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西方城市研究的“城市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  李志刚 《城市规划》2016,(12):98-105
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型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问题普遍予以热切关注。无独有偶,当代西方城市研究正在出现"城市化"转向,对于全球尺度的"城市社会"的到来予以热切关注,对建立在工业时代经验基础上的城市理论展开反思,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研究转向:尺度转向、比较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出现了全域城市化、比较城市化、地方城市化、世界的城市等新概念或新理论。本文对这一新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城市研究进行分析,以此推动本土研究发展,拓展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下个世纪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具有特殊国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3%,未来城市化的任务将十分繁重。如何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验,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这将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1、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 1.1.让大城市释放发展的张力。大城市往往是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其发展状况对周边地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大城市中国有的一些矛盾,如人口压力、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以及无限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与规划应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中国正在经历的城市化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度浓缩地完成历史上欠账的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等进程.与此同时还要受到日益趋l紧的内外环境的严重制约.中国城市化总体上是在完全不同于西方城市化历程所处的时空背景下沿不同发展路径进行的.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历史与空间压缩特征.高度的时空压缩造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促使包括城市规划在内的城市发展模式必须进行根本转型.现尝试从城市规划角色定位、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城乡空间组织、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在压缩城市化的环境下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进行积极的应对,指出应建构符合中国城市化范式、解决中国问题的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州建设》2013,(8):57-58
除了以人为本,中国的城市化还必须考虑的第二个要素就是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从来就是城市化的一个主要动力来源。在西方,城市往往发生在一个地区间或者不同国家间、文明间的商贸要地。今天,城市化和城市升级更是离不开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了。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与城市的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关系 1.何为中国城市化正确的道路呢?中国正确的城市化道路应该是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要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农村也能达到城市的水平。因此不能单纯把城市化与增加城市的个数和扩大城市的规模划等号。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怎么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揭示在城市概念和城市化发展时段等方面,我国的传统和现实情况与西方国家和现有的相关理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研究中,应当更多地关注我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具体特征,避免从不切合中国实际的先验假定出发来制定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笔者试图初步解释190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中权力资本与空间之间的复杂关联,特别是近3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首先提出作为背景的中国城市化历史脉络:进而讨论由吉尔伯特·罗兹曼、威廉·施坚雅、罗兹·墨菲分别提出的研究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范式,作为与权力、空间和资本相关的三种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向度;介绍大卫哈维的"资本城市化"理论,作为理论工具分析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应对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重要的政策调节展开论述.并讨论作为影响未来中国城市化关键要素的权力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有关中国城市化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已得到广泛共识,目前多数文章观点认为我国城市化滞后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如户籍制度、人口布局等)所致。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有其经济根源———工业化弱质,因此,提高工业化质量是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促使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平宇 《城市规划》2004,28(4):25-30
阐述了西方城市开发概念的变革和城市再生的理论问题;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型城市化趋势,从6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城市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西方的社会科学家们已经蜂拥而至,研究这一现象。从北京的摇滚音乐场景,到珠江三角洲伸入城市地区的乡村(城中村)、半城市化地区正在出现的中产阶级门禁房产(gated housingestate)、深圳靠近香港地区的爆炸性增长、城市之间的大量交通投资、北京和上海外围地区的民族聚居区、沿海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状况、新的性别和家庭关系等主题,都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