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NJHL污垢热阻在线测试仪的研制原理及软件设计,并通过对现场安装、实际运行情况介绍和对污垢热阻值测定了产生误差的因素所作的实测比较,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功能特点。上于它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和携带方便,并具有拓宽使用的潜能,故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换热器设计中污垢热阻对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定污垢系数的方法论证了污垢系数对换热器设计的影响。要求用户在提出污垢系数时应当合理。合理的污垢系数对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有重大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污垢热阻在线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污垢热阻在线测试仪的设计思想和测试原理。  相似文献   

4.
陈吉成 《南炼科技》1997,4(3):23-24
文章分析了重催E206/A,B,产生结垢的原因,提出清除油垢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污垢工况下换热器设计的特殊性.在对传统的污垢热阻设计法、新近发展起来的洁净系数设计法和面积增加百分比设计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具体实例分析对比了分别用这三种设计方法对同一工况进行设计计算得到的不同结果。具体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污垢工况下的换热器设计,采用洁净系数法和面积增加百分比法进行设计计算。比采用传统的污垢热阻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传统的污垢热阻法太保守,对节约工程投资不利。  相似文献   

6.
以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高稀土含量超稳改性分子筛为活性组元开发了新型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HSC-1,并利用XRF、BET、孔体积、磨损指数、粒度测定等对其化学组成及物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轻油微反及ACE对催化裂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HSC-1具有物化性能好、重油裂化能力及抗金属污染能力强、产物分布好、焦炭选择性及汽油选择性好,以及优异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重油馏分加氢脱硫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思娜  安雷  赵阳  吴非 《石油钻探技术》2015,43(5):106-111
重油、油砂原位燃烧技术具有成本低、热能利用率高和采收率高等优点,是目前重油和油砂开发的研究热点。在技术调研的基础上,对常规原位燃烧技术的燃烧机理、燃烧类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水驱正向燃烧法、水平井火烧油层法、顶部燃烧重力驱油法、燃烧辅助重力驱油法和氧添加蒸汽辅助重力驱油法等最新原位燃烧技术的驱油原理、井网几何结构、适用性、优缺点和工程难点。研究认为,目前原位燃烧技术的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井网几何结构创新和与其他工程及增产措施融合,一方面避开了传统原位燃烧技术的难点,有利于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场应用;另一方面可以融合注蒸汽法和原位燃烧法的技术特点,改善驱油效果,提高重油、油砂油藏采收率,早日实现效益产出。原位燃烧技术的创新发展对我国正在起步的重油、油砂资源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我国原位燃烧后续技术储备及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光菅和波纹管进行的传热性能和阻垢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波纹管比光管具有更好的阻垢和强化传热性能,其总传热系数为光管的2~2.5倍,污垢热阻为光管的1/5~1/4.波纹管的结构尺寸对其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分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建立的等效分子系统基础上,采用无向图进一步使分子结构明晰。结合模型化合物瓜规律和引入碳中心方法,应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国产重油催化裂化分子溘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能较好地吻合。模型中将热裂解和催化反应分开考虑,将催化剂划分系模型的科学性,但模型对催化剂的表征和缩合生焦方面欠完善,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热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井口装置腐蚀刺漏、井下工具腐蚀破坏等问题,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油田实际生产环境进行腐蚀试验。分析30CrMo和1Cr13的腐蚀速率,确定其腐蚀类型,为井口装置和井下工具寿命预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生产阶段,30CrMo为中度腐蚀,1Cr13为轻微腐蚀; 注热阶段,30CrMo为极严重腐蚀,随腐蚀时间延长,平均腐蚀速率减小; 注热7 d时,1Cr13为极严重腐蚀,且有局部点蚀; 注热21 d时,1Cr13为严重腐蚀; 注热阶段腐蚀产物为Fe3O4。  相似文献   

