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线性α-烯烃大量用于生产洗涤剂、塑料、润滑剂和表面活性剂。其主要生产方法是乙烯齐聚,制得不同链长的1-烯烃混合物。据发现α-烯烃可由正构烷烃催化脱氢制得。反应时,分子中最强的C—H键发生选择性断裂,生成热力学和动力学都最不稳定的双键异构体。反应采用可溶性铱催化剂,将正构烷烃的氢转移至烯烃受体。研究者认为,这是第一次通过热化学催化将正构烷烃的末端高效且高选择性地功能化。目前该研究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催化脱氢制线性α-烯烃  相似文献   

2.
多维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族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波 《石化技术》2003,10(4):46-51
介绍了南化学工作站控制的Reformulyzer专用多维气相色谱分析系统。利用该系统,根据试样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相应的分析模式,对汽油中的正构烷烃、异构链烷烃,正构烯烃、异构烯烃、环烷烃、不饱和环烯烃、芳烃组分和含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冷冻抽吸试验分离调和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分析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考察了影响调和柴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得出结论:正构烷烃性质是影响调和柴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柴油流动改进剂对不同组成柴油感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范文琴等 《炼油》2002,7(1):37-40
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型的柴油流动改进剂对不同原油生产的柴油冷滤点和凝固点的感受性,特别是对冷滤点的感受性进行详细的研究,以蜡结晶图,正构烷烃分布,正构烷烃和芳烃含量等分析了流动改进剂对柴油冷滤点感受性好坏的原因,对流动改进剂的筛选和柴油组分的调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柱层析色谱和尿素脱蜡方法分离了组分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分析了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影响组分柴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的结论如下:组分柴油正构烷烃性质是影响柴油低温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Ag-SiO2固定相。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分离催化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中的烯烃, GC/MS和1H NMR表征烯烃的类型和碳数分布。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中的烯烃类型主要包括正构α-烯烃、内单烯烃、双烯烃和环烯烃;催化裂化柴油烯烃中的内烯氢摩尔分数为80.41%;而焦化柴油中的正构α-烯氢摩尔分数为53.32%;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烯烃碳数集中在C11~C15,焦化柴油中的烯烃碳数集中在C12~C22。  相似文献   

7.
费托合成是将煤和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核心技术。费托合成产物以正构烷烃和正构烯烃为主,不含硫、氮等杂质。根据费托产物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分离和反应过程,可以得到聚α烯烃(PAO)、特种溶剂油、高碳醇、钻井液、Ⅲ类基础油、高熔点蜡等高附加值化学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与低温流动改进剂(DFI)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测定了8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及其碳数分布,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α =0.10下,计算得到了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碳数分布方差和检验统计量χ2。通过比较多种低温流动改进剂在柴油中的降冷滤点(△TCFPP)效果,发现流动改进剂对正构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方差较小、检验统计量χ2较大的柴油降冷滤点效果较差。流动改进剂对柴油降冷滤点效果与其分子中侧链长度和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关,因此流动改进剂分子设计应着眼于其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否与柴油正构烷烃分布匹配。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费-托(F-T)合成蜡中烃类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附带的反吹附件吹扫出高碳数物质,实现F-T合成蜡直接色谱进样,详细分析蜡中低于400 ℃馏分中的正构烷烃、烯烃及正构醇含量。实验优化了色谱柱类型、柱箱温度、反吹压力、反吹时间等色谱参数,所建分析方法已应用于高、低温F-T合成蜡的不同类型烃类的组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低温F-T合成蜡,高温F-T合成蜡中含有更多的α-烯烃、正构烷烃和正构醇;此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高温F-T合成蜡中异构烃含量增加,α-烯烃、正构烷烃和正构醇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热带假丝酵母多倍体变异菌株氧化混合正构烷烃生产中长链混合二羧酸过程中对比了两种混合正构烷烃发酵结果。n-C11-n-C14混合烷烃发酵比n-C13-n-C14混合烷烃发酵的产酸量高,前者10L罐实验转发酵120h产酸量高达115g/L,3m^3发酵罐放大转发酵82h产酸量达96g/L;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混合正构烷烃组分及混合二羧酸组分分析,发现该菌株易氧化低碳正构烷烃,其氧化程度随碳链增长而减  相似文献   

