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lanning》2015,(7)
本文以龙粳31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处理的前期植株长势、分蘖等生理指标和后期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侧深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种肥料侧重点不同,普通侧深专用肥致力于提高穗粒数,而云天化侧深专用肥则侧重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3)
通过水稻侧深施肥试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侧深肥可以增加水稻分蘖和穗粒数,从而使水稻增产,但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侧身施肥可促使水稻早返青早分蘖,返青期较常规施肥提前1天;收获时侧身施肥的平均茎数较常规施肥多出0.7-2.1个茎数;侧深施肥的各处理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增产率为:2.55%-5.79%,三种侧身施肥专用肥中北大荒专用肥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正>本试验通过侧深施肥不同基肥施用量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求侧深施肥情况下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施用常规肥料的情况下,侧深施肥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用量的85%~100%,而在施用奥宝复合肥的情况下,侧深施肥肥料施用量为常规施用量的90%~100%。侧深施肥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还能起到有效增加碱解氮含量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2年在建三江创业农场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正>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水稻插秧机配带深施肥器,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施肥量可减少20%左右;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也可减轻对河川、湖沼水质的污染。该技术是在全层施用基肥、表面追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94年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引入水稻侧身施肥机并试验成功,开始在三江大面积示范应用。1994年全省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能实现肥料的精准减量施用,适宜于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技术应用,能达到节本省工、增产增效的目的。本文综述了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以期为该项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正>试验目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基肥施于秧苗侧3厘米、深5厘米土壤中的一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施肥体系,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明确侧深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寻求新途径。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肥料:1、常规肥料:尿素:N 46%,磷酸二铵:N 18%、P2O5 46%,硫酸钾:K2O 50%。2、奥宝复合肥:含N 13%、含P2O5 17%、含K2O 15%。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正>为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做好农业"三减"工作,齐齐哈尔市对侧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方法进行对比示范,配以水稻专用肥料,采用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参与农业生产,充分验证了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在齐齐哈尔市大面积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概述与现状分析1.1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肥或基蘖肥或基蘖穗肥同步施在稻株根侧3cm、深度5cm处,肥料呈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3)
<正>一、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背景侧深施肥指将肥料施在水稻根系侧面3cm,距泥面5cm的区域,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受限于田间操作的难度,一直没有被大面积的应用,随着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出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的作业,目前日本水稻生产已经大面积应用该项技术。二、试验目的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明确侧深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节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
<正>一、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背景侧深施肥指将肥料施在水稻根系侧面3cm,距泥面5cm的区域,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受限于田间操作的难度,一直没有被大面积的应用,随着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出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的作业,目前日本水稻生产已经大面积应用该项技术。二、试验目的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明确侧深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