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数字逻辑集成电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设计一台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采用何种型式的数字逻辑集成电路。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工艺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数字逻辑集成电路不断涌现。但是,对于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来说,可以采用的数字逻辑集成电路目前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CL),另一种是采用肖脱基二极管钳位的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S—TTL),这二种线路在使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行业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其理论及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快速有效的设计由软件组成的常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是一种针对性很强、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的集成电路,数字密码锁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安全产品,它操作方便、体积小,比机械式密码锁更受欢迎,适合于使用专用集成电路进行设计;介绍了Tanner Pro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流程,并使用该工具,采用基于标准单元的半定制设计方法,进行了数字密码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前端电路设计和后端版图设计,得到了一种实用的数字密码锁专用集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波形仿真结果及其后端版图方案.  相似文献   

4.
模拟电子计算机的二极管函数产生器的设计思想是:用连续折线逼近函数所表示的曲线,然后相应于折线的每一段作一个二极管桥式电路。为了节省二极管桥式电路的数目,就要使折线的分段数在保证精确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少。这就提出了最优折线逼近的问题。又通常在设计专用数字式电子控制机时,笔者见到很多同志都用的最优逼近公式来计算函数值。这样每计算一个函数值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乘法。但是正好乘法是数字电子计算机中特别慢的一个操作,这样就增加了对数字电子控制机的速度的设计指标,有时造成设计工艺及元件上的困难。所以的最优逼近在这种具体情况下就并不“优”了。如果利用折线逼近,则每计算一个函数值只要一个乘法。这样就可以降低对专用数字控制机的速度要求。但是为了节省内存储容量,也希望折线的分段数目少一些。这样也提出了最优折线逼近的问题:即给定n,给定[a,b]上的满足一定条件的连续函数f(x),相应的曲线为PQ。要求方程为y=f~*(x)的折线P_1P_2…P_n,使最大误差 Max(x∈[a,b])|f(x)-f~*(x)|=min。笔者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列出了具体的数字例子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  相似文献   

6.
在PC机上用EDA软件就可完成专用数字系统的设计和编程工作,进而制成专用数字集成电路。本文以一个数字电子系统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设计和实现这一数字系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内核的民用数字对讲机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用数字对讲机逐步替代传统的民用模拟对讲机已是大势所趋。为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提出了一项民用数字对讲机的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SoC技术,来设计民用数字对讲机的专用ASIC芯片。在分析民用数字对讲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对芯片设计的总体框架及某些关键模块如ARM微处理器和外围接口、语音编/解码模块、基带和射频模块、时钟信号设计等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于用二进制表示数字的情况,针对大型科学计算用的目标,推导出了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字长、速度与内存之间的匹配关系。这类研究的出发点是一个舍入误差积累的抽象概率模型,其中认为减法运算对有效数字的损失是不可忽略的,应加以考虑。在所得到的匹配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机器设计中字长与内存容量的选取,舍入模式的选择,对机器试算中的有效数字位的估计公式,机器并行部件效率的估计等等。  相似文献   

9.
自制加密机     
有没有想过亲手打造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呢?假如要制作的是一台用于信息加密的专用计算机,那么任务并不难完成。在卡尔·萨根的小说《接触》中,小女孩爱丽在读中学时就自己组装了一台用于信息加密的专用计算机。所谓的专用计算机,究其本质就是将输入端输入的符号序列,经某种固定的规律转换后,生成新的符号序列输出而已。一台加密机所要做的事情正是转换符号序列,只不过它将转换规则隐藏了起来。当前的困难是,随着计算机集成度  相似文献   

10.
前言数字电子计算机可以通过程序来命令它如何进行运算。而这种程序是用机器能接受的语言来编写的,用源程序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及规定。国产DJS-100系列数字电子计算机(DJS-120及DJS-130等)配的是BASIC语言。BASIC是Begi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  相似文献   

11.
手写数字识别是电子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一个分支,如何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识别手写在纸张上的阿拉伯数字是较困难的。因此,文章分析了数字识别系统。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提取数字特征,最后设计卷积神经网络,同时训练和测试所输入的样本。结果表明,全部检测样品的均值识别准确率为71%,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电子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概况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电子计算机研制、生产及应用获得了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生产已进入通用化、系列化、集成化阶段,不仅研制成功大、中型通用数字计算机,也开始发展小型多功能数字机。模拟计算机亦从中小型发展到大型数模混合式模拟机。全国已有一批工厂从事电子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袖珍式和台式计算机的批量生产。计算  相似文献   

13.
电子计算机是建筑在数字电路的基础上,把专用的逻辑元件装配在一起,就构成计算机系统。采用什么样的逻辑元件和如何装配逻辑元件,将决定电子计算机的性能。 随着微电子学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性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集成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越来越短,连线时延在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元件的连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单片计算机控制MT-9075和M-976,进行集群专用系统中有线网络数字中继接口的设计,为集群专用通信系统的数字化和功能的进一步扩展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和MPEG-4专用视频压缩芯片IME6400及大容量电子硬盘的数字录像机。讨论了系统总体设计,介绍了各功能模块及关键接口电路设计,介绍了linux下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周霁 《微处理机》2014,(1):12-14
传感器在各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测试传感器输出的频率值,在传感器与计算机之间需要一种可以将频率量转换为数字量的专用集成电路。介绍了输出为频率量的传感器测试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这种传感器而研制的专用集成电路,介绍了其电路功能,电路逻辑结构,电路核心器件逻辑设计及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杭州市无线电研究所联合设计的DJS-112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设计定型鉴定会,于78年11月20日至24日在杭州市召开。会议由四机部、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局、浙江省电子局、杭州市电子仪表局、主持领导。到会的有部属有关工厂、研究所及有关的学校、厂所和使用部门共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设计原理、方法及结论。重点介绍DDS技术在FPGA中的实现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DDS系统可以很容易地嵌入到其他系统中而不用外接专用DDS芯片,使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可编程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CMX618与CMX7041是CML半导体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字专网移动通信的专用芯片,本文介绍了基于CMX618[1]与CMX7041[2]的数字对讲机基带系统的设计,叙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并阐述了芯片使用中的问题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自从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一共创造了多少种高级语言,这个问题恐怕谁也说不清楚,据Sammet估计,从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UNIVAC公司的Short Code)出现开始,到1972年为止的20年间,已经产生了好几百种语言。单是在美国,1972年就有170多种语言在使用,其中约有一半是专用语言。Wulf的估计超过了Sammet,他认为到七十年代末期,仅美国使用的军用语言就不下两千种。可是在1974年,美国国防部刚刚开始酝酿设计一种全军统一使用的语言(ADA)时,他们估计美国的军用语言总数约为500种。问题就是这样,要末有些估计与事实出入太大,要末就是计算机语言的总数在按某种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