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玉米粉和小麦粉中呕吐毒素的含量。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采用国标方法和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比较。结果表明,2种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92.9%~98.0%及85.5%~101.1%,精密度为1.3%~3.4%及0.4%~3.0%,满足GB/T 27404—2008中附录F对回收率的要求,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为0.16%~4.75%,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度高。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为98.1%,假阴性率为1.9%。通过与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研究,确定量子点荧光面应层析法测量呕吐毒素的可靠性及可行性,可见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应用到现场监管中,有益于提高检测效率和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比了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法和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法中不同提取溶剂对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的影响,旨在商品化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产品中增加花生粕样本的适用性,以满足食品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以及花生粕原料贸易商对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的需求。结果显示,商品化黄曲霉毒素B1 ELISA检测检测试剂盒、黄曲霉毒素B1荧光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和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在花生粕检测中的最优提取溶剂均为30%乙腈-水溶液,食品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以及花生粕原料贸易可使用此方法对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现在大多数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测试盒、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等,都只能检测单一的黄曲霉毒素B1或黄曲霉毒素总量,而且检测限高,重复性和稳定性不好,难以得到理想的测试结果。本文主要研究啤酒样品经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pH值后,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净化富集,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的抗体上,用吐温-20/PBS将免疫亲和柱上杂质除去,再以甲醇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洗脱,洗脱液经C18柱分离,然后用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本方法可同时分离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检测限可达0.2μg/L。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粮油食品中适用于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具体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分析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具体含量。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并在分析检测结果时按照所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研究,验证粮油食品中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样品前处理简易、快速、成本低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分析。方法:花生油样品经甲醇-水(7∶3)提取,以10 mmol·L-1乙酸铵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外标法定量。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高、中、低3水平的加标实验,并对实际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G2在0.2~10.0 n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5、0.998 8、0.999 7;加标回收率在72.5%~102.4%;检出限分别为0.02μg·kg-1、0.02μg·kg-1、0.01μg·kg-1、0.03μg·kg-1;相对标准偏差均<9.2%,符合国标要求。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GB 5...  相似文献   

6.
为高效检测玉米中的生物毒素,采用80%乙腈?0.1%甲酸水溶液提取、QuEChERS法净化、甲醇?0.1%甲酸+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经C18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并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的综合方法,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B2、伏马毒素B1、B2、B3、呕吐毒素、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霉烯酮9种真菌毒素进行同时测定。结果表明,9种真菌毒素在0.25~25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检出限在0.079~1.8 μg/kg之间,定量限在0.26~6.0 μg/kg之间,回收率在80.2%~11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7.7%。用该方法同时检测吉林省240份玉米样品中9种真菌毒素,其中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B2,但其它7种毒素均有检出,其中ZEN检出率最小,为14.6%,FB2检出率最大,达到98.3%。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玉米中多组分真菌毒素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与免疫亲和柱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量检测,并对两种前处理方法结果准确性、加标回收率、检测时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与免疫亲和柱净化测定植物油标准物质,结果分别为15.59μg/kg和14.64μg/kg,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对不同种类食用油添加不同量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均在88%~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采用Bland-Altman法对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法和免疫亲和柱净化法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净化方法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两种方法在净化和富集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均可满足实验要求,可以互相代替使用。通过检测时间对比,全自动免疫磁珠净化搭配使用真菌毒素全自动净化仪前处理方法可同时处理多个样品,平均一个样品净化时间小于3 min,处理时间短、实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测定小麦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DON)含量。2种检测方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75%~95.85%及82.55%~98.74%,符合GB/T 27404—2008附录F中对回收率的要求;2种方法RSD分别为0.96%和3.3%,均小于5%,精密度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标准质控样的检测结果均在质控样有效值范围内,检测结果合格。对2种方法检测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确定了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对呕吐毒素快速定量测定的可行性及可靠性。结合2种方法的优缺点,将其同时应用到小麦等粮食中呕吐毒素的检测,将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安全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建立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法快速检测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 采用量子点荧光微球作为荧光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偶联,构建量子点荧光微球探针。优化缓冲液pH、抗体最小标记量、荧光探针用量和包被抗原浓度等实验条件,建立检测卡上T线和C线信号峰值面积的比值与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的关系,构建定量标准曲线。针对小麦样品,将该检测方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5磷酸钠缓冲液,抗体标记量为20 μg,荧光探针用量为4.0 μL,抗原质量浓度使用0.40 mg/mL。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5 μg/kg-25 μg/kg,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 -0.6058X + 12.523(r2=0.9994),检出限为0.02 μg/kg,定量限为0.05 μg/kg。加标回收率在91.50%~115.00%之间,变异系数在1.88%~4.35%之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适用于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物,具有很强的毒性以及致癌性和致畸性。因此构建操作简便、快速可靠的AFB1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以核酸适配体作为分子探针,利用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猝灭荧光和吸附单链DNA的特点构建一种荧光生物传感器用来快速检测AFB1。