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不同的球磨时间下,应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Mg2-xZrxNi(x=0,0.15,0.3,0.45,0.6)电极合金.系统地测试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球磨时间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及 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的非晶相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化学测试的结果显示,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及放电电压特性得到显著改善.球磨时间对合金容量的影响与合金的成分相关,对于x≤0.3的合金,其放电容量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单调增加;而对于x>0.3的合金,放电容量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有一个极大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Mg_(58)Al_(42))_(0.9)Ni_(0.1)储氢合金,研究其在不同球磨时间下的电化学性能以及添加Ni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粉末经球磨后产生Mg_(17)Al_(12)新相,Ni未溶入其它相中;合金的放电容量随球磨时间延长先增加而后又降低,其中球磨20 h的合金放电容量最大,为345.8 mA·h/g;合金的腐蚀速度随球磨时间延长先减慢而后加快, 其中球磨10 h的合金腐蚀电流密度最低,为14.85μA/cm~2,且腐蚀速度最慢;合金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出现钝化现象,钝化区间较宽;交流阻抗谱由单容抗弧组成,没有出现扩散尾,腐蚀过程受电化学反应控制;添加Ni后,合金放电容量增大,腐蚀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3.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不同球磨时间下多壁碳纳米管(CNTs)的微观结构。XRD分析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CNTs的衍射峰明显变弱,并伴有部分衍射峰消失。SEM结果发现:球磨使细长的CNTs断裂,长度明显变短;随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CNTs空心管状结构破损。采用电化学方法测试添加未球磨和球磨不同时间CNTs导电剂的AB5型储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均呈现出先提高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当CNTs的球磨时间为2 h时,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和放电性能达最佳;当CNTs的球磨时间为2.5 h时,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利用Mg2Ni合金和不同质量百分数的Mg粉(x=10%,30%,50%)混合后球磨制得Mgx/Mg2Ni复合合金。XRD分析证实,Mg2Ni合金和Mg粉混合球磨时无新相生成,Mg粉的添加可有效抑制Mg2Ni合金单独球磨时存在的Mg2Ni相的分解反应。采用模拟电池法测试了Mgx/Mg2Ni复合合金的电极性能,结果表明,Mg量的增加可显著地提高复合合金的放电容量。在球磨的开始阶段,复合合金的放电容量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球磨一定时间后,其放电容量则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迅速降低。放电容量与球磨时间的变化关系体现了球磨对复合合金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La2Mg1-xAlxNi7.5Co1.5(x=0.0,0.1,0.3,0.5)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结果和EPMA观察表明,少量的Al替代Mg(x=0.1)不改变La2MgNi7.5Co1.5合金的相组成,合金仍然由LaNi3相和αLa2Ni7相组成,然而La2Mg0.9Al0.1Ni7.5Co1.5合金中LaNi3相的丰度明显下降,αLa2Ni7相的丰度则增加,较多的Al替代Mg改变了La2MgNi7.5Co1.5合金的相组成并导致合金中LaNi3相消失,La2Mg1-xAlxNi7.5Co1.5合金中Al含量的变化对合金中不同相晶胞参数的影响不相同.此外,少量的Al替代Mg(x=0.1)几乎不降低La2MgNi7.5Co1.5合金的贮氢容量和最大电化学放电容量,但随La2Mg1-xAlxNi7.5Co1.5合金中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贮氢容量、最大电化学放电容量和活化性能不断下降,Al替代Mg能明显提高La2MgNi7.5Co1.5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对提高该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显微镜和Pulverisette5行星式球磨机研究了3Cu-2Mg-Al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化学变化.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3Cu-2Mg-Al粉末晶粒尺寸减小,显微应变和有效温度系数增加;晶粒尺寸与有效温度系数和显微应变呈逆变关系,显微应变随有效温度系数增加而增大;球磨30 h后,Mg衍射峰完全消失,球磨至60 h,Al衍射峰也完全消失,Cu衍射峰进一步宽化,此时,Cu衍射峰位置向小角度偏移,形成了Mg和Al在Cu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球磨90 h后,有新相Mg32Al47Cu7生成.  相似文献   

7.
