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鞍钢钢轨底裂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轨底裂是出现于轨底中央部分较大的破裂,严重时有底裂缺陷的钢轨达钢轨总产量的3.52%.本文探讨钢轨底裂的基本特征及其来源;分析影响底裂发生和扩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消除它的相应措施.试验表明,钢轨底裂来源于钢坯裂缝,而钢坯裂缝的主要根源则是钢锭横裂.钢坯有较深裂缝的一面被轧成轨底时,由于钢轨高度方向上的压缩比较小,则钢轨发生底裂的机率较大.至于在轧制中钢锭中心部分演变成为轨底时,轨底中央金属被拉伸,而在矫直时轨底受力偏大以及APl钢裂纹敏感性较大等因素影响,对裂缝的扩展也起一定的作用.消除底裂的相应措施是:加强整模操作;初轧机采用13道次轧制制度代替11道次和增加一次翻钢;钢锭窄面固定轧成轨头和轨底;改用矩形钢坯等.目前有底裂缺陷的钢轨已降低到仅占钢轨年产量的0.01%.  相似文献   

2.
钢轨轨底缺陷有三种:底伤、结疤和底裂缺陷。取20根有底缺陷50kg/mU71Mn钢轨做试样,通过低倍、断口、金相检验和扫描电能谱分析,详细描述了轨底缺陷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研究出钢轨轨底缺陷出现的规律臁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淄博1号保护渣有利于改善钢锭表面质量,提高钢轨一级品率。  相似文献   

3.
郭华  邓勇  陶功明 《钢铁钒钛》2005,26(1):60-64
采用MSC.Mare有限元软件分析了PD3 60kg/m钢轨在成品孔轧制变形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量、轧前来料尺寸、轧辊磨损及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钢轨轨高和底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影响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钢轨整体加热全长淬火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钢轨整体加热全长淬火新工艺,该工艺可使钢轨轨头、轨底、轨腰具有优良的综合的物理机械性能。本工艺有下述特点: 1.用煤气炉把钢轨整体加热,喷射水雾淬火,成本低,节约电能。 2.淬火时,轨头朝上,重心稳定,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3.轨头喷射水雾全帽形淬火,轨腰常化,轨底适当强化。 4.轨头淬火层为细珠光体组织,过渡均匀。轨腰、轨底的显微组织比轧态轨细化。 5.淬火轨显著强化,轨头硬度高,硬度连续变化,梯度小,无塌落现象;轨腰韧性显著改善;轨底强韧化,因此显著地改善了钢轨整体性能。 6.淬火后,轨头、轨底的残留应力分布合理,呈现压缩应力,对提高疲劳寿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周伟 《四川冶金》2012,34(3):28-32
在某焊轨厂对75 kg/m钢轨进行焊接前,发现多支钢轨在轨底出现裂纹和掉块伤损。经对伤损钢轨取样进行研究分析,钢轨性能、冶金质量均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针对钢轨裂纹特征,采用某软件对钢轨焊接前堆垛中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出现轨底裂纹伤损的原因是:钢轨堆垛时未按要求放平,出现倾斜,造成一侧轨底角局部受力过大,从而产生裂纹伤损。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般使用的钢轨有较大的头、细腰和宽底,通常称之为T形钢轨。这种T形钢轨是随着轧钢机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五十多年前,因受轨钢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许多国家曾使用过“双头钢轨”。英国在20世纪初期,因为还没有建设大辊径的轨梁轧钢机,曾在较小辊径的轧钢机上生产了“双头钢轨”。日本在工业化初期从国外进口的钢轨中也有一部份是“双头钢轨”。  相似文献   

7.
李大东 《钢铁钒钛》2006,27(2):63-68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了钢轨焊接接头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检验发现U75V钢轨接头处对应轨头和轨底三角区中心区域存在大量高碳马氏体组织,而其它部位的显微组织正常.结合焊轨过程的操作工艺综合分析,确认钢轨断裂是正火处理后,接头表面温度下降到400℃以下,而轨头及轨底三角区中心部位温度仍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采用浇水强制冷却导致的组织异常现象所致.  相似文献   

8.
在高于奥氏体相变温度时,通过控制强制冷却,生产耐磨性好的钢轨。所生产的钢轨轨头为细珠光体金相组织.设备是由一系列集管冷却器和交错排列的空冷区段构成的,集管冷却器采用液态冷却介质,例如末加热的(即冷的或室温的)水。该设备最好布置在轧机生产线上,以便接收从轧机出来的热钢轨,而不需对钢轨进行再加热。辊式限制系统把钢轨送入冷却设备中,使其处于适当位置。钢轨长度的每一段喷吹液态冷却介质间断地进行强制冷却,冷却剂喷在轨头部分和轨底底面的中间区域,用所提供的设备可防止冷却剂喷到轨腰和轨底的两边上。在强制冷却的间歇时间内,从轨腰部分回热,要适当调整系统的操作参数,以便使钢轨的温度基本上保持在马氏体生成温度以上。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在预定的终点温度,也就是在马氏体生成温度以上中断强制冷却。尽管从普通生产轧机出来的各钢轨之间以及同一根钢轨各段上的温度变化较大,但用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却能稳定地生产出轨头部分具有理想细珠光体组织的钢轨。 权项29,图9。  相似文献   