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检测条件下,该方法能在30 min左右完成检测,在2.37 ng/mL~200.00 ng/mL呈现良好的对数关系(R2=0.972 7),其检测限为2.37 ng/mL,花生样品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回收率为85.0%~114.4%。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成品植物油和花生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建立了采用多功能净化柱对油样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提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条件(色谱柱、进样量)进行优化,再通过与国标中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比较,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条件为以乙腈-水溶液(84+16)为提取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进样量10μL;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定量限为0.2μg/kg,低于GB 2761—2017规定的最低限量值要求,可满足企业生产的监测需求;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测定浅色植物油中AFB1时,检测结果与免疫亲和柱法相比相对误差为0~18.0%,符合国标要求,但对于深色植物油测定的相对误差超出国标要求。综上,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检测花生油(成品油和原油)及成品玉米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浅黄色菜籽油、黄色芝麻油中AFB1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孔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HPLC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提取、过免疫亲和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 黄曲霉毒素M1在0.1~1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回收率在90%~110%之间,定量限为5 pg,检测限为2 pg.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改善了现有国标GB/T18980-2003操作繁琐,测定结果易受操作影响的缺点.可作为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分析了传统蒸炒和微波加热对黑花生油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原料花生仁和成品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及锌元素等安全和质量指标的影响;详细分析了二滤黑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微波烘烤与传统蒸炒相比并未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a]芘的含量,而对于花生仁中的锌元素具有更高的保留效果。微波烘烤的黑花生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吡嗪类占比68.00%~79.31%,醛类类占比8.52%~19.16%;微波烘烤与传统蒸炒2种加热方式对黑花生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类别产生影响不大。微波不均匀性会导致少量花生产生焦糊现象,因此在替代传统蒸炒工艺用于热榨花生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波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酱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加标的酱油样品经提取后,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测定,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酱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μg/kg),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酱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酶联免疫法测定不同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并对如何防控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探讨。在所分析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核桃油4种油中,以菜籽油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低,其次是大豆油和核桃油,花生油含量最高。方法检测灵敏度为0.1μg/kg,平均回收率为91.4%~9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测定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可广泛用于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检测。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公认的I类致癌物,在粮食、坚果、油脂、乳及其制品等多种食品中均有发现。因此,研究出准确、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势,适合现场高通量快速筛查,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该文介绍了4类常用的荧光标记物(荧光素、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和稀土离子螯合物),并详细阐述了5种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检测原理,以及上述方法应用于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环保的同时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post-column photochemical derivation, LC-PSD)和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creening, ELISA)测定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前处理净化方法。方法 花生油试样经甲醇-水溶液(70:30, V:V)提取, 经乙醚净化、冷冻离心除脂净化和免疫亲和柱净化后, 采用LC-PSD法和ELISA法测定。结果 黄曲霉毒素B1在0.1~40 ng/mL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LC-PSD法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检出限为0.03 μg/kg, 定量限为0.1 μg/kg。ELISA法相关系数均大于0.9346, 检出限为0.1 μg/kg, 定量限为0.3 μg/kg, 均满足现行国标要求。黄曲霉毒素B1在添加水平为5 μg/kg和20 μg/kg时, LC-PSD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4%~99%, 不确定度(n=6)为0.2%~3.3%, ELISA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9%~124%, 不确定度(n=6)为0.3%~10.9%。结论 优化后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前处理方法可以使检验效率提高40%以上, 有机溶剂的使用量降低50%以上, 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 优化方法适合大批量测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组氨酸改性蒙脱土(His-MMT)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His-MMT脱除花生油中AFB1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His-MMT吸附前后花生油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is-MMT脱除花生油中AFB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is-MMT添加量0.17%、吸附温度110℃、吸附时间22 min,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AFB1含量从(58.26±0.48)μg/kg降低到(1.05±0.07)μg/kg,脱除率为(98.20±0.11)%;His-MMT吸附后花生油的红值由7.0下降至5.0,酸值(KOH)由(0.90±0.02)mg/g下降至(0.86±0.01)mg/g,总生育酚和总甾醇的保留率分别为85.85%和97.26%。综上,His-MMT不仅可以高效脱除花生油中的AFB1,且对花生油的品质影响较小,在花生油精炼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感染后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定为I类致癌物质,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黄曲霉毒素很容易污染谷物、坚果、香料、植物油脂、乳类及其制品等多种食品。因此,研究出快速、准确、高效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是政府、企业和研究者们一直以来的共同目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免疫技术发展的各种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传感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量子点探针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检测效果、优缺点及国内外应用等方面进展,为今后研发更优的检测黄曲霉素新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采用四级杆-轨道阱液质联用仪(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orbitrap, UHPLC Q-Orbitrap)建立了同时检测玉米中4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s A,OTA)的方法。首先对提取方式、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进行优化,同时研究玉米基质对4种真菌毒素的基质干扰效应以及低温高速离心的净化效果,然后进行方法验证,并将该方法与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温高速离心能有效去除玉米基质对AFB1的信号抑制,对4种真菌毒素均能达到较好的定量效果;添加低浓度和高浓度时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2.2%。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