Ni对高能球磨Mg-Ni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不同Ni含量的Mg-Ni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随Ni含量变化以及球磨时间不同合金组织演变过程,并对其电化学放电容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由Mg2Ni,Mg1.5Ni到MgNi的增加,高能球磨Mg—Ni合金体系经历纳米晶Mg2Ni向非晶MgNi过渡并最终形成纳米晶MgNi合金的转变过程。不同组织状态的Mg-Ni合金其电化学容量有较大的差异。随着Ni含量提高,纳米晶MgNi合金增加,在有纳米晶Ni的存在下,Mg-Ni合金的放电容量可高达500mAh/g。延长球磨时间,获得几乎完全纳米晶的MgNi合金组织,由于没有纳米晶Ni的催化作用,导致合金放电容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在高纯氦气气氛保护下制备Mg_2Ni型Mg_(20-x)Y_xNi_(10)(x=0,1,2,3,4)铸态电极合金,然后将铸态合金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机械球磨得到球磨合金。SEM、XRD以及TEM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球磨可以得到纳米晶和非晶结构,非晶相含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电化学测试表明,Y_0合金的放电容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Y替代合金的放电容量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出现最大值。循环稳定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均有所降低,表明球磨对循环稳定性不利。球磨时间对电化学动力学的影响与Y含量有关。当x=0时,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氢扩散系数、极限电流密度以及电荷转移率都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x=3时结果却相反。  相似文献   

9.
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耐碱液腐蚀性能较差制约了镁基储氢新能源汽车电池合金的发展.采用球磨后烧结的两步法制备了Mg2_xAlxNi(x =0,0.1,0.2,0.3,0.4,0.5)储氢新能源汽车电池合金试样,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充放电循环和耐碱液腐蚀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随Al含量增加,合金放电容量衰减率先减小后增大,腐蚀电...  相似文献   

10.
Al对La—Mg-Ni系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相扩散法制备La0.7Mg0.3Ni3.5-xAlx(x=0,0.1,0.3,0.7,1.0)和La0.7Mg0.3Ni2.8Co0.7-xAlx(x=0,0.1,0.2,0.3,0.4)贮氧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及循环伏安等方法分析含金的相结构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元素Al替代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由LaNi5、La2Ni7和LaNi3三相组成,随着Al替代量的增加,La2Ni7相晶胞逐渐膨胀,LaNi5相大量减少,LaNi3相增加,La2Ni7相有利于合金电化学性能的提高,然而过高的Al含量会对合金的放电性能带来不利影响.La0.7Mg0.3Ni3.4Al0.1和La0.7Mg0.3Ni2.8Co0.6Al0.1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分别为354.5 mA·h/g和373.1 mA·h/g.循环伏安测试显示较明显的氧化峰和还原峰,且峰电位差较小,反映合金电极较好的吸放氢反应可逆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LaNi5稀土合金作为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碳纳米管。研究了含有5%碳纳米管的LaNi5稀土合金电极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定了碳纳米管电极的电化学储氢性能。实验发现:含有碳纳米管的LaNi5稀土合金的电化学放电容量更高,当放电电流密度为100mA/g时,其电化学储氢量高达385mAh/g。其循环寿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循环100次,放电容量仅下降15%。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AB5-type rare-earth-based hydrogen storage al- loys have widely been used as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ies due to their inherent advantages, especially high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easy activation and lo…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含量的Co3O4(2%,4%,6%,8%,质量分数)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储氢合金中,采用机械混合法进行改性处理。对添加Co3O4的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电容量有了较大增加,添加2%、4%、6%、8%Co3O4的电极放电容量比空白电极容量分别增加0.83%,4.86%,7.18%和9.21%。