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部分人群对牛奶蛋白敏感,因此需要研发出无牛奶来源配方产品。为满足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本文研究以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花生四烯酸油脂为芯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乳化效果、产品指标和成本等因素,制备10%花生四烯酸微胶囊的原材料配比分别为花生四烯酸油脂25%(花生四烯酸含量40%),变性淀粉25%,麦芽糊精48%,复合抗氧化剂2%。  相似文献   

2.
花生四烯酸在乳制品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花生四烯酸(AA)油脂的热稳定性保质期相关问题,以及AA微胶囊的稳定性和AA在各种乳制品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AA油脂受温度变化有一定影响,温度越高AA油脂的氧化速度越快;根据稳定性实验,将定型包装的AA油脂和微胶囊置于温度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保存,连续检测3个月,质理指标稳定,表明AA在保质期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AA在乳制品中的稳定性良好,不影响乳制品的风味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以花生四烯酸为芯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花生四烯酸,以微胶囊化效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RSA)对花生四烯酸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固形物含量39%,均质压力37MPa、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1℃,出风温度为88℃。   相似文献   

4.
利用喷雾干燥法,以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为原料制备微胶囊化产品;应用肠溶性壁材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对所得一次微胶囊产品进行二次微胶囊化,得到肠溶性微胶囊。对两种微胶囊化产品性质进行测定、对比。结果表明:一次微胶囊化产品表面含油率低(1.79%)、包埋效果良好(94.03%),性能稳定;二次微胶囊化产品经长达4h人工胃液处理,油脂释放率仅为5.81%,耐人工胃液性能良好。所得肠溶性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微胶囊的耐胃液性质有效地减少了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少量变质引起的摄入后不适现象。  相似文献   

5.
《食品工业科技》2003,(06):64-65
阐述了AA液态奶市场开发的必要性及AA在液态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AA液态奶市场开发的必要性及AA在液态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啸  邱树毅 《中国油脂》2004,29(9):37-40
花生四烯酸是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有机体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结构、理化特性、代谢、生理功能、应用以及发酵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花生四烯酸(AA)油剂、粉剂在婴幼儿乳粉和乳饮料中的添加使用工艺,并且对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阐述了乳粉中花生四烯酸(AA)粉剂的干法和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花生四烯酸(AA)油剂、粉剂在婴幼儿乳粉和乳饮料中的添加使用工艺,并且对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阐述了乳粉中花生四烯酸(AA)粉剂的干法和湿法生产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0.
花生四烯酸是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营养、保健和医疗功能。本文介绍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及功能特性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橙皮精油为芯材,变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通过高压(1000、2500、3500和22000 psi)均质制备了不同粒径橙油乳液,从而探讨乳液粒径对喷雾干燥橙油微胶囊平均粒径、包埋率、总油量、含水量、微观形貌以及重组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同时以柠檬烯氧化程度评价微胶囊稳定性并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均质压力越高,乳液粒径越小。乳液粒径对微胶囊的总油量(1.5 g/20 g)、包埋率(>95%)和含水量(<4%)没有明显影响,但会影响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微观形貌以及重组乳液的粒径分布。乳液粒径越小,微胶囊平均粒径越小,表面越光滑,重组乳液也具有更窄的粒径分布。微胶囊在37 ℃贮藏5周,经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氧化柠檬烯/柠檬烯(mg/g)变化的结果表明,以22000 psi制备的微胶囊货架期可长达11周左右,是其余微胶囊货架期的2.97~4.63倍。研究结果可为喷雾干燥精油微胶囊的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法生产酥油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 β 环状糊精和明胶为壁材 ,优化确定壁材和心材配方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取酥油微胶囊 ,并制得了即食酥油茶。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m(明胶 )∶m(糊精 ) =1∶5 ,原料经2次均质 ,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为 160 /80℃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在提取了南瓜中天然黄色素之后,对其进行包埋。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波长为446 nm时,以95%的无水乙醇为浸提剂,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提取时间5 h。之后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乳清分离蛋白做为壁材对南瓜黄色素进行包埋,确定最佳包埋条件为芯壁比1:20、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乳清分离蛋白)2:1、水浴温度75℃、保温时间40 min、溶液pH值为4.75。并得包埋率为96.24%。  相似文献   

14.
如今,既具有功能性又不失时尚的服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微胶囊整理织物作为一个服装功能化的研究热点,吸引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力。文章首先着重介绍相变微胶囊、香味微胶囊和药物微胶囊的芯材和壁材的选择及制备方法,并对微胶囊测试与表征进行介绍。其次,对微胶囊整理的方法及服用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服用微胶囊整理织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李艳茹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12):60-62,68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汉麻籽油微胶囊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稳定的微胶囊乳化液的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0,心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1.5,乳化液总固形物质量浓度25 mg/mL.得到的微胶囊化汉麻籽油外型近球型,粒径大小在4~7 μm左右,溶解度>90%.  相似文献   

16.
蚕蛹油脂中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但是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且蚕蛹油脂带有微量昆虫特有腥味,因而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微胶囊技术不但可以掩盖油脂所带有的不良气味,而且可以强化对油脂和其他易氧化成分的保护功能,增强油脂的稳定性,试验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蚕蛹油为芯材,用复凝聚法制备明胶-阿拉伯胶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技术。以包埋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三者之间比例、温度、pH等单因素对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对微胶囊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成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成囊条件为:明胶、阿拉伯胶和蚕蛹油比例为1∶1∶0.8、成囊温度为45℃、复凝聚的pH为4。  相似文献   

17.
高压静电场制备蛋白类物质微胶囊的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压静电场制备蛋白类物质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及基本形态的研究,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子转速200r/min,电压4.5kV,液面距3.5cm,推进速度60mm/h。利用该方法制备蛋白类物质微胶囊,可以得到粒径分布较小,形状较为均一、圆整的微球。  相似文献   

18.
以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制得以石蜡为囊芯、尿素单体共聚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为壁材的蓄热调温微胶囊,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将调温微胶囊加入粘胶纺丝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高压静电场制备蛋白类物质微胶囊的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压静电场制备的海藻酸盐/BSA蛋白类物质微胶囊基本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BSA在微胶囊中仍以晶体的形式存在;配料比、壳聚糖浓度、CaCl2溶液的pH对包封率和芯材载入率有直接的影响;壳聚糖能显著改善微胶囊的体外释放性能,同时,干燥方式的不同,也会对释放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磷脂酶A1及其结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固定化磷脂酶A1方法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结构进行考察。表明微胶囊具有规则的通孔结构,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增加包埋酶的效率,提高磷脂酶与卵磷脂的接触界面面积和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