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炳铄  陈杰  陈成  韩建春 《酿酒》2009,36(1):33-36
介绍了我国葡萄的发展历程及葡萄酒渣中的活性物质一白藜芦醇的生物学功能。阐述了白藜芦醇的提取、纯化方法,同时展望了以葡萄酒渣为原料提取白藜芦醇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浆果中的白藜芦醇主要分布在果皮上;发酵温度及酵母菌、乳酸菌种类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果胶酶对其几乎没有影响;产地、年份等生态条件的差异导致了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差异;国产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葡萄(Vitis vinifera)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作物.葡萄果实可制成葡萄酒、葡萄汁和葡萄干等多种大众商品,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作物.葡萄富含矿物质、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其营养价值丰富.葡萄中含有的天然活性物质,如白藜芦醇、齐墩果酸、花色苷及原花青素等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价值.综述了葡萄及葡萄属植物中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及其生理活性、主要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是葡萄和葡萄酒中的一种重要功能性化合物,其含量多少不仅极大影响着果实和葡萄酒的品质,而且和植株本身在生长发育阶段适应性强弱有着密切相关性。本文对葡萄中白藜芦醇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包括白藜芦醇的结构与分布特征、白藜芦醇在人体内和葡萄体内的活性与功能研究、提取与检测方法、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其遗传规律、葡萄白藜芦醇的诱导表达调控等方面,并进一步对未来如何高效选育高白藜芦醇含量葡萄品种及结合生物技术手段就其工业化改良提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葡萄或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生理活性物质,其中主要为诸多酚类化合物。目前已明确葡萄或葡萄酒的生理活性效果大多与此类化合物相关。葡萄或葡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有类黄酮类、原花色素类(即浓缩单宁类)、白藜芦醇类以及酚酸类。其中,主要类黄酮有黄酮醇以及黄烷酮醇类、儿茶素类(异黄酮醇,黄烷-3-醇)以及花色苷类。本概述了葡萄以及葡萄酒中的诸多酚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含量,这对于葡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多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葡萄果渣(grape pomace,GP),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膳食纤维、有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已成为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提取植物活性物质的廉价来源。尤其是酚类化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葡萄渣中的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类黄酮、花青素和白藜芦醇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这些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因此,如何从葡萄渣中提取多酚化合物并将其开发成功能性食品配料,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学者的关注。在此本文对GP多酚的组成分布、生物活性、在食品中的稳定性及其应用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旨在为葡萄渣多酚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葡萄与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 言白藜芦醇(Resveratrol,简称Res),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1,2-二苯基乙烯(3,4′,5-Trihydroxysilbene)具有顺式与反式两种结构,是一种酚类化合物。经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特别对心血管疾病很有效,是目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它具有以下特点:(1)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2)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目前人们已在多种植物中发现有白藜芦醇,如花生、桑椹、虎仗、葡萄等,葡萄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白藜芦醇,尤其在红葡萄酒中含量较高,也就是造成法国人“PARADOX”的原因。由于白藜芦醇含量很少,不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原产中国的野生刺葡萄果实的果皮、果肉、种子及单品种葡萄酒中的花旗松素含量(以鲜质量计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刺葡萄果实果皮中花旗松素含量最高,其含量在刺葡萄黑、白果实中分别为(2.44±0.18)、(2.03±0.14) mg/kg,在种子中分别为(1.66±0.13)、(1.38±0.12) mg/kg,果肉中含量最低,分别为(0.36±0.02)、(0.25±0.02) mg/kg。刺葡萄黑、白果实中各个部位花旗松素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对照品种黑色果实果皮中的花旗松素含量显著高于白色果实,这说明花旗松素含量的高低与葡萄果皮颜色并无直接关系。在单品种酒中,白葡萄酒由于酿造工艺不同,果皮和种子中的花旗松素无法进入酒中,花旗松素含量仅为红葡萄酒的20%;葡萄酒中的花旗松素含量略低于果实是因为提取果实中花旗松素的溶剂是甲醇,而葡萄酒中只是水和乙醇的自然浸渍。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是葡萄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有诸多积极作用,主要在葡萄生长期间合成且含量较低。研究表明,通过紫外线照射、短期缺氧和水杨酸处理等方法,可以提高采后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提高葡萄加工品中白藜芦醇含量提供了新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在提高采后葡萄白藜芦醇含量方面的研究结果以及可用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
“法国悖论”的科学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葡萄或葡萄酒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葡萄以及葡萄酒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发现它们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体外);清除诸多自由基作用;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等。另外,还综述了葡萄以及葡萄酒生理活性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原花色素类以及白藜芦醇在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脏以及脑、调节血脂以及脂蛋白代谢、血管松弛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是葡萄中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脏病和防癌、防血管松弛和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谤变等作用。因受气候、产地、感染程度、产量、加工工艺等制约.现有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不高、不均衡。在半成品葡萄酒中加入高纯度的白藜芦醇.生产高含量白藜芦醇葡萄酒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白藜芦醇含量易控制、成本低廉、无任何污染和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等特点。(孙悟)  相似文献   