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添加Co3O4降低了电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循环伏安、扫描电镜和EDS测试表明,添加的Co3O4可部分溶解,发生Co-Co(OH)2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善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存在放电电压低、放电容量低及放电稳定性差等问题,选择Mg-Zn-Cu系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RD、SEM、电化学测试及恒流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含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及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AZ31镁合金,Mg-2.00Zn-1.87Cu(质量分数)合金的放电稳定电压更高、放电容量更大,具有更好的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Ni-MH batteries have been used widely by virtue of several of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capacity,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high rate charge/discharge, high resistance to overcharging and over-discharging, a long cycle lif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A commercial AB5 hydrogen storage alloy was used as an additive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l-Mg-Ni-based hydrogen storage alloys.The effect of AB5 alloy addition on the phase structure,charge/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and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f Ml0.90Mg0.10Ni3.08Mn0.13Co0.63Al0.14 alloy was investigated.The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of Ml0.90Mg0.10Ni3.08Mn0.13Co0.63Al0.14 + 4 wt.% AB5 electrode reaches 406 mAh/g.The anodic polarization,cyclic voltammetry,and potential step discharg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f the electrode with additives was promoted,with the LaNi5 phase of AB5 alloy acting as electro-catalytic sites in the electrode alloy.The high-rate dischargeability of Ml0.90Mg0.10Ni3.08Mn0.13Co0.63Al0.14 + 4 wt.% AB5 alloy electrode at 1100 mA/g reaches 60.9%,which is 9.4% higher than that of Ml0.90Mg0.10Ni3.08Mn0.13Co0.63Al0.14 alloy electrode.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electrode with 4 wt.% AB5 alloy has also been improved.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快淬、热处理、快淬+热处理制备工艺对铸态(LaCe)1.0(NiCoMnAl)5.0高容量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所有合金均为单相CaCu5型结构,快淬+热处理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的均匀性最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有所提高,但其倍率性能明显降低;快淬合金的活化性能、放电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性能均降低;快淬+热处理合金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最大的放电容量(344.7mA/g)、最大容量保持率(S100,85.67%)以及较好的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铸造及退火工艺制备了La0.8-xPrxMg0.2Ni3.35Al0.1Si0.05 (x=0, 0.1, 0.2, 0.3, 0.4)电极合金。系统研究了Pr的替代对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储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少量残余LaNi3相外,铸造及退火合金是由六方Ce2Ni7型(La, Mg)2Ni7相与六方CaCu5型LaNi5相构成的。Pr对La的置换对合金的电化学储氢性质产生明显影响,铸造及退火合金的放电容量和高倍率放电能力随Pr含量的增加先升后降。当Pr含量由0增加至0.4时,铸造及退火合金的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积保持率S100从64.96%和72.82%分别增加至77.94%和91.81%  相似文献   

19.
铸态和快淬态Mm(NiCoMnAl)5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相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铸态和快淬态MmNi3.7Co0.6Mn0.4Al0.3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和相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快淬态合金的活化性能比铸态合金差,淬速为10m/s和16m/s的快淬态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高于铸态合金,放电电压平台更为平坦。淬速为22m/s和28m/s的快淬态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低于铸态合金。随着淬速的增加,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提高。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铸态和快淬态合金均由CaCu5型主相和一个第二相组成,快淬使得第二相衍射峰减弱。合金成分更为均匀。快淬态合金的晶格参数大于铸态合金。晶格参数的增加是快淬合金具有良好循环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Cr部分替代Mn对Ti-Zr-V-Mn-Ni贮氢合金相结合,显微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的加入,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但电极放电容量有所下降,XRD及EDS分析表明,合金主要由六方结构的C14Laves母相和立方结构的TiNi型第二相构成,Cr替代后,合金中出现了立方结构的V-Cr固溶相,金相显微组织显示,铸态和退火态合金均由连续的C14Laves相基体以及TiNi型树枝晶第二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