12.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water-soluble synthetic organic polymers are currently being used in the field with the hope of enhancing the recovery of oil by water flooding. Nano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 and new possibilities are discovered constantly. Recently, a renewed interest aris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for the upstream petroleum industry. The author focuses on roles of clay nanoparticles on polymer viscosity. Polymer-flooding schemes for recovering residual oil have been in general less than satisfactory due to los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by adsorption on reservoir rocks, precipitation, and resultant changes i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hanges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mix of the polymers,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rock, composition of the oil and reservoir fluids, nature of the added polymers, and solution conditions such as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s focus is on viscosity,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solutions polyacrylamide polymer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nanoparticles. Results show that ultimate oil recovery by nanoclay polymer flooding enhances by a factor of 5.8% in comparison to polymer flooding hig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期以来克拉玛依油田稠油热采过程中蒸汽方向难以监测的问题,2001年引进了电法监测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四口不同地生产状况的井上进行了电法监测应用,解释识别了不同井注入蒸汽的运动方向,与生产实际相符,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了解注入蒸汽的运动方向以及分布十分有利,因而为稠油油藏的总分析和制定开发对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稠油热采工程中,由于常规注汽锅炉产生的蒸汽干度低,注到井底的蒸汽干度通常不到50%,影响了开采效果,为此需要采用新的高干度过热注汽锅炉。文章结合新疆油田稠油热采注汽开发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新研制的高干度过热注汽锅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现场运行情况及相关技术数据的测试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一种稠油热/化学驱用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一种热采用表面活性剂LC进行了性能评价,LC与孤岛三区原油动态界面张力在10^-1mN/m数量级,与NaOH复配时则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70℃下,LC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量为3.6185mg/g。LC在150℃下具有很好的耐温性能,200℃下半衰期也在15天以上。LC溶液与原油质量比3:7和2:8混合,降粘率都在85%以上。150℃下动态驱替试验表明,采收率随着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活性剂浓度不宜太高;LC与0.5%的NaOH复配能显著提高采收率,当LC商品浓度为0.5%时,热水/碱/表面活性剂驱采收率比热水/碱驱提高10.85%,说明碱与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试验表明LC可以作为稠油热采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分析及防垢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严重这一问题 ,分析了三元复合驱油井结垢机理 ,研制了FHE复合防垢剂。通过室内静态挂片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检验了FHE复合防垢剂在不同含量下的防垢率。试验结果表明 :FHE复合防垢剂的最佳用量为 4.0~ 5 .0mg/L ,其防垢率达 92 .64 % ,完全满足油田生产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稠油热采井下动态监测技术能够提供热采井的温度、压力、干度、吸汽剖面、产出剖面等动态参数,分析各油层的吸汽状况。判断注汽效果,为稠油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对热采井动态参数测量技术及方法和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提出了稠油热采动态监测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纳米乳化降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常规稠油降粘剂和加入纳米助剂后的乳化降粘剂进行了对比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纳米助剂后在表面张力、降粘效果、耐温、耐盐和脱水等方面略有改善,在驱替效果方面明显改善。现场应用纳米降粘剂后,油井平均日产油量、产油量、和油汽比等吞吐指标均有所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明显改善,单井措施增油120t,为稠油热采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将甲醇引入稠油热裂解降黏过程,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井下开采稠油的温度和压力,考察了甲醇添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稠油降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添加量(基于100g稠油)4mL、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稠油降黏率达到36.49%,而在相同反应温度和时间下,不加甲醇时的稠油降黏率仅为15.67%,表明甲醇对稠油热裂解降黏过程有促进作用。对反应后得到的甲醇相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甲醇相中存在硫化物,几乎不含烃类物质,甲醇溶解了稠油热裂解生成的硫化物,促进了稠油热裂解反应的进行,从而降低了稠油的黏度。  相似文献   

20.
稠油热采高温防窜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合成的2种类型表面活性剂NFV和FPJ的发泡性、耐温性和高温封堵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FPJ的阻力因子达到17.5,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温防窜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