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手性柱色谱法测定酸奶及乳酸饮料中的L-乳酸及D-乳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分市售酸奶和乳酸饮料中L-乳酸和D-乳酸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酸奶中L-乳酸质量浓度为25~100.00 g/L之间.D-乳酸质量浓度为0.00~2.00 g/L之间,绝大多数的酸奶中L一乳酸的质量分数超过98.00%,D-乳酸质量浓度较低;乳酸饮料中L-乳酸质量浓度在10.00~30.00g/L之间,D-乳酸质量浓度为1.00-3.00 g/L之间.  相似文献   

2.
《饮料工业》2008,11(3):9-9
乳酸奶是酸奶,是用纯鲜牛奶发酵而成的,属于纯奶:乳酸饮料虽含有奶但含量不多,大部分都是糖、香料和水。 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之大,根本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讲,每100ml纯牛奶中含蛋白质不低于2.5g,可每100ml乳酸饮料或乳酸菌饮料含有的蛋白质还不到0.7g,仅是纯奶中的1/3。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乳品饮料的市场趋势及其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祥 《食品工程》2008,(3):26-27,55
概述了功能性乳品饮料的市场发展趋势,强调了三个主要的趋势:营养健康、感官和便携性。并介绍了几种有市场潜力的酸奶饮料,像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果肉酸奶、蔬菜酸奶、活性乳酸饮料、高纤维酸奶、营养强化型酸奶和益生菌发酵乳等。  相似文献   

4.
乳酸饮料有发酵型乳酸菌饮料和配制型乳酸饮料两大类.前者是由新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4个不同地区引进酸奶发酵剂及昆明市场现有的5种乳酸饮料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菌株基本与行业生产标准要求选用菌株相一致,从每份酸奶样品中均分离到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从2份乳酸饮料样品中分别分离到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6.
《饮料工业》2006,9(8):48
当今国内乳品饮料市场,形形色色的乳酸饮料、酸乳饮料、酸酸乳以及果乳饮品,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难辨真假。有专家明确指出,乳酸菌奶饮料和普通的乳酸饮料、酸酸乳饮料有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7.
普通大米经过液化和糖化后,采用不同的乳酸菌进行发酵,制备大米乳酸饮料。结果表明,采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种混合发酵荆制得的饮料,品质略优。建议以大米为原料的乳酸健康饮料的最适pH值在3.7左右。脱脂乳的添加可以促进乳酸发酵,但最终产品从感官评价结果看不易被接受。最后产品稀释率的质量比为1:3(米饮料:水)。  相似文献   

8.
木瓜发酵乳酸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乳粉和木瓜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进行发酵制备木瓜发酵乳酸饮料,通过实验,确定制备木瓜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木瓜汁添加量40%、奶粉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7%。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4h。该饮料兼有木瓜和发酵乳特有的风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是一种健康、营养的新型发酵酸乳。  相似文献   

9.
乳性饮料是以牛乳或乳制品(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加工所得的液状或糊状制品的总称。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乳饮料、发酵乳、乳酸菌饮料和果汁乳酸饮料。同时乳性饮料也是近年来国内新兴的一种保健饮料,倍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全国各地投资办厂的此起彼伏,有从国  相似文献   

10.
几种大米饮料及其制法赵荒(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大米乳酸饮料1.1大米乳酸饮料,有乳酪风味,略酸,乳酸酸度为0.3%~1.3%,含乳酸菌106~108个/ml。乳酸饮料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微量乙醇、酯及淀粉经淀粉酶或曲糖化产生的糖分,甜味独特,风味浑...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大米为原料,经过液化和糖化后,采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方法,获得较为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制成一种具有明显的乳酸风味、色泽为乳白色、营养丰富的大米乳酸饮料。  相似文献   

12.
选择益力多乳酸饮料作为样品,从中筛选出能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菌,初步鉴定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γ-氨基丁酸产量为2.11 g/L.对该出发菌株进行微波诱变(700W,脉冲频率2450MHz)处理,得到1株突变菌株,γ-氨基丁酸产量达5.78g/L,经过多次传代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火棘和乳粉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火棘乳酸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火棘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火棘汁用量35%、奶粉用量16%、白砂糖用量10%;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24h.该饮料不仅酸甜适中、爽口滑润,而且有火棘果和发酵乳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法对乳及乳制品中乳源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原料乳、市售鲜奶、不同厂家的巴氏灭菌乳、不同厂家和产地超高温灭菌乳(UHT)、调味乳、乳酸饮料、复原乳、酸奶、奶粉中蛋白成分进行检测。选择聚乙烯醇涂层毛细管,采用柠檬酸缓冲体系,在紫外检测214nm、分离电压20kV条件下对乳及乳制品中的α一乳白蛋白(α-La)、β一乳球蛋白(β-Lg)、α-酪蛋白(α-CN)、β-酪蛋白(β-CN)和k-酪蛋白(k-CN)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五种蛋白的含量在原料乳(巴氏灭菌乳、市售鲜奶)、UHT乳、酸奶、调味乳、乳酸饮料、复原乳中依次降低,而UHT乳含量随保质期的增加而减少,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因其适应人群而有差异。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其存在形式、产地及加工工艺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牌酸乳中德氏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品牌的10 种酸乳中分离得到10 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经生理生化实验及特异性PCR 鉴定,L.d3、L.d4、L.d5、L.d6、L.d8、L.d10 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d1、L.d2、L.d7、L.d9 为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利用24 个随机引物对上述10 株德氏乳杆菌进行随机扩增DNA 多态性分析,并使用NTSYSpc-2.10e 软件对扩增图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出10 个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10 个菌株相互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167~0.8833 之间,不同菌株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乳性饮料中悬浮粒子的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性饮料是以牛乳或乳制品(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加工所得的液状或糊状制品的总称。大体上可以区分为乳饮料、发酵乳、乳酸菌饮料和果汁乳酸饮料。但有些产品的货架期极短,仅十几天就发生了分层和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海鲜菇、绵白糖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质量比1∶1)对其进行发酵,研制海鲜菇乳酸饮料。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饮料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液料比10∶1(mL/g)、接种量6%、发酵时间13.86 h、发酵温度42.5℃时,海鲜菇乳酸饮料感官评分最高,为94.25分,在此条件下,海鲜菇乳酸饮料酸度适宜,口感较好。影响海鲜菇乳酸饮料感官评分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发酵温度接种量液料比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18.
普通大米经过液化和糖化后,采用不同的乳酸菌进行发酵,制备大米乳酸饮料。结果表明,采用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三种混合发酵剂制得的饮料,品质略优。建议以大米为原料的乳酸健康饮料的最适pH值在3·7左右。脱脂乳的添加可以促进乳酸发酵,但最终产品从感官评价结果看不易被接受。最后产品稀释率的质量比为1∶3(米饮料∶水)。  相似文献   

19.
在啤酒废酵母自溶物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经乳酸菌作用制成一种新型饮料,探讨了菌种选择、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酵母自溶物加0.5%葡萄糖,植物乳杆菌和片球菌按比1:1接种,30℃发酵10h,可制得一种鲜香酸甜的乳酸饮料。  相似文献   

20.
关于乳酸饮料消费的市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消费市场调查,发现青少年是乳酸饮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者对乳酸饮料的购买品牌相对比较集中,更喜欢的口味是原味,对消费者购买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也不可忽视,而明星代言、价格等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