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光互补发电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已倍受诸多国家和组织所重视.目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仅对底层的发电装置单独进行控制,没有发电系统的整体控制,也没有上层的能量管理控制.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对其进行整体控制.构造了系统中的Agent的模型,介绍了它们的功能,论述并指出系统中Agent间的协作方法.最后,对系统的开发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风、光资源的随机性强,导致系统电压的稳定性差,电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电压控制通常通过区域无功功率的优化来实现.无功功率优化是一个带有约束的多极值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进行处理.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用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无功功率优化,该算法在一般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对编码方式、遗传算子以及终止判据等方面作了改进.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显著的提高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有效的实现电压的无功控制.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基于P89LPC9408单片机的风/光互补电站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采集并处理来自太阳能光伏电池输出、风机输出、蓄电池充电和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以及温度传感器、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等的信号,并通过RS-485与上位机通信,实时对电站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4.
《工矿自动化》2017,(11):80-85
针对废旧地下矿井极易造成地表塌陷、水土流失的问题,提出将井下相应区域改造成抽水蓄能电站,进而与风-光互补系统结合,建立风-光-抽水蓄能联合互补发电系统。以跟踪负荷曲线和系统出力波动性最小为优化目标,分别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建立出力数学模型,并在考虑风-光互补特性、电网传输功率等约束条件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跟踪优化目标,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并网时的功率波动和消纳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风、光的强随机性和负荷的多变性,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变差.有功功率优化既能够保证发电系统频率的安全与稳定,又能够使其经济地运行.但它是一个带约束的非线性多极值优化问题,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处理.随着风-光互补发电场规模的增大,频率控制的实时性变差.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了以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频率优化控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均匀设计和惰性变异的粒子群算法和基于多Agent的协调优化方法,并用于发电系统频率的优化控制.实验验证了频率优化控制模型的正确性,显示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比标准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效果更好;另一实验显示,多Agent的协调优化方法比单一种群的粒子群算法更加高效、更加适合于大规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频率控制.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一个基于互补投票的高效、带有信赖度的光流计算方法,简称CMV方法.为了计算一个感兴趣区域的光流, 我们首先分割这个区域为若干个子区域,然后利用一个匹配策略计算每一个子区域的相似度分布.这些相似度分布被用来抽取两种类型的投票角色:正投票和负投票.随后,这两种投票角色在一个准则的控制下被用来获取一个最优的投票结果, 这个投票结果将决定光流及其信赖度. 为了削减CMV的计算复杂度,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正投票的(PV-based)负投票策略.实验结果显示,CMV方法能够有效计算低质量图像序列的光流,并且这个新的负投票策略在几乎没有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极大地削减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以某雷达T/R组件的液冷散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仿真结果,对原冷板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在流道内分别增加方柱型和圆柱型两种散热齿。利用实验对这两种方案进行验证,实验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2%。结果表明:散热齿的引入显著改善了冷板的散热效果,方柱型散热齿的散热效果更优于圆柱型。优化后的两种流道方案均能满足此次冷板热设计要求。综合分析,最终选择圆柱型散热齿的流道结构,方柱型散热齿可以应用于热流密度更高的电子设备热设计中。  相似文献   

8.
面向组件的分布式零件优化设计和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布式三层网络模型,构建了分布式的基于UG外部开发的零件参数化设计组件及基于Fortran语言的优化设计组件.利用VC 6.0和UG二次开发接口,以面向组件的系统开发方法和COM/DCOM编程方式进行了组件拼装,开发了一套集零件数据管理、参数化设计、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分布式零件优化设计与数据管理系统(D3MS).  相似文献   

