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从全球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协调制度(GHS)体系出发,结合全氟辛酸铵(APFO)对环境造成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运用层次分析为基础的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建立包含理化性质、物理危害、健康/环境危害和环境暴露四个指标层15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1-9标度法确定各因素权重,进行APFO的安全性定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卷烟危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评价卷烟危害性的方法,测定了20个国产和5个进口卷烟样品的焦油、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及4项烟气毒理学指标,根据多目标决策原理,将4项烟气毒理学指标转化成一个单一的指标——密切值,依此评价了卷烟的危害性,并考察了密切值与焦油释放量、根据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计算的危害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卷烟的密切值与焦油释放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②密切值法对卷烟危害性的评价结果与危害性指数法的基本一致。密切值法可用于卷烟危害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印刷技术》2013,(14):1
6月20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正式发布第9批SVHC清单,确定6种物质作为高关注度物质(SVHC),加入到授权候选清单中。这6种物质分别是:镉、十五代氟辛酸铵盐(APFO)、全氟辛酸(PFOA)、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DPP)、氧化镉、支化或线性4-壬基酚乙氧基。截止目前,REACH法规授权候选清  相似文献   

4.
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物全氟辛酸盐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全氟辛酸盐类中具有代表性的全氟辛酸氨(APF0)进行毒性和部分慢性毒性实验研究,得出如下全氟辛酸盐毒理学结论:急性经口毒性LD50值为584mg/kg,95%可信限为430~794mg/kg;值为70mg/L;轻刺激性物质;生殖细胞致突变物,具有生殖毒性,单次剂量接触APFO和重复剂量接触APFO均可引起大鼠和小鼠的肝肿大和肝脏的病理改变;肝组织和血清中PFOA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类物质具有靶器官毒性和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造纸机械液压油污染的类型及危害性,介绍了其污染途径,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蜜饯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因其生产加工方法仍以传统的手工为主,半机械化生产,微生物污染及其所带来危害不可忽视。蜜饯的微生物性危害可用 HACCP 系统进行评价,该系统包括:(1)进行危害性分析、确定危害、评估危险度;(2)鉴别关键控制点;(3)建立控制标准;(4)监督关键控制点;(5)当未达到控制标准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6)对整个系统进行核验。危害性分析是HACCP 系统的起动步骤,包括对原料、配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照GB675.4中样品制备与前处理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试儿童读物类印刷品中可迁移元素含量,并对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以期更加合理科学的使用测试结果数据评价儿童读物类印刷产品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文娟  蔡小芳  唐洁  张喜荣  封棣 《食品科学》2019,40(15):277-284
体外生物测定法是利用酵母、细菌、细胞等进行的生物体外短期毒性实验,可以有效针对生物体某一特异性效应,评价测试物的危害性以及探索其毒性作用机制。由于体外生物测定法可以提供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混合物)整体实际危害的综合信息,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危害评估,尤其集中在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这3 类毒理学终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这3 类体外生物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近20年来其在食品接触材料提取物危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食品接触材料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锑的特定迁移量,依据测试原理和测试过程,计算了各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正确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具有种类多、来源广、成分复杂、未知性强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快速、灵敏、准确以及多组分同时检测的分析检测方法是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价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危害性,食品接触材料种类以及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来源,重点评述了食品接触材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方法,并对食品接触材料分析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继鸿 《食品与机械》2019,(11):126-128
针对塑料、纸质、金属等食品包装材料各自的弊端和问题,阐述了食品包装材料减量化、单一化、轻型化、无毒无害化发展趋势,指出天然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范围及性能,揭示了天然包装材料的审美价值,提出了天然包装材料的选用原则和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当前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初步分析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就加强我国食品包装材料工作、建立中国食品包装材料安全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食品包装作为接触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以及管理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包装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机制。本文分别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中国关于食品包装材料法律法规、标准的相关规定,并对于欧盟、美国和中国对于食品包装定义、相关规定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简单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中国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不同的管理方法 ,重点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体系现状,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应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科学性标准制定程序,同时应该努力实现国际、国内、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制定食品包装标准。  相似文献   

14.
纳米纤维素作为包装材料的填充成分,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并可改善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及降解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了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重点阐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机械法等)及其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保鲜及抗菌包装材料、活性包装材料和高阻隔包装材料等).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15.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油墨和树脂自身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迁移物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为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scertain the state of the art with regard to the applicability of biobased packaging materials to foods and to identify potential food applications for biobased materials. The study revealed relatively few examples of biobased materials used as primary, secondary or tertiary packaging materials for foods.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published investigations on the use of biobased materials are still scarce, and results obtained remain unpublished because of commercial pressures.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contains numerous reports on applications of edible films and coatings to food but novel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are scarce. Based on information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properties of biobased packaging materials the study identified products in the fresh meat, dairy, ready meal, beverage, fruit and vegetable, snack, frozen food and dry food categories where conventional packaging may be replaced by biobased packaging.  相似文献   

17.
食品绿色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型的环保的包装材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纸质包装材料、可降解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其它新型材料。用绿色包装材料包装食品,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护人类的健康,同时保护环境,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品包装是食品的外部保护, 可以防止食品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感官或营养成分的变化。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不仅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而且从食品包装迁移至食品中的化学物质也会给食品安全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很多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几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可降解材料、可食材料进行了综述, 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PLA)等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要介绍了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的发展, 并对未来食品包装的发展趋势提出方向。  相似文献   

19.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残留物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有关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检测领域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针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单体、低聚体、添加剂和污染物等几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组成、毒性、卫生限量标准及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为相关食品包装企业的质量控制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