9.
武钢于1969年结合我国富有资源,试制成功并生产了高硅含铜低合金钢轨钢。轨型采用我国自己设计的每米重为45公斤的新型断面。这种钢轨不仅强度大(б_b≥92公斤/毫米~2),硬度高(轨头踏面基体硬度≥280HB),可不淬火使用,而且冲击韧性和塑性良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耐大气腐蚀性能。铺设使用表明:钢轨耐磨耐压耐冲击,接头良好,震动小,线路稳定,列车通过平稳,轨腰轨底腐蚀较轻,是一个优良的钢轨钢品种。自1969年以来已生产44.6万吨。  相似文献   

10.
钢轨轨底残余应力是影响钢轨行车安全一项重要指标。矫直工序是轨底残余应力增加的主要环节。文章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保证钢轨热处理后轨形良好,矫直可以采用较小压下量,减小不均匀变形。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量的方式,通过建立矫直模型,分析矫直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明确影响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并在现场实际测量验证。结合模拟和实测结果,制定优化矫直压下规程,使钢轨轨底残余应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结合钢轨生产线平立复合矫直机的实际工艺情况,以60N规格U75V钢轨为研究对象,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钢轨矫直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了钢轨矫直工艺仿真计算,研究了矫直辊压下量与钢轨轨底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工业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矫直过程中对轨底残余应力影响显著的是水平矫直辊,其中H4、H6...  相似文献   

12.
武钢于1969年结合我国富有资源,试制成功并生产了含铜高硅低合金钢轨钢。轨型采用我国自己设计的每米重为45公斤的新型断面。这种钢轨不仅强度较大(≥92公斤/毫米~2),硬度高(轨头基体硬度≥280HB),可不淬火使用。而且冲击韧性和塑性良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新轨型与原有43公斤/米型断面相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较大的耐磨性和防疲劳缺陷等优点。各项室内性能检验和铺设使用实践表明:该钢轨各项性能稳定,耐磨耐压耐冲击,接头良好,震动小,线路稳定,列车通过平稳,轨腰轨底腐蚀较轻,是一个优良的钢轨品种。目前已大量生产,用于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许剑  关靖 《攀钢技术》1997,20(6):28-30
介绍了国内钢轨超声波探伤中轨底探头的设计原理及声场特性,分析了轨底裂纹状况对缺陷回波的影响,提出了增加探头、增加涡流探伤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平直度是百米钢轨重要指标之一.钢轨平直度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乘坐舒适性及运行安全性.文章重点研究了百米淬火钢轨生产过程中轧制、淬火冷却、矫直过程中平直度工艺控制.通过在万能连轧机上微张力轧制,精轧机延伸平衡轧制,淬火冷却采用轨头腰底平衡冷却技术,矫直采用轻压下技术,生产出满足高速铁路平直度要求的百米淬火钢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包钢60kg/M钢轨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着重从底裂与炼钢、初轧、轨梁的生产工艺关系,分析了包钢60kg/M钢轨产生底裂原因,并对如何改善底裂提出了有关改进措施。 本文作者认为包钢60kg/M钢轨的底裂主要与钢液洁净度和钢坯清理质量有关。同时作者认为采用炉外精炼和钢坯采用热火焰清理机等是改善底裂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生产重轨的万能轧机的孔型系统特点,以及全长断面尺寸控制的难点,分析在不同张力情况下的尺寸变化规律,并对咬入和甩尾阶段的轨高尺寸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轧张力对钢轨轨高和底宽影响较大;成品道次采用单机架、单道次轧制,可以有效消除尾端轨高波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从1966年以来,鞍钢的钢轨全部采用提高锰含量的钢进行生产,主要生产的是AP1钢轨和少量的高硅钢轨。根据铁道部门的使用情况,AP1钢轨的使用寿命,比旧的碳素钢轨提高一倍左右,高硅钢轨在弯道地区的使用寿命是碳素钢轨的3~4倍,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回顾钢轨的生产历史,就会看出钢轨生产每一次大的进步都与炼钢技术的提高和某些重大发明密切相关.1825年史蒂文森发明蒸汽机车的同时就出现了铁路,起初铁路是用木质轨铺设的,后来用生铁和熟铁轨,十九世纪中期酸性转炉的出现,开始采用轧制法生产钢轨,钢轨的使用寿命比铸铁轨长十倍左右,托马斯转炉的出现为采用含磷的生铁炼制钢轨钢开辟了途径.从本世纪开始,  相似文献   

19.
包钢高速铁路钢轨生产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郭亮 《包钢科技》2000,26(1):50-53
本文论述了国外高速轨现状、发展趋势及对钢质、尺寸公差要求,概述了国内钢轨生产现状及包钢重轨生产情况,对包钢开发生产调整铁路用轨进行了可行笥分析,认为在连铸工艺稳定这后,铁水经过预处理,轨梁厂经过对加热炉、轨机、矫直机等的改造,可以率先在国内生产出高纯净度、高平直度的高速铁路钢轨。  相似文献   

20.
钢轨点滴     
世界上最先生产出钢轨的国家是英国。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就迅速发展钢轨,代替了过去的木质轨、铸钢轨和熟铁轨。我国最早的钢轨是一八九四年汉阳铁厂生产的。世界上最重的钢轨是美国生产的,每一米重七十七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