12.
“法国悖论”的科学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葡萄或葡萄酒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葡萄以及葡萄酒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 ,发现它们具有优越的抗氧化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体外 ) ;清除诸多自由基作用 ;抑制机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等。另外 ,还综述了葡萄以及葡萄酒生理活性物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指出原花色素类以及白藜芦醇在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脏以及脑、调节血脂以及脂蛋白代谢、血管松弛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潜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主要介绍了白藜芦醇的性质结构及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每种方法的样品处理及其优缺点等作了总结,为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品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品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朱林赵新节刘金友李修锐(山东省酿酒葡萄科研所,250100)(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266100)目前,在葡萄酒行业中谈论酿酒葡萄基地发展和探讨葡萄酒未来的前景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葡萄酒的市场决定着酿酒葡萄基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葡萄叶片中单宁,木质素,PPO活性与抗黑痘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野生种葡萄(华东葡萄、掌裂草葡萄,秋葡萄)、栽培葡萄(红富士)的健全和病叶为试材,调查了4个种或品种的病情指数,测定了单宁与木质的含量和PPO活性,结果表明,野生种葡萄经载培葡萄抗病;单宁和木素含量、PPO活性与葡萄的抗黑痘病能力呈正相关。这些酚类物质在葡萄抗病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葡萄抗病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酿酒葡萄气候区划中积温的指标与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酒葡萄气候区划中积温的指标与单位李巍(天津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300402)张福庆(天津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心,300192)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酿酒葡萄栽培科学研究与酿酒事业的发展,以及酿酒设备、工艺和酿酒品种的引进,葡萄酒生产企...  相似文献   

17.
葡萄品种、产区及酿造工艺对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葡萄品种、葡萄产区和不同酿造工艺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比赤霞珠葡萄酒高30.7%~34%,其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显著高于赤霞珠葡萄酒,达到60%~70%;西部宁夏产区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比东部天津蓟县产区的葡萄酒高10.9%;使用佳尼美德发酵罐比立式罐发酵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高4.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酿制干化葡萄酒时3种不同干化处理方法(日光下晒制、日光下隔离紫外线晒制、阴制)对葡萄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以及干化处理时天气的温度、紫外线强度及葡萄水分损失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以未处理的鲜葡萄做对照,3种干化方法都可以提高葡萄以及用它们酿制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相比未处理的鲜葡萄,3种干化方法使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了206.17%、187.65%、138.27%,所酿制的干化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了139.46%、116.22%、75.30%,干化过程中温度对白藜芦醇含量影响较大,日光下紫外线及葡萄水分含量对白藜芦醇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葡萄品种、葡萄产区和不同酿造工艺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比赤霞珠葡萄酒高30.7%~34%,其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显著高于赤霞珠葡萄酒,达到60%~70%;西部宁夏产区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比东部天津蓟县产区的葡萄酒高10.9%;使用佳尼美德发酵罐比立式罐发酵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高4.9%。  相似文献   

20.
杨晶  朱圣陶  周莉  朱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355-358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糖度、酸度、酒精度、干浸出物以及矿物质的含量,并尝试推荐了营养质量指标及其含量。结果及结论:总酚、钾、白藜芦醇可作为干红葡萄酒的营养质量指标,首选总酚(1300mg/L)和钾(900mg/L),二者可以反映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葡萄的用量和品质,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正相关(r=0.484,p<0.01),设立这两个指标可以明显增加掺假的难度,次选白藜芦醇(2mg/L),白藜芦醇虽然含量较低,但可能是总酚中的重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