11.
在200~300℃、液时空速1~40h-1、压力3MPa以及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采用Ni-W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低温费-托合成低温冷凝物(L-LC)加氢精制的集总动力学进行研究。将L-LC加氢精制反应体系划分为5个集总,构建了反应网络和动力学模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得到其中正构烯烃加氢生成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异构化、异构烯烃加氢生成异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生成正构烷烃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7.247、9.570、58.692、35.150kJ/mol。实验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结果吻合,检验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模型讨论了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平衡组成、中间产物的动力学规律和各集总组分反应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乙烯裂解工业装置的典型操作条件下,分别选取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为裂解原料,考察了这些模型化合物的蒸汽裂解产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是优质的乙烯裂解原料,乙烯收率为36%~45%;异构烷烃的丙烯收率约为23%,明显高于正构烷烃;环烷烃裂解乙烯和丙烯收率较低,丁二烯收率则较高,为14%~15%;芳烃很难裂解生成烯烃。建立了包含2个隐层的级联前向BP神经网络,以模型化合物和石脑油样本裂解烯烃收率为依据对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对2种石脑油的裂解烯烃收率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误差小于1个百分点,该模型可用于预测石脑油裂解的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13.
分离石脑油馏分组成优化乙烯原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乙烯原料,提高乙烯收率,分别选取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为裂解原料,考察模型化合物的蒸汽裂解产物分布,并分别采用分子筛吸附分离和溶剂萃取两种工艺,提出了可以适应三种目的烯烃产品不同比例需求的裂解制乙烯原料分子生产路线。在典型的裂解工艺条件下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对裂解产物中乙烯的贡献最大,异构烷烃是产生丙烯的主要来源,而环烷烃主要生成丁二烯,芳烃很难裂解生成烯烃。通过吸附分离工艺富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富含正构烷烃的脱附油蒸汽裂解制乙烯收率与不富集石脑油原料相比可提高13%。通过溶剂萃取将芳烃和环烷烃从石脑油中萃出,萃余油蒸汽裂解制乙烯和丙烯收率与未萃取石脑油原料相比分别提高3.0%和1.5%。分子筛吸附分离和溶剂萃取工艺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裂解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14.
对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和碳数分布作了测定,并从统计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五种柴油的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的分析,计算了正构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0和碳数分布方差σ2。σ2较小时,柴油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检验统计量X^2可以反映柴油正构烷烃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当油样中的正构烷烃分布不太符合正态分布的时候,其对各种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程序升温热脱附技术研究了正构烷烃(n-C5、n-C10)、在Ca^2+离子交换度大于66%的CaNaA分子筛中的脱附和扩散性能;采用低温氮吸附法研究了脱蜡分子筛的次级孔和大孔结构。结果表明,在正异构烷烃的分离过程中,内晶扩散是扩散速率的控制步骤。提高脱蜡分子筛的Ca^2+离子交换度,可以提高正构烷烃的吸附速率,但同时也提高了正构烷烃的脱附活化能和扩散阻力,因而对正构烷烃的脱附不利。为了  相似文献   

16.
柴油正构烷烃含量与其低温性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孤岛原油和大庆原油为原料,采用实沸点蒸馏工艺得到不同馏分段组成的一系列柴油样品。通过测定柴油的低温性质(浊点、冷滤点和凝点)和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从C12到C25正构烷烃的含量,研究了各正构烷烃含量对柴油低温性质的影响。并利用多元回归拟合建立了关于柴油低温性质与其正构烷烃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9种组分柴油调和为调和柴油,通过柱层析色谱和尿素脱蜡分离正构烷烃,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得出结论:柴油正构烷烃含量和平均碳数都是影响降凝剂在调和柴油中感受性的主要因素。当柴油正构烷烃含量小于20%,且平均碳数为18~19时,柴油降凝剂在柴油中的感受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加氢—吸附分离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进  赵晓敏 《石化技术》2001,8(4):211-214,221
采用催化汽油加氢可以使烯烃饱和为烷烃,加氢后的汽油利用分子筛吸附分离把正构烷烃从中分离出来,可以弥补因加氢造成的辛烷值降低,从而解决汽油烯烃含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二氯化镍分别与二苯基膦乙酸、二苯基膦苯甲酸有机膦配位体,在丁二醇溶剂中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原位制得镍膦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制线性α-烯烃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催化剂不仅具有乙烯齐聚反应速率较高和高的正构α-烯烃选择性(可达96%以上),而且产物与催化剂能自行分离,产物分布可由催化剂配方调节。同时对催化剂的原位制备条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外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开展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战略储备成为应对石油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如何确定并提高油品的储存寿命,是战略储备油品的储存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车用汽油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异构烯烃、正构烯烃、环状烯烃、双烯烃等烃化合物组成,其中不饱和烃平均占468%,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