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金 《中国煤炭》2006,32(4):40-42,50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含导水性分析,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及导水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论文探讨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认为可溶性岩层、地下水迳流、区域性贯穿陡倾节理、层滑构造和以重力为最大主动作用力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陷落柱柱边围岩结构变化特点,总结了陷落柱识别方法以及导水类型。  相似文献   

3.
皖北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的成因条件,指出构造作用对陷落形成的控制,建议根据陷落柱的方向性和等距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减小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有必要开展岩溶陷落柱研究工作.分析了平朔井工一矿太西采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发育情况、岩溶发育特征及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及赋存形态,对太西采区内的7个岩溶陷落柱导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条件及发育分布规律,是岩溶陷落柱宏观预测的主要根据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葛泉矿岩溶陷落柱的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提出了对葛泉矿隐伏陷落柱的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6.
大同四台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富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30(Z1):217-218
大同四台井田地质构造尤其是岩溶陷落柱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接替,通过对井田地质构造、地层和岩溶陷落柱的分布特征研究,结合大同煤田地质资料,找出了井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规律,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同时为相邻矿井在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方面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刘桥一矿14次巷道揭露的陷落柱情况分析,总结出了刘桥一矿目前已发现的8个陷落柱分布特征、内部堆积物特点以及陈集向斜的不对称向斜(东翼陡西翼缓,东翼受力强烈,易于张裂)是刘桥一矿陷落柱发育在轴部以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常永强 《煤炭工程》2019,51(7):76-79
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威 《煤炭科技》2023,(2):20-25+30
岩溶陷落柱在西山煤田广泛发育,是一类极富有区域性特色的地质现象,其柱体形态与发育规律受区域地质构造、应力场、岩溶径流带、柱体组构压密压实胶结程度、煤岩层组成成分等多因素控制,绝大多数隐伏于地表之下,是造成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突水、冒顶、底鼓、煤质氧化和冲击地压等影响的复杂隐蔽致灾因素。针对陷落柱形成特殊地质环境及垂向岩体结构差异性变化较大,从跟踪井下工作面现场揭露编录和上覆下伏煤层揭露叠置对比建矿至今矿区岩溶陷落柱的揭露形态、组构特征、发育大小、发育高度、含水性等特点,由逐一揭露认识到定量统计,再到整体对比、系统分析,总结了矿区内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实现了定量分析与定性预测,有助于推动隐伏于煤系中这一特殊地质体的深入认识。研究可为未来采掘规划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是夯实矿井安全生产的可靠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华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与华北型陷落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以华南三叠纪煤田达州矿区金刚煤矿发育的32个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岩溶陷落柱的特征,研究了影响其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对岩溶陷落柱优势发育区进行了圈定。成果显示,区内岩溶陷落柱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和成带性,其主控因素为灰岩埋深、地质构造及地下水径流条件;用Hausdorff分形维数方法定量评价了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总结了构造与陷落柱的关系,将金刚煤矿岩溶陷落柱发育情况划分为3个等级:发育不利区(0~1.1),发育有利区(1.2~1.4)及发育较有利区(1.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