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建材》1999,(6):80-81
我省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现状在国务院[85]27号文件出台后,我省的发展散装水泥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全省通过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政策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散装水泥的发展政策,限制袋装、鼓励散装,不断推动我省散装水泥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1?..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快我省散装水泥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为中心的转变,加快培育和发展广阔的散装水泥市场,强化市场观念,开拓创新,并紧紧抓住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大好机遇,全面推进我省散装水泥事业的快速发展。1 当前散装水泥发展的政策环境 国家在“九五”期间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将发展散装水泥列入国家的近中期宏观调控目标。”限制袋装、鼓励散装”已  相似文献   

3.
一、把握形势,调整推广散装水泥工作思路.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制定了"限制袋装、发展散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并把"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乡建设水泥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特别是宛坪高速、岭南高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上马投建,县内水泥使用量每年达到70万吨,其中农村水泥使用量达到30-40万吨.县委县政府把水泥建材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致力于打造中原水泥建材基地,目前,年生产水泥能力达到150万吨,为发展散装水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南建材》2006,(3):16-16
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是国家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加快发展散装水泥起到了重要引导和支持作用。2002年,财政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2]2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作了规定。为进一步推动散装水泥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2006年1月印发了《关于处理18项到期政府性基金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综函[2006]1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政策执行期限延续至2006年底。  相似文献   

5.
预拌砂浆是散装水泥使用的重要环节,预拌砂浆的应用,必然带动散装水泥的推广使用.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要求.作为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我们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政策精神,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推广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应用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快预拌混凝土和预拌沙浆的发展,推动我省散装水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散装水泥事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推动散装水泥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对加快散装水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省的散装水泥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7.
一、切实加强对散装水泥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理顺散装水泥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其行政管理职能.把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一定的力量开拓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工作.作为散装水泥工作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级散装水泥办公室,要按照职责对本地区散装水泥发展负起行政管理责任,尽快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散装水泥关键在于开拓市场,农村是散装水泥的一个大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越来越大,房屋档次越来越高,采用预制件越来越多。再加上水利、道路工程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水泥需求量越来越多。大力开拓农村散装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材》1999,(11):83-84
湖南省散装水泥发展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1985年以前,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政策扶持,散装水泥发展缓慢。1985年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发展散装水泥工作的重视,国发(85)27号和湘政发(85)34号文的下发以及国家、省、地(市)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相继成立,都大大促进了散装水泥的发展。1998年完成散装水泥供应340.10万吨,是1985年的8倍,超过1985年以前20余年散装量的总和,同时,散装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地位也得到提升。1993年散装量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以来,连续多年保持了这一…  相似文献   

10.
黄先植 《安徽建筑》2001,8(4):117-118
发展散装水泥是一项节约资源、推进技术进步、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技术措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促进水泥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散装水泥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取代水泥纸袋而从事水泥生产、流通、应用,因此,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散装水泥装备技术含量是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散装水泥的技术装备现状分析,探讨我国散装水泥技术装备发展趋势,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19日,省长薄熙来签署辽宁省人民政府第158号令,对1999年发布的《辽宁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正。158号令的发布使散装水泥赢得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为形成政策引导、行政调控、市场培育等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合力,营造有利于水泥散装化进程的外部环境,创造了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把散装水泥工作向农村全面推进 南阳共有25家水泥生产企业,分散在十三个县(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农村水泥消费占水泥总产量50%以上,开发农村散装水泥市场,县级散装办是这项工作的主力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畏艰辛,不懈努力,才能把事业不断向前推动.四月份,省散装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城城区和农村使用散装水泥工作的意见>,我们及时转发到各县级散装办,并明确要求其健全机构,完善队伍,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把做好建筑市场用散的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发展县城城区和农村散装水泥网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各县纷纷响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了发展农村市场的具体工作方案,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农村散装水泥工作逐渐步出低谷,呈现出新的生和篷勃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了上海市近年来的水泥用量和水泥产量,以及上海市水泥生产散装率和水泥使用散装率变化情况。结合上海市今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对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就今后上海市散装水泥发展方向和所需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福建建材》2003,(4):49-49
随着“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政策的提出,预拌混凝土企业队伍的壮大,散装水泥应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那么,如何更好地选择适应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散装水泥呢?  相似文献   

15.
今年,漳州市的散装水泥事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至10月底全市散装水泥量突破11万吨,完成省下达计划的248.58%,占奋斗目标的186.44%,超过了前八年散装水泥量的总和,对比去年,提前两个多月翻了一番,实现了连续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预计全年将超过13.5万吨,百分之三百完成年度任务。 过去,漳州的散装水泥工作难做,散量长期低位徘徊,在省里摆不上位置,眼看着别人在台上领奖,我们  相似文献   

16.
《建材发展导向》2014,(4):14-18
阐述了《云南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制定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了云南推广散装水泥发展的扶持政策,论述了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散装水泥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散装水泥行政执法水平,促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科学发展,根据《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结合工作实际,浙江  相似文献   

18.
吴毅 《河南建材》2006,(4):13-14
发展散装水泥作为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措施,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散装水泥行业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开拓农村市场,实现"发散"战略性转变,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散装水泥,才能使散装水泥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福建建材》1998,(1):35-38
1 1997年工作回顾 1997年我省散装水泥工作在上级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经过全省散装水泥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努力,散装水泥量和率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97年全省散装水泥完成127.65万吨,比1996年增加31.39万吨,增长32.6%;占国家下达计划60万吨的212.75%,占116万吨奋斗目标的110.04%;占省下达计划90万吨的  相似文献   

20.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散装水泥使用率的领先城,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实际,在平度市试点建设销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该农村发展散装水泥工作意见,确定发展目标任,制定有效措施和相应政策,将发展农村散装泥作为利农惠农工程。目前,我国农村散装水泥发展相对滞后,散水泥使用率仅在35%左右,远低于城区,与新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农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