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胜利石油磺酸盐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起利用紫外一可见充分光光度计快速分析胜利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含量的方法。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能及时对连续生产工艺中的胜利石油磺酸盐进行未磺化油检测。  相似文献   

2.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成份分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溶解、萃取、反萃取的方法分离石油磺酸盐中的无机盐、活性物及油,考察了溶热纯制、无机盐种类、洗涤次数对无机盐分离效果的影响,温度、萃取剂配比和反萃取对活性物与油分离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分析条件,建立了用于三次采油的石油磺酸盐成份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测定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新型方法——自动光度滴定法。采用该分析方法,当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质量浓度为0.03~0.5 mg/mL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标准溶液的滴定体积与磺酸盐中活性组分的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8),回收率达98.63%~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0.016 45%。此方法具有快速、不需要加入有毒溶剂、可避免人为误差、准确度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三次采油中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的有效活性物含量、结构、平均当量及当量分布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总结了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今后石油磺酸盐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驱油时在油藏中的吸附损耗、色谱分离会直接影响复合驱油体系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影响驱油效果。为此,用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油砂吸附量的影响;考察不同长度填砂模型对胜利石油磺酸盐与助剂1^#混合物的色谱分离现象。结果表明,胜利石油磺酸盐浓度在10g/L以上时,油砂吸附量最大达4.8mg/g;胜利石油磺酸盐与助剂1^#之间存在色谱分离现象,且填砂模型越长,分离越明显,说明现场应用时,只要适当增加注入液浓度,复配协同效应可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6.
重量法活性物是石油磺酸盐产品的质量指标,其测定主要是针对石油磺酸盐产品中的活性物和未磺化油在异丙醇和正戊烷中的溶解度.通过萃取将石油磺酸盐产品中的活性物和未磺化油分开,干燥测得石油磺酸盐中活性物的含量.为了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对重量法活性物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称重、萃取、蒸发、烘干等环节对其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评价新疆油田石油磺酸盐样品中具有较优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组分的结构特征,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通过内径21 mm、长250 mm的疏水型反相色谱柱对石油磺酸盐进行精细组分切割,并对各组分的结构、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可将石油磺酸盐样品进行有效切割,获得14种结构与组成差异较大的组分。从中筛选出1种具有最优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的组分;该最优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2.5(不含N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390数470,并集中在405数445之间。最优活性组分在石油磺酸盐样品中的含量为20.34%。通过严格筛选和控制反应原料油和生产工艺,可提升石油磺酸盐样品的性能。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8.
《吐哈油气》2009,(2):132-132
我国在国际上率先采用超重力技术生产石油磺酸盐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化工大学与胜利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的1000吨/年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超重力反应器强化新技术,已进入产业化生产前的最后工艺完善阶段。此前的中试产品技术指标全部超过国家“863”计划要求,活性物含量提高到50%以上,能耗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9.
将石油磺酸盐产品中未磺化油分离后进行氧化、皂化反应,表面活性剂产率提高25%以上,得到的石油羧酸盐与石油磺酸盐产品进行复配,在Na2CO3含量6数12 g/L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含量1数3 g/L的范围内,复配体系与大庆原油间可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考虑到石油磺酸盐产品在分离未磺化油后活性会下降,又进行了将含有未磺化油的石油磺酸盐产品直接氧化的研究,得到石油羧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混合产物,活性物含量提高8%以上,未反应油含量降低10%左右,氧化后界面活性得到保持或略有改善。用氧化后的产物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具有很好的界面活性长期稳定性,在6个月的贮存测试期间均保持了初始时10-4m 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0.
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室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胜利油区外围油田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高和注水驱替效率低等情况,开展了石油磺酸盐复配体系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室内实验研究.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由于油藏条件和地层流体性质的差异,使胜利石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界面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因此,必须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建立以胜利石油磺酸盐为主体的复配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后,复配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可降至10-3mN/m.岩心试验显示,注入以胜利石油磺酸盐为主的复配体系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残余油饱和度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后续水驱替压力下降了57.3%左右,该体系能够有效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监控石油磺酸盐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监控新疆油田所用石油磺酸盐的质量,对该石油磺酸盐试样进行了分离纯化和脱磺处理,并对脱磺油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锡粉4.0g、磷酸100.0g、石油磺酸盐活性物0.8g、220℃、10h的条件下,脱磺率可以达到57%左右;从脱磺油的气相色谱图中抽取23个色谱峰制作参照指纹图谱,当待测石油磺酸盐试样的色谱图与参照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小于0.80时,该待测试样不符合新疆油田用石油磺酸盐的要求;为保证石油磺酸盐批次间的质量稳定可靠,其相关系数需大于0.85。  相似文献   

