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对丢糟中木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质量进行了研究。在白酒丢糟中通过清洗、烘干、粉粹、高温高压处理、碱处理、中和沉淀、纯化等过程,提取其中的木聚糖,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并改良检测方法,使检测结果更精确。结果表明,制备的木聚糖细腻光洁、稳定性好、纯度达到95%。提取木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提温度90 ℃,碱提质量分数15%,碱提固液比1∶20(g∶mL),碱提时间300 min,醇沉pH值为5,醇沉体积3倍,醇沉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木聚糖得率为29.9%。该提取工艺合理,对于丢糟高效高值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提高丢糟中淀粉的利用率,采用酸性蛋白酶处理浓香型白酒丢糟,使与淀粉紧密结合的蛋白质得以分解,丢糟中的部分淀粉被释放后与淀粉酶直接接触被酶解,转化为可被微生物生长利用的多糖类物质。以淀粉和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酶添加量对蛋白和淀粉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淀粉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淀粉提取率结果影响顺序为: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最佳淀粉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75 ℃,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pH为4.0,酶添加量0.02 mL/g。在此最佳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24.26%,蛋白提取率为12.21%。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本研究以云南小粒咖啡为研究对象,优化咖啡类黑精提取工艺,利用100、50、30 kDa的滤膜分级,基于分子形貌、光谱学特性表征不同分子量段的咖啡类黑精结构。结果表明:咖啡类黑精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6(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咖啡类黑精在溶液中呈现紧密球形结构,分子量大小主要为4.56×104和2.94×104 Da,占比分别为72.5%和27.5%。X-射线衍射表明咖啡类黑精内部结晶性很弱,属无定形结构。微观形貌特征分析表明未经分级处理的咖啡类黑精呈表面粗糙且存在孔隙的不规则团聚球形,分级处理后聚合结构消失,呈不规则片状和长条状。黑褐色程度及基础成分含量随分子量的减小而降低。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不同分子量组分在285和320 nm处呈现出弱吸收峰。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可能存在羧基、羟基、氨基及甲基等基团。三维荧光谱图中荧光峰位在λex=400 nm,λem=480~490 nm,表明咖啡类黑精有芳香环、杂环,存在刚性结构。通过对咖啡类黑精进行优化提取、分级及结构表征,为进一步研究云南小粒咖啡...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酿酒蒸馏冷却水对浓香型白酒丢糟进行洗糟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时间对洗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丢糟洗糟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洗糟时间>丢糟:冷却水>冷却水温度,洗糟最佳条件为丢糟∶冷却水1∶2(g∶g)、冷却水温度70 ℃、洗糟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洗糟水微量成分丰富,包括酯类9种、酸类6种、醇类4种和醛类3种,其中,总酸达到75.3 mg/100 mL、总酯达到19.6 mg/100 mL。 相似文献
11.
12.
以传统封窖工艺为对照组,竹席隔离封窖工艺为实验组,通过感官品评、气相色谱分析等方法,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生产的窖面基酒产量及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实验组窖面三、四轮次基酒比对照组产量分别提升66.38 kg/窖、19.39 kg/窖,合格率分别提升43.41%、14.2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窖面三轮次基酒总酯提升22.76%,丁酸乙酯提升16.56%,四轮次基酒总酯提升11.57%,乳酸乙酯提升22.5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三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44.20%,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2.42%、105.37%、48.72%;四轮次醇甜基酒总酯提升16.84%,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分别提升17.45%、23.92%。对基酒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可以明确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三、四轮次窖面基酒及醇甜基酒。 相似文献
13.
14.
以酱香型酒糟为研究对象,利用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分别对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处理,测定酒糟中的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原酒糟相比,白耙齿菌组共检测出细菌、酵母和霉菌三种微生物,其数量分别为2.10×106 CFU/g、7.90×105 CFU/g、3.00×103 CFU/g,毕赤酵母组未检出霉菌,细菌和酵母的数量分别为1.68×107 CFU/g和6.00×106 CFU/g;两组发酵组中各项基础理化指标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白耙齿菌对酒糟品质的改善效果优于毕赤酵母;原酒糟、毕赤酵母组和白耙齿菌组中分别检出54种、44种和37种挥发性成分,且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原酒糟和毕赤酵母组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酯类(57.85%,47.25%)和醇类(27.67%,30.92%),而白耙齿菌组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类物质(48.76%)。 相似文献
15.
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对糟醅样本中的8种酶酶活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单宁酶和酯化酶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品质,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影响原料利用率和白酒产酒率,而白酒的理化成分的整体反映了不同香型酒风味差异。结果显示,总酸在各轮次酒中呈现上下浮动,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酒精度、总酯和固形物含量随轮次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可能与各种中间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下产生及消耗有关。其中,第三、第四、第五轮次酒的酒质最优。研究酱香型白酒酶系对酒质的影响,为优化制曲工艺和制备强化大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为建立堆积发酵评价效果的客观判断标准,了解堆积对基酒风味物质成分的贡献,对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过程中不同空间位置(分别标记为W1~W9)酒醅各项理化指标及风味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并对风味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酸度、乙醇、淀粉、水分、还原糖含量的最佳建议取样位点分别为W3、W9、W7、W7、W9,乙醇可以作为堆积发酵终点判断的有效检测指标之一。风味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各种风味物质成分均在位点W2(酒堆顶部到酒堆中部之间等距离位置)处出现峰值,该位点可以作为评价风味物质生成的最佳取样位点。异丁酸、己酸、棕榈酸乙酯、乳酸乙酯等13种物质成分可以拟定为堆积发酵终点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酱香轮次基酒和酱香成品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其58组风味物质计算出气味活力值,并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多层感知器对仁怀大曲酱香一至七轮次基酒的轮次预测正确百分比达80.2%,酱香成品酒的酱香工艺预测正确百分比达94.5%以上。通过多层感知器自变量重要性与因子分析成分矩阵共同分析发现,酱香基酒轮次的预测与异戊醛、乙酸、苯乙酸乙酯、糠醛、乙酸乙酯、2,3,5-三甲基吡嗪等化合物存在较大的相关性;酱香成品酒工艺的预测与辛酸乙酯、正己醇、癸酸乙酯、2,3,5-三甲基吡嗪、辛酸、丁酸等化合物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