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了满足餐饮市场需求,开发一款鲜辣烧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定方法,确定鲜辣烧汁最佳配方:烧汁200 g,叉烧酱200 g,蜂蜜160 g,美极鲜味汁160 g,辣椒酱160 g。按此配方制作的鲜辣烧汁色泽光亮,呈棕红色,口味咸鲜微辣,略带叉烧香味,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3.
在经典川菜代表味型之一的椒麻味调制基础上,加入营养价值较高的紫苏籽,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等方法研制出一款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低盐紫苏椒麻风味酱.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各因素影响因子顺序为大红袍花椒>小葱>紫苏籽>食盐,即大红袍花椒用量22%、小葱用量16%、紫苏籽用量18%、食盐用量6%,在此条...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低糖食品的市场前景良好,新型的低糖果酱备受大众青睐,其中花果复合型果酱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选取柚子和干桂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传统柚子果酱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添加赤藓糖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柠檬酸的低糖柚子桂花酱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为柚子皮和果肉配比1∶9、桂花汁5%、赤藓糖醇30%、黄原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0.1%、柠檬酸0.6%。此时制得的柚子桂花酱酱体呈现淡黄色,色泽均匀,有光泽,柚子和桂花风味融合,有柚子和桂花特有的香气,酸甜适中,口感细腻适宜。该研究丰富了柚子桂花果酱的风味和营养,为果酱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芹菜叶的利用率,开发一种新的蔬菜酱制品。以新鲜芹菜叶、青红椒等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大蒜、薄荷等进行芹椒酱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芹椒酱的白砂糖添加量、盐添加量、鸡精添加量和植物油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矿泉水25%、芹菜叶30%、青椒20%、红椒10%、大蒜12.5%和薄荷叶2.5%的基础配方上,当白砂糖添加量5.5%、盐添加量3.5%、鸡精添加量1.5%、植物油添加量35%时,芹椒酱的感官评分最高,达到95.21分。此时芹椒酱的蛋白质、氨基酸态氮、维生素含量分别为8.64 g/100 g、4.96 g/100 g、67.24 mg/100 g,微生物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该研究为酱制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10.
辣油椒酱罐头的腌制与加工夏桂珍(湖南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长沙410007)辣油椒酱罐头的主要原料是用新鲜长形红椒或紫红色辣椒经剁碎腌制发酵后再精制加工而成的。辣椒(Capsicum)是人们普遍喜欢食用的一种茄科(solanaleae)植物(apsicum... 相似文献
11.
12.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泥面条工艺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马铃薯主食化进程,降低马铃薯全粉面条的成本,有效利用马铃薯中的营养成分,以马铃薯泥为原料,对马铃薯泥面条的工艺配方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泥面条工艺配方,研究面条中马铃薯泥添加量、盐添加量、水添加量对感官得分和断条率的影响,得出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马铃薯泥、盐和水的添加量分别为40.65%、0.40%、17.13%时,感官得分最高为98.13,面条的断条率最低为6.15%。该研究为马铃薯泥面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川味卤水和川味卤品是川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泡椒卤水是在传统卤水的基础上结合火锅的炒料方式加以改良而形成一种新的卤水配方。首先阐述了川式卤水的演变历史,重点在确定泡菜卤水中香料的配方以及各种香料对卤水品质的影响和卤制品加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葛根是药食同源植物,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为了促进葛根的深加工,提高山西老陈醋的保健功能,以葛根、高粱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造山西老陈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葛根与高粱比例、葛根粉碎粒度、复合原料蒸煮时间、酒精发酵时间、熏醅时间等因素对山西老陈醋中葛根素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葛根占高粱重量比为30%,葛根粉碎粒度为10目,复合原料蒸煮时间为50 min,酒精发酵时间为15d,熏醅时间为3d,所制得的山西老陈醋葛根素含量达75.5mg/dL。该工艺酿造的山西老陈醋不仅保留了其风味特征,还增加了功能成分葛根素的含量,显著提高了山西老陈醋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