9.
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化任务中计算量的增加和网络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关注分布式优化技术。分布式优化技术把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于优化学科。分布式优化具有提高优化效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计算成本以及缩短设计周期等优点。给出了一个算例,证明所开发的系统能够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机组并入电网,给电力系统调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风电、光伏、光热和水电4种能源可构成互补发电系统,在综合考虑互补系统的各个经济指标(售电效益、环境效益、运行维护成本、购电成本等)、功率波动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以互补系统并网效益最大和输出功率波动方差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利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通过IEEE30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风电、光伏、光热互补系统而言,水电站的参与可以提高11%的并网经济效益,减小82.2%的输出功率波动;采用改进MOPSO算法求解此多目标问题可以提高3.6%的经济效益,减小14 MW的功率波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小型风光互补性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采用DSP芯片为核心单元,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控制器的设计方案。本文设计的一体化控制器可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蓄电池充放电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与频率的调节和系统并网控制的功能。从一体化控制器的基本构成入手,分析了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的基本过程,根据基本过程设计了各个控制单元的软件程序模块。最后,构建了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为1000W,风能发电机容量为3000W的风光互补型并网发电系统对一体化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一体化控制器整体性能良好,能快速、准确的对系统相关环节施加合理的控制指令,维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CPLD的风光互补发电阀控蓄电池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阀控蓄电池组智能监测系统,针对发电机系统的电磁干扰,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作为主控器件。数据采集设计了模块化的分时采集方式,数据处理采用了改进的二次中值滤波算法,实现了以EPM7128SLC84为控制核心的系统硬件设计,给出了CPLD内部模块设计和部分模块的时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蓄电池智能监控器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多种电池组功率配置。  相似文献   

13.
孟奇  陈阳  吕宇欣  郝颖  冬雷 《微型机与应用》2012,31(1):67-69,72
通过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在通信基站上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市电引入非常困难的问题,同时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建设低碳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分析。详细介绍了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在通信基站上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风电系统变流器的模型,提出在机侧和网侧采用PWM控制。机侧采用速度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网侧采用直流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对PI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整定,通过ITAE寻找最优参数,使得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及单位功率因数传递电能。仿真和实验表明,整定的PI控制器参数可使系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大于给定功率时,风力发电子系统和光伏发电子系统功率如何协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系统并网收益最大和输出电流谐波最小构建目标函数,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风力发电子系统和光伏发电子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多目标优化,协调控制子系统的发电功率;并以甘肃华电阿克赛风光互补发电项目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光伏优先接入方式相比,基于NSGA-Ⅱ的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提高新能源电能的电网友好性.  相似文献   

16.
机组短期负荷环境/经济调度多目标混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经济短期负荷调度主要由调度周期内的最优机组组合和负荷环境/经济分配组成,本文将变权重多目标进化算法与混沌局部优化相结合形成混合优化算法应用到电站机组环境/经济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中,在混合多目标优化算法中采用组合结构基因,其中机组基因用于机组组合全局粗寻优,参数基因用于负荷分配局部优化,基因修正与罚函数结合解决约束问题.通过对优秀个体进行基于线性搜索的混沌局部优化,可加快收敛速度和降低计算时间.实例仿真结果说明所提出的算法能获得较好分布的Pareto优化解.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有源滤波器参数设计和投资优化问题, 综合考虑其初期投资成本、无功补偿、滤波效果等指标,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复合算法的混合有源滤波器多目标满意优化设计方法, 建立起容量配置的多目标数学模型, 并运用罚函数理论, 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 使混合有源滤波器容量分配问题简单化, 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然后在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电磁暂态(PSCAD/EMTDC)环境下, 对混合有源滤波器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此优化设计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性价比得到提高. 最后, 通过实验对比, 也验证了理论分析及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s a solar cell industry scheduling problem, which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hybrid flowshop scheduling (HFS). In a typical HFS problem, the allocation of machine resources for each order should be scheduled in advance. However, the challenge in solar cell manufacturing is the number of machines that can be adjusted dynamically to complete the job. An optimal production scheduling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ybrid flowshop, parallel machine system, dedicated machines, sequence independent job setup times and sequence dependent job setup tim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model is to minimise the makespan and to decide the processing sequence of the orders/lots in each stage, lot-splitting decisions for the orders and the number of machines used to satisfy the demands in each stag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lot-splitt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shortening the makespan,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is influenced by the processing time and the setup time of orders. Therefore, the threshold point to improve the makespan can be identified. In addition, the model also indicates that more lot-splitting approaches, that is, the flexibility of allocating orders/lots to machines is larger, will result in a better schedul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