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庭先  赵择卿等 《合成纤维》2002,31(3):22-24,28
通过以聚丙烯腈纤维进行NH2OH化学改性制得的含有偕胺肟基的螯合纤维为原料,经FeCl3化学处理,制得阴离子交换纤维,并以氯离子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制备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实验条件对氟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交换纤维对氟离子交换具有速度快、交换量大、再生处理便利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最高交换是30mg/g,交换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其对碘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聚丙烯腈纤维进行NH2OH化学改性制得的含有偕胺肟基的螯合纤维为原料,经Hg(NO3)2化学处理,制得阴离子交换纤维;并以碘离子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碘离子的最佳条件参数如离子浓度、时间、pH值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纤维对碘离子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再生处理便利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含偕胺肟基团的螯合纤维为原料,分别经Hg(NO3)2、Pb(NO3)2等溶液化学处理,制得五种不同类型的阴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时间、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草酸根离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汞阴离子交换纤维、铅阴离子交换纤维和铜阴离子交换纤维可以吸附草酸根离子,且汞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性能最好。汞阴离子交换纤维在反应时间为90min、温度为40℃、pH值为9、草酸根离子浓度为0.05mol/L时,最高吸附量可达1.65mmol/g.  相似文献   

4.
新型离子交换纤维制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离子交换纤维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包括接枝共聚改性法、原始纤维进行化学改性法、聚合物混合成纤法等,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我们开展的前期研究中,着眼于利用天然纤维素,如棉花、稻草壳、秸秆等来源广泛且经济廉价的原料,合成新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可望在废水处理中对砷、氟等阴离子起到高效的交换吸附作用。还对天然棉纤维基离子交换纤维的表面化学进行了研究,以探讨离子交换纤维的表面官能团对吸附交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乙烯中空纤维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以及两性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过程.首先采用光束或γ射线照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产生自由基,然后改性单体与自由基反应引入预功能化基团,最后反应试剂与预功能基团进行化学反应制得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同时,对制得的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在蛋白质分离、金属离子去除及酶固定反应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中空聚丙烯基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CO_3为成孔剂,通过共混熔融纺丝和酸化制备中空聚丙烯纤维,以纤维为基体,通过引发剂接枝苯乙烯,再经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制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热重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交换容量、溶胀性及动力学吸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具有较高的交换容量,约达到3.08 mmol/g,吸附性能良好,含水量大于56%,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离子交换纤维。  相似文献   

7.
以超高交联聚丙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P-ST-DVB)纤维为母体,分别经磺化、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制得强酸或强碱离子交换纤维;研究了在低湿条件下对酸碱有害气体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强酸离子交换纤维(交换容量为2.92 mmol/g)对NH_3气体的穿透吸附量约为40.95 mg/g,高于Fiban K-1磺酸型离子交换纤维的穿透吸附量;强碱离子交换纤维对SO_2气体的穿透吸附量约为77.50 mg/g,是Fiban A-1强碱离子交换纤维的1.55倍,自制的强酸、强碱离子交换纤维可多次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涛  李敏  陈虹  李超毅 《广东化工》2011,38(6):45-47
研究了弱酸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时吸附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30 min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速率常数为0.231 s-1,离子交换过程服从Freundlish等温式,温度和流速影响动态吸附性能,使得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发生改变,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的优点,且解吸性能良好,可以进行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9.
半碳化离子交换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半碳化离子交换纤维(SCSIEF)的制备条件、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以及对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将天然纤维经半碳化处理后,分别用浓 H_2SO_4、浓 HNO_3、HSO_3Cl 氧化或磺化处理,可制得具有较高交换容量的 SCSIEF。实验结果表明:SCSIEF 的最高交换容量可达9.16meq/g,最佳制备条件为半碳化温度300—400℃,磺化温度90—100℃,反应时间90min。这种 SCSIEF 对稀土金属离子 La~(3+1)过渡金属离子 Cu~(2+)、Co~(2+)、Ni~(2+)、Hg~(2+)、Cd~(2+)有较好的交换吸附性能。特别对贵重金属离子 Ag~+、Au~(3+)有优异的交换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渗析法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的再生工艺,研究分析了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方法,以及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对镀液中不同离子去除(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日本的CMS离子交换膜和上海的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组成的膜对作为离子交换膜,在65mA/cm2下对化学镀镍废液处理48h时的再生效果较好,23HPO的去除率达60.86%,22HPO和Ni2+的损失率分别为63.13%和1.20%。经本法处理并补加有效成分22HPO之后,可从再生化学镀镍液中制得性能良好的镍镀层,即化学镀镍废液得到回用。  相似文献   

11.
将棉纤维进行碱化、老化处理,所得的碱纤维与交联剂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中间产物,再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反应得到季铵型阴离子交换纤维;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其交换容量,并作出其对水溶液中Na2SO4的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和...  相似文献   

12.
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腈纶为原料 ,采用水合肼控制预交联和碱性水解两步法制得交换容量高达 6.48m mol/g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 Carboxy-IEF)。利用 IR谱、元素分析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合热分析及 SEM技术对其物理与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该功能纤维的 p H滴定曲线及相应点的吸水率、机械强度、使用再生性能及对氨气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 ,该纤维具有良好的使用再生性能 ,对氨的平均穿透容量达 5 6m g/g,为活性炭的 7.5倍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吸附Cr(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辐射引发接枝共聚法在聚丙烯纤维上接枝苯乙烯-二乙烯