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模具制造企业实施PDM系统的信息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具制造企业的特点,对其实施PDM系统信息建模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集成用户管理模型、产品分类模型、产品对象的版本模型、产品结构管理模型、产品配置管理模型和工作流程模型的综合信息建模技术,为模具制造企业成功实施PDM系统提供科学、实用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elica的硫化机液压传动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胎硫化机液压传动系统显著地表现出连续和离散并存的混杂特性,建立合适的混杂系统模型并对其仿真分析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将连续的动态方程嵌入Petri网中,引入混杂系统的GHPN建模方法对轮胎硫化机液压传动控制系统建模;在Dymola仿真平台上,使用Modelica语言中的混杂建模技术实现模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建立硫化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参数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支撑盖铸造工艺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建了支撑盖铸件三维模型,设计铸造工艺方案并建模,运用CAE技术预测铸造缺陷,改进了工艺.通过对支撑盖工艺方案的再次分析,实现了该产品铸造工艺设计的优化,消除了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4.
应用AMESim系统建模和仿真软件并考虑多容腔的容性效应、实际气体性质、系统热交换等主要非线性因素,以信号处理的方法二次开发了考虑缓冲阀密封比压的模型,建立了恒压挤压式姿态控制系统充填过程仿真模型。分析认为低压腔压力不同步是导致主阀启动超调的原因。通过对4种改进方案的效果的仿真预估及权衡功效比,最终采用缓冲阀入口增加限流圈为改进方案,并开展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有效,改进后产品参加热试车的结果表明减压阀启动超调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对逆向建模方法中的特征建模方法与非特征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基于Geomagic studio软件的连杆模型重建为例,通过与非特征建模方法的对比,重点对特征建模过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的参数转换功能,将特征建模后得到的CAD曲面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实现了对特征模型的参数化修改。实际建模结果表明:特征建模能更好地表达原始产品模型的设计意图,而且其具有进一步参数化修改的能力可更好地支持产品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缩短大型起升设备设计周期、降低成本,研究开发了智能设计与自动建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三大主要模块的功能。该系统采用了专家系统技术和自动建模技术,可以在ADAMS中直接生成虚拟样机并支持协同仿真,为产品的定型提供准确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缺乏故障样本的情况下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加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亟需进行加注系统的建模和故障仿真.为此,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在Dymola环境下使用新的建模语言Modelica对加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的思路,并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模型和改变模型参数的方式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搭建系统模型,并得出有效的故障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支持ERP快速实施的企业模型体系和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建模是分析企业现状、诊断、仿真和优化的基础,对企业实施ERP起关键作用。研究了支持ERP快速实施的企业模型体系和企业建模方法。企业模型体系是通过对CIM-OSA体系改进而来,对应于模型体系,提出了模型结构。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建模方法,该方法以统一视图为核心,企业业务过程以及业务过程所涉及到的组织、资源、产品和信息都被表达在统一视图中,而组织、资源、产品和信息的细节通过各自对应的视图进一步描述。并支持参考模型的使用和ERP构件的配置。最后,进行了建模工具的开发,通过实例建模有效地加速了ERP的实施进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CAD/CAM产品特征建模技术的分析,结合可视化标准建模语言UML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可视化标准建模语言UML进行锻件信息模型集成的思路。阐述了锻件信息模型集成的面向对象表达,从而为在塑性加工领域中使用统一的标准建模语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产品的创新设计,为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信息,利用可拓创新方法对其进行形式化和流程化研究,提出基于用户需要与功能融合的已有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建立用户需要事元,并与已有产品功能事元进行比较,若类型一致,则通过功能分析对原系统进行分析,找到问题功能并利用基元理论和可拓变换改进原系统功能结构模型;若类型不同,通过用户需要事元与功能事元的映射关系获得功能动作表现的物元;根据功能事元和结构关系元的映射关系获得结构关系元的特征和量值,建立新功能系统模型;将两类模型进行功能融合并得到新产品的功能配置及设计方案。通过对已有光伏电池板清洁设备进行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新产品开发的实际,对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产品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价值工程分析,可使产品设计人员在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设计阶段,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并迅速地找到已有产品的问题所在和改进创新方向,获得产品创新方案构思,从根本上解决机械产品设计中的技术难题而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参数的选取对注塑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文章建立了无量纲形式的敏感度函数和敏感度因子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并以某监控系统设备外壳成型为例,对影响产品翘曲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保压压力和模具温度是影响产品Z向翘曲的主要因素。最后,对应用优化工艺参数的制造产品进行了翘曲检测,检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缩短了试模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机械产品模型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产品模型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对产品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踪述,主要包括产品模型的定义、产品模型的研究现状、过程模型的研究、产品建模技术和工具、产品模型与过程模型的相互关系等5个方面;其次分析了目前产品模型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了产品模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采用合理的曲线检测算法,将测量的点云数据用surfacer软件进行处理后,再利用Pro/Engineer软件的曲面造型功能,实现涡轮导向器的敏捷化设计与制造。在产品设计中利用数字化逆向工程技术,可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对快速响应市场产生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覆盖件拉延模型工艺补充部分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伟  施法中 《锻压技术》2007,32(2):105-109
拉延工艺设计是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对该类零件进行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时的前序工作,因此一个完整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软件应该包括覆盖件拉延模型设计模块,以便于将通过CAD软件输入的产品模型向适用于CAE分析的拉延模型转化.拉延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冲压方向调整、压料面和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以及拉延筋布置等工作.本文分析了拉延件常用工艺补充部分的形状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自主开发的CAE软件系统Sheetform中,以参数化方式进行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并利用凹模开口线和零件边界线的位置对应关系自动求解工艺补充特征截面线和构造工艺补充组成曲面的算法,研究了曲面生成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设计过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简化了CAE分析中的模具型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弧齿锥齿轮三维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恺  李雷  林爱琴 《机床与液压》2005,(10):183-184,178
介绍了利用Pro/E复杂曲面造型及Program开发功能实现弧齿锥齿轮三维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步骤,为弧肯锥齿轮啮合、传动、分析、加工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化逆向工程的模具快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坐标测量机,采用合理的曲线检测算法,将结果以ibl格式传给Pro/Engineer软件,利用Pro/Engineer软件的曲线编辑和造型功能,实现了电话机模具的快速设计。在模具制造中利用数字化逆向工程技术,可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对快速响应市场产生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产品方案及结构的再设计需要多种知识和求解策略的支持.研究支持产品智能再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包括仿真建模、再设计建议的智能化生成及其实现.支持产品智能再设计的有效仿真模型应包含产品几何、结构关系、性能参数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完整信息;再设计建议通过对设计方案或结构的评价获得.研制实现框架式断路器智能再设计的原型系统.应用实例表明:以产品模型为中心的仿真分析是支持产品方案及结构再设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结合仪表造型设计系统的开发工作,对CAE在仪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借助计算机分析计算,模拟各种试验方案,为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缩短设计周期和减少设计成本、快速实现仪表产品造型虚拟原型逼真:设计,提供了快捷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方位智能移动平台车可以实现平面内的3自由度全方位移动,机动性好、应用广泛。介绍了单平台移动车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并论述了平台移动车运动控制中的理论。同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柔性连接联动行走方案,并论述了其平动的运动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STM32微处理器和麦克纳姆轮的实际应用产品。结果表明:该产品可以实现二维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移动功能,运行平稳、转向灵活;两台联动时可实现带夹角姿态平动行走,从车实时根据夹角θ的变化调节自己各轮的运动速度;速度多档位连续可调,可实现装配过程中的高精度定位;手持遥控器实时显示车体运行状态信息,方便可靠易于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