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建设》2010,(8):29-29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李东泉认为.从社区发展角度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一种全面的保护,既要考虑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考虑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发展要求。为此,首先,规划内容要涉及物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自省的里程碑式法律文件。我们常常挂在嘴边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是实际可以看到或触摸到的实物留存也不过千年,特别是以完整城市的形式保留的历史文化遗存不过几百年。就是这些不过数百年的古城还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人为浩劫却使历史遗迹大面积毁灭,譬如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很多古城昔日风韵不在;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建设性破坏也与此殊途同归;最后,在全面开放的世界面前可以称道的有形的中华历史文化就剩下残垣断壁。这就是为什么文物规划专家大声疾呼:抢救文物!抢救历史文化!抢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袁松亭 《长江建设》2013,(12):26-26
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周明华认为,文化地标有如城市的基因,是最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由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的流动融合,城市原住民的概念弱化,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亟待加强。一城一地文化地标如何树立,古建筑如何保护,经过多年热议,似乎仍缺少更多共识,缺失一股能及时有效地制约权力与利益相互勾结的力量。近年来各地城市发展与扩张,几乎“干城一面”,曾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气息几近消失。在这样的语境下,希望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对历史文化存有敬畏之心,对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在10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设市城市90个,其余19个是县城,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占全国设市城市数量的1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虽然相对多些,但在全国所有镇、村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目前,全国19000多个镇中,只有143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只有108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我国广大的村镇里,还蕴含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日前,"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选圆满结束,福州"三坊七巷"榜上有名。据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主要包含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保护与管理机制、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6个方面。由此可  相似文献   

6.
《中华建设》2013,(9):4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认为,近期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以汽车为尺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事实上,规划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把一些需要生态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存等区域先控制保护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对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城市规划,使两者有机共存。从一  相似文献   

7.
《中华建设》2008,(6):34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保护好祖国的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对此有大篇幅的全面阐述,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共有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等重要精神。十七大的这个精神非常重要,我们城乡规划界和建筑界应当认真领会、深刻认识,并将之作为重要的行动纲领。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更要用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9.
水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更代表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人类依水而生,傍水而兴,生产、生活与水紧密相依,社会发展与水共存共荣。有史以来,江河两岸就是人类的聚居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I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知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相似文献   

10.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景慧认为,保护历史街区应该有特殊的方法:一是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不必像文物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可以进行室内的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性建筑要按原样维修整饰,对那些改动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可恢复其原貌或原来的风格,对有悖于历史风貌的新建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恢复历史原来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华建设》2008,(6):33-34
对于已经取得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城市来说,要正确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含义,要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城市的荣誉,但又不仅仅是荣誉,作为一种保护措施更是城市的责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是全面的、成体系的保护措施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文化遗产里,有一部分是可移动的,如:书籍、字画、瓷器、古玩等,有一部分是不可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已建的一排排高楼勾勒出奉节新县城的轮廓,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县城即将寿终正寝,人们都在新旧城之间穿梭奔忙,把原有的“小家”“大家”搬到新址。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个课题:如何把老城的文化特色也“搬”走,利用搬迁的机遇让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代水坝是中国河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与中华的文明史一样久远。在丰富的古代典籍中有关水坝的记载多不胜举。都江堰、高家堰、京杭大运河等人水和谐、天人合一的古代工程,创造了浑厚的水文化。古坝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保留至今,使用至今,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有坝引水工程,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往往拥有最完整、最丰富的城市记忆,并且积淀着深厚的城市底蕴,它既体现了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城市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我们不仅要重视其物质要素,同时应该强调非物质要素,如无形的文化资产的延续。兴起于20世纪末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朱兴华 《江苏水利》2002,(10):45-46
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下称高堰)。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至盱眙县堆头高地,全长70.63km。它是一座“始建于东汉,发展于明清,完善于当代”的淮河下游防洪第一屏障,保护着准河下游20多万hm~2耕地、2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和10多座中小城市的防洪安全;随着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实施,洪泽湖水库及高堰古堤坝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长期以来城市文化遗产被作为保护对象,片面地被看成是城市发展的负担,被简单地保留和维修。近年来,其经济学属性即作为资产和商品的特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傅斌在《遗产保护不能羞耻于谈钱》一文中提出:"在今天的文物保护事业中羞耻于谈钱,不学习利用经济的杠杆,肯定是无法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中华建设》2008,(6):32-33
遗产保护不考虑经济效益,是不行的。离开经济效益,保护工作难以完善。作为保护丁作者,不反对经济效益,而是应当考虑正常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的前提下谈经济效益。离开经济社会效益遗产很难保护好四年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但是结合得还不是很好。四年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比较好,形势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球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水是文化之源,没有水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璀灿的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深厚的五千年文化底蕴。水文化是哲学的文化,启蒙人们的哲学思辩。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代表了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而中国的哲学启蒙,正是从水的流动、水的常势、水的“执着”、水的浩瀚开始的。“中庸之道”乃儒家哲学之柱。其源正是早期人类对水体中心线的认识,而上升为“上为过、下为不及”的“哲学之水”的。体现于人的本性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在“以水为师”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长江建设》2011,(7):26-26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认为,规划要服务于民生。首要的是要规划好县城一级的城市。县级城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农村群众都有改善生活的需求,而县城拥有全县最好的医疗、教育等资源,跟大城市相比,进入县城的门槛又相对较低,特别适合老百姓的生活和发展。另一方面,规划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文化和特色的问题,要不忘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