12.
系列化石油磺酸盐与胜利原油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胜利石油磺酸盐及其系列化产品与胜利原油及其组分之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原油组成的差别造成磺化产品性质的差别;同一石油磺酸盐产品不能适应不同区块原油低张力的要求,必须复配适宜的助表面活性剂,而系列化石油磺酸盐与本区块油水具有较好的相似相容性,低浓度下不复配任何助表面活性剂就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3.
用强酸酸化后测定乙醚抽出物酸量和酯量、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定羧酸盐等方法研究了烃氧化产物皂化后活性组分在油、水相的分配。结果表明,在现行的用NaOH皂化烃氧化产物以制备水溶性石油磺酸盐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活性组分分配到油相;在水相和油相中均有大量羧酸酯存在,羧酸酯量远远超过羧酸盐量。  相似文献   

14.
以海明1622为滴定剂,以亚甲基蓝一甲基橙混合物为指示剂,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通过对影响滴定因素的考查,确定了滴定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与甲基橙的质量比为5:1,配成含有0.1%亚甲基蓝和0.02%甲基橙的混合指示剂,加量在4~8滴,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终点颜色变化,其变化特点为上相由粉红色至蓝色,下相由蓝色至绿色。用该方法测定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终点清晰,干扰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石油磺酸盐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活性物含量,提供高质量石油磺酸产品,需要在原料上进一步优化,在反应原料方面加入富含芳烃组分的辅助原料,通过原料筛选,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对现有原料中加入不同辅助原料,原料中要加入的第3组物料,其芳烃含量明显高于目前使用的原料,用釜式磺化反应器合成了石油磺酸盐产品,并对用混合原料反应得到的石油磺酸盐产品产物进行性能检测,与现有的石油磺酸盐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加入15%辅剂C与D混时产品活性组分含量增加17.4%,添加30%辅剂C与D混时产品活性组分含量增加21.5%;界面张力稳定性可稳定90 d;经过原料复配生产的石油磺酸盐产品乳化效果比现有石油磺酸盐产品好、析水率低;复配原料生产的磺酸盐产品的驱油效果好于的现有的石油磺酸盐产品,化学驱部分采收率比原来提高5.6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求石油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后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选出直链和支链的石油磺酸盐与石油羟酸盐复配,并测定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研究复配后的界面活性。发现直链的石油磺酸盐复体系要优于支链的碘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由此讨论了复配效果和石油磺酸盐,石油羧酸盐分子结构及亲水亲油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表面出很好的复配效应,而支链磺酸盐与石油羧酸盐复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以石油磺酸盐萃取物为标样测定石油磺酸盐有效物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相滴定法,以石油磺酸盐萃取物为标准样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测定驱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有效物的含量.实验表明,测定结果非常接近萃取法结果,和SDS法比较,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和测定速度.该法可检测相同工艺和相同原料油生产的不同批次石油磺酸盐样品,特别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8.
石油磺酸盐的结构与界面活性的关系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的结构与界面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石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小于0.050 mN/m、介于0.05~0.150 mN/m或大于0.150 mN/m时,石油磺酸盐的界面活性分别表现为优异、良好和较差;质谱分析结果显示,石油磺酸盐试样中含有烷基苯、烷基萘、烷基茚满、烷基菲、烷基苊、烷基芴和烷基联苯磺酸盐7种类型的磺酸盐,当烷基苯、烷基萘、烷基茚满和烷基苊磺酸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0%,5.2%,6.1%,4.6%左右时,试样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待测试样与标准试样(试样9)的相关系数大于0.930时,该试样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相关系数越接近1.000,界面活性越优异。  相似文献   

19.
主要针对胜利油田石油磺酸盐(SLPS)样品,建立了液质扫描方法,并以孤岛B61二元区块为例,分析了SLPS不同时间产品质量变化。通过相似度比较可以看出,石油磺酸盐的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品不是很高(未高于0.6),仍需要不断提高石油磺酸盐的质量水平。不同厂家的石油磺酸盐的存在差异,需要对不同厂家的石油磺酸盐样品进行对比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实验室分析单磺酸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磺化过程中的温度、剂油比组成等对石油磺酸盐单磺酸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