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燕麦胶及燕麦醇提物对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以燕麦麸皮为原料,以70%(v/v)的乙醇溶液为介质提取获得燕麦醇提物,再以蒸馏水为介质提取,然后经酶处理脱除淀粉、等电点法脱除蛋白获得燕麦胶;通过喂饲高营养饲料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胶组、燕麦醇提物组和协同作用组。三个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330mg/kg.d的燕麦胶、50mg/kg.d的醇提物、330mg/kg.d的燕麦胶+50mg/kg.d的燕麦醇提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同等体积的蒸馏水,4周后测定大鼠体重、体脂、内脏重量和血脂的变化,并计算李氏指数、脂肪指数和内脏指数。结果表明,燕麦胶和燕麦醇提物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P0.01)、脂肪指数(P0.05)、血清总胆固醇(P0.05)及血清甘油三酯(P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含量,具有显著的降脂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小豆醇提物对摄食高脂料的昆明白雌、雄小鼠的降脂减肥作用.方法:以饲喂基础料、高脂科的小鼠为对照,以红小豆醇提物按低、中、高(即50、100、200 mg/kg小鼠体重)3个剂量分别强饲给摄食高脂料的小鼠,即试验组.试验期间小鼠自由采食、饮水,共饲养8周,定期检测小鼠的日摄食量及体重/周.8周后,检测小鼠李氏指数、肝脏质量以及不同部位脂肪质量,小鼠血液中葡萄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水平.结果:红小豆醇提物各组别能明显降低雌、雄小鼠体重及生殖器官周围的脂肪组织质量(p<0.01,0.05).对雌性小鼠李氏指数、肝脏质量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0.01),对雄性小鼠则无显著差异(p>0.05).红小豆醇提物能促进雌、雄小鼠的采食.血液指标方面,红小豆醇提物仅对雌性小鼠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其中高剂量最佳.结论:红小豆醇提物对摄食高脂料小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其中对雌性小鼠降脂减肥效果优于雄性小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荷叶醇提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5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即模型组,假手术组,给药组分为荷叶醇提物30,60,120 mg/kg 3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 d,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动物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给药组使用荷叶醇提物后,CAT活性较模型组提高,但仍低于假手术组。结论荷叶醇提物能减轻小鼠脑缺血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探讨鹰嘴豆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应。将鹰嘴豆醇提物[低、中、高剂量分别为200、400、800 mg/(kg·d·BW)]及阳性对照二甲双胍[227.5 mg/(kg·d·BW)]分别灌胃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4周后测定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氧化-抗氧化水平,并观察肝脏、胰腺组织病理变化。鹰嘴豆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糖水平分别为模型组的83.4%、60.0%、67.9%,以中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最为显著(P0.05);该组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是模型组的39.74%、31.09%与1.22倍(P0.05),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中剂量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是模型对照组的1.09、1.03、1.36倍及76.4%(P0.05),且该组小鼠肝脏与胰腺组织形态与结构趋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小麦麦麸碱提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小麦麦麸碱提物(AHWB)的制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小麦麦麸脱淀粉脱蛋白后,碱法水解制备得到3种碱提物(AHWB I、AHWB Ⅱ和AHWBⅢ),考察其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3种AHWB均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AHWBⅡ能清除超氧自由基,对于DPPH·,3种碱提物的IC50值分别为0.19、0.54、0.39 mg/mL;对于·OH,3种碱提物的IC50值分别为1.13、1.88、1.03 mg/mL,其清除效果与Vc的相近;对于O2-·,AHWBⅡ的IC50值为5.98 mg/mL.因此小麦麦麸碱提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金钗石斛水提物对治疗性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水提法制备金钗石斛水提物;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金钗石斛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相当于生药量0.425、2.55 g/(kg·d)),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均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中TG、TC、LDL-C、HDL-C、AST、ALT,肝脏中MDA、SOD、CAT、GSHPx、LPL、HL和PHPA,粪便中TC、TG和总胆汁酸浓度。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水提物低、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血清中TG、LDL-C的浓度,降低ALT活性,升高HDL-C浓度,肝脏中MDA降低,而SOD、CAT、GSH-Px、LPL和HL活性升高,粪便中TG和总胆汁酸浓度升高。