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未来教育和特色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下,未来中小学对其校园整体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对比近年来一些创新性的中小学校园规划,归纳出这些学校在建筑空间规划实践上通过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的优化、总体交通系统的优化、以及空间功能的立体整合等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小学校园单一固化的建筑模式,为适应未来学校教育理念的中小学校园提供了多元化、复合化、高效化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目前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及建筑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从安全角度探讨了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原则,最后从提高安全标准、优化安全性设计、注意细节问题三方面提出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并分析具体建设案例,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正逐渐成为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主流思想,我国关于绿色校园的实践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校园理念,以连云港实验学校项目和溧阳·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实验学校项目为案例,分析探索中小学绿色校园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校园规划和学校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学校功能的空间类型和设计要点,分析了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构建流畅的交通路线、构建功能分区明确的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的设计等方面提出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校园拥有大量的建筑存量,设施多样、人口稠密、能源与资源消耗量大,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能耗的大户。为认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我国绿色校园发展模式,有效推进我国绿色校园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编制国家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以期为新建、既有的中小学校园、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系统规范的理论指导,为绿色校园评价标识在中国学校领域的评定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宋端菊 《建筑》2011,(12):72-72,74
本文阐述了当代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建筑规划的特点及理念,结合芜湖市城东新区学校工程实例,提出了项目设计理念,重点探讨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湖初中设计为例,重点讨论基于绿色建筑的四节理念。通过对目前国内校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及四节理念的内容学习,并在实例中运用这些手法,来探讨如何优化绿色校园。通过绿色建筑措施和绿色校园规划来设计中小学校园是未来绿色校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 51356—2019),为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的绿色校园规划、建设、管理、环境、育人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该评价标准强调绿色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确了校园内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老旧建筑的改造要求、校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程度和投运年限,对规划文件、设计图样等设计文件提出了要求,为高校绿色建筑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应树立绿色理念、建设绿色校园,进一步研究如何在遵循绿色校园评价的要求下统筹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的落地创造基础条件,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黄卢超 《江西建材》2022,(4):98-99,108
学校除需承担教育职责之外,校园的规划和建筑在设计上也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时代特色.文中分析了当前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阐述了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理念,探究了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行业标准《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报批稿)针对我国教育建筑的特点,从满足学校功能和保障师生用电安全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学校教育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与各级各类学校相适应的设计要求,对教育建筑内的变电所设置、主要通道照明负荷等级、水平疏散照明照度标准值和中小学及幼儿园插座设置等的技术规定均严于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并创新提出“校园电气规划”及“电气设备抗震安全”方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发展,各类学校从原先的分散建设走向聚集,高校园区建设蓬勃兴起。从学校设计的细节规划和校园建筑的设计观点来看,校园的规划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设计师首先应该足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点及行为方式等要素,对校园进行功能分区,并保持各功能区域间的渗透和交融的关系,结合学校人文精神和校园环境特色对学校建筑设计,创造生态化、园林化、功能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环境。本文以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新校区建筑规划设计为例,对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进行简单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与成年人在行为、心理和性格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小学校园建筑在设计时也应该符合学生的特点。而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园建筑在设计阶段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人性化的因素。这样的建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降低学生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针对以上问题,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中小学校园建筑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行为特点、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现存中小学1678所,整体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对新建、扩建中小学建筑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已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校园建筑列入其评价范围,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也与2013年实施。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结合西安市的气候地域特征,尝试通过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析确定西安市校园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重点,为西安市及所属的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传义 《华中建筑》1993,11(3):35-35
注重教育发展是我国既定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各地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兴建和扩建了大量校舍。许多中心城镇,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建筑已经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这些学校建筑的产生正是我国普通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标志。但是,随着现代教学条件和设备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学校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校园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建设中必须重点研究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  相似文献   

15.
张陆阳 《城市建筑》2023,(2):108-110+156
随着中小学教学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及在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营造舒适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选择现阶段中小学教学建筑内非正式学习空间布局设计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探讨其教学理念、环境因素,以及学校背景对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规划的影响,着重分析传统教学建筑与现代教学楼内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的差异,研究其空间设计形式、布局方式及种类。通过实例调研得到该类空间优化的合理性建议,为今后中小学教学楼内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全面探讨了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的规划布局、交通流线、建筑造型和庭院空间等,设计力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的学校建筑,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为中小学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充满趣味的校园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普遍面临着基础教育学位紧缺,校园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建筑综合体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设计手段逐渐被运用于中小学校园规划建设中。本文以呼和浩特北师大附小为设计案例,从校园场地规划布局集约化、功能空间复合化、校园多元开放化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归纳出校园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策略,在解决小学校园用地紧张问题的同时,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营造适合教育发展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针对原有的应试教育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而校园的建筑、空间、环境对满足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人的健全个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的不同要求,并通过缙云县新碧初中规划案例,探讨了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其目的是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一个好的中小学校园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中小学生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的需求,还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几个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实例,来阐述交往空间、地域特色和人性化元素在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希望给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带来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校园不仅是培育人才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但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原有的中小学校园,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不能满足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原有校园的更新、老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了迫切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从规划结构、功能结构、生态交流场所的设计与新旧建筑文脉的延续来构筑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新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