区在概念内涵上的差异,指出了我国在居住区规划中的问题,探讨了居住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性,提出了立足于居住社区建设的公共交往空间构建的五个方面,并且在设计相关的组织构建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基础,社区参与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将其纳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中能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社区参与的因素,构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空间建设过程与空间营造内容的两方面的社区参与策略,并以明月村为例,阐述了明月村公共空间营建的社区参与方法,以期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提供有效的社区参与策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社区概念内涵的理论分析,以及一些成功经验的回顾,提出了关注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的一些基本观点:重塑以人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注重完善社区功能;将社区作为规划师认识和理解城市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以促进社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建设居住空间环境;通过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合作,使居住环境建设成为社区整合和社区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8.
社区生活圈作为在宜步行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居住、工作、出行、休闲和服务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指向多方协同的社区营造,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绿地空间是社区生活圈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其多方主体的更新治理机制不清,使公共绿地空间常衰败为"失落空间".文章以上海五角场街道社区绿地空间更新为例,梳理当下社区生活圈绿地空间公共...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3)
文章将高密度社区公共交往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密度社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可达性、使用效率、环境舒适度等交往要素进行分析,然后从以人为本、设计结合自然、复合多样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改进策略,最后从规划空间层面提出有效的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提升高密度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以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一书从社区宜居性的视角,分析了宜居性内涵的升华与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联系,系统地探讨了社区绿地、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宜居性规律,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