金钗石斛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对高血脂症大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苦瓜水提物和醇提物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苦瓜水提物(BMWE)和醇提物(BMEE)调节胰岛素抵抗的异同点,本文采用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细胞模型,测定了BMWE和BMEE对HepG2-IR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糖原、甘油三酯(TG)、ATP及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BMWE和BMEE均可显著增加IR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胞内糖原含量;BMEE还能显著降低细胞中TG含量(112.08%vs.132.97%)、增加细胞中ATP含量(80.62%vs.48.44%);同时BMWE和BMEE均能显著提高IR细胞中IRS1(胰岛素受体1)、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CPT1(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ACC2(乙酰辅酶A羟化酶2)mRNA的表达水平;BMWE还可增加细胞中AKT(蛋白激酶B)mRNA的表达水平。在mRNA水平,BMWE通过激活IR细胞的IRS1-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而BMEE则通过调节AMPK-ACC2-CPT1信号通路改善IR细胞的糖脂代谢,二者的作用途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桑叶水提取物(mulberry leaf water extract,MWE)的降血脂功效,为桑叶保健品降血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桑叶水提取物,28 d后摘眼球取血,测定不同试验组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含量、小鼠肝脏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含量以及粪便含水率和TBA含量。结果与高脂组小鼠相比,MWE可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系数及脂肪系数,并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脂水平,使肝脏HMG-COA和LCAT活性降低,提高CYP7A1活性,并抑制肝脏胆汁酸的积累,促进胆汁酸的排出。结论 MWE对高脂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可有效减少脂肪积累,促进胆固醇代谢从而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减肥食品的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减肥食品的减肥功能,我们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的要求,建立了一套人体实验方法。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辅助诊断项目、身高、体重、围径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厚度、运动耐力。选择经体检合格、体重均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成年人42名,连续食用受试保健食品35d,试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各项圩试食前、后各测试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的4个类型保健食品有均有  相似文献   

10.
李琪玲  王武  章立新 《食品科学》2011,32(21):229-232
建立小鼠营养肥胖模型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建模成功后,连续给予小鼠灌胃共轭亚油酸(CLA)4周,观察CLA对小鼠质量、体脂、血脂、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的影响,并探讨肝脏脂肪酸合成酶与肥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LA各剂量组小鼠Lee’s指数、脂肪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含量与肥胖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α=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剂量与肥胖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α=0.01),FAS含量与Lee’s指数、脂肪系数、HDL-C、LDL-C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CLA具有减肥作用,进一步证实了FAS是导致肥胖的潜在靶点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油茶种子脂肪酸变化的快速测定,并研究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油茶、花生和芝麻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震摇+甲酯化法与索氏抽提+甲酯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三种材料各自的脂肪酸组成,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油茶发育过程中种子子叶细胞内油体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震摇+甲酯化法简便快捷,精确度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油茶种子含油率升高的高峰期是47~54 WAF(Weeks After Flower),即9月至采摘期之间。油茶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油酸作为主要脂肪酸,在成熟种子油中含量高达78%以上,且在整个发育时期中呈现上升趋势,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呈明显下降趋势。结合细胞学观察,明确本油茶品系的油脂转化高峰期在45~48 WAF。  相似文献   

12.
油茶蒲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准确测定油茶蒲提取物中总皂素、总酚、总黄酮的方法。测定醇提物及其三个分级相中三者的含量。方法: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法测定总皂素,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硝酸铝法、氯化铝法、紫外直接测定法测定总黄酮。结果:油茶蒲50%醇提物中含27.35%皂素,22.41%多酚;正丁醇相中皂素含量最高,达44.05%;乙酸乙酯相中多酚含量最高,达35.34%。在黄酮含量测定中,硝酸铝法结果明显偏大,氯化铝法回收率偏大,确定紫外法为油茶蒲提取物中测定黄酮的有效方法。结论:确定的三种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较理想。油茶蒲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皂素、多酚和少量的黄酮,为进一步探索其生理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油茶果壳鞣质提取工艺及降血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油茶果壳鞣质的提取工艺及降血糖功能。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油茶果壳中鞣质的提取工艺。油茶果壳鞣质制备后,以400mg/(kg.d)的剂量灌胃。结果:确定优化工艺为:超声辅助提取80min,固液比1:20,乙醇浓度50%,油茶果壳中鞣质含量为6.75%。油茶果壳鞣质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结论: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提取油茶果壳中的鞣质,工艺操作简单合理。油茶果壳鞣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小鼠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制得油茶果壳40%乙醇提取物及分级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在体外建立微量酶反应体系,以阿卡波糖为参照,研究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PF)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油茶果壳提取物分为低(150mg/kg)、中(300mg/kg)、高(600mg/kg)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2周。结果: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强于阿卡波糖。动物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油茶果壳总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结论: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油茶果壳提取物能提高糖尿病小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讨油茶饼粕糖蛋白的理化特性和结构。以长林油茶饼粕为原料,经提取和柱层析分离制得油茶饼粕糖蛋白,并通过颜色定性反应、等电点测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β-消除反应、红外光谱分析(FTIR)以及氨基酸组成测定等实验对油茶糖蛋白的理化、结构特性以及氨基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油茶糖蛋白含有酸性多糖,其等电点为3.6,分子量范围为2436ku,糖肽键类型为O-型糖肽键,糖链呈现吡喃糖的α-型糖苷键结构,且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氨基酸种类均衡,是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资源。本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油茶糖蛋白理化和结构特性,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首次从油茶叶中分离得到三种黄酮体化合物,经UV,FT-IR,’HNMR,~(13)CNMR,EI-MS及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0-鼠李吡喃糖甙(2)和槲皮素-3-0-葡萄吡喃糖-(6→1)-鼠李吡哺糖甙(3)。在Metrohm Rancimat中测定了它们的诱导时间,显示这三种化合物对于猪油及菜籽色拉油都是良好的抗氧剂,尤其是槲皮素对于猪油的抗氧性在相同添加量时比BHT强得多。此外还对这类化合物的抗氧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首次从油茶叶中分离得到了三种黄酮体化合物,经UV,IR,~1HNMR,~(13)CNMR,EI-MS及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0-鼠李吡喃糖甙(2)和槲皮素-3-0-葡萄吡喃糖-(6→1)鼠李吡喃糖甙(3)。在Metrohm Rancimat中测定了它们的诱导时间,显示这些化合物对于猪油及菜籽色拉油都是良好的抗氧剂,尤其是槲皮素对于猪油的抗氧性在相同添加量时比BHT高得多。此外还对这类化合物的抗氧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油茶籽壳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酸乙酯、正丁醇、氯仿、水)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和三氯化铝方法检测总酚及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测抗氧化活性;采用CCK-8法测细胞的活性。结果:油茶籽壳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水提取物总酚含量分别为79.25±4.552、51.81±3.651、2.762±0.523、19.73±1.191mg/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73±0.613、15.63±1.126、13.16±0.672、5.734±0.761mg/g;油茶籽壳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水提取物在15.625250μg/m L范围内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对Hep 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在62.5250μg/m L范围内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强弱均表现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其中乙酸乙酯是油茶籽壳提取的有效溶剂。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脱色对冷榨茶油品质的影响,以冷榨(≤65℃)毛茶油为原料,采用竹炭/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脱色,测定脱色前后茶油的理化指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感官品质以及流变学性能。本研究采用的脱色工艺能使冷榨茶油达到无色状态(Y0R0),经脱色后,其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降至0.05 mg·g-1和0.52 mmol·kg-1,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除类胡萝卜素以外,脱色对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均无明显影响;脱色后,冷榨茶油的风味值仅为0.3分,接近无味状态;而且,脱色也未改变冷榨茶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此外,脱色对茶油的流变学性能亦无明显影响。脱色处理不仅能使冷榨茶油满足化妆品用油无色、无味的要求,且不会破坏茶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还能提高其保存性能,并对冷榨茶油的其他重要品质特性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油茶饼粕蛋白提取及抗氧化酶解产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油茶饼粕的基本组成;确定茶粕蛋白提取的方法和工艺及其测定方法;通过微生物发酵、酶解等方法生产茶粕蛋白多肽,测定经处理后蛋白分子量分布情况,并测定其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能力。实验表明,茶粕营养丰富,通过碱液水浴浸提可获得18.70%蛋白质,浸提液酶解后可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酶解产物,抗氧化能力随着水解时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茶粕经发酵后能得到较大比例的低分子量产物。油茶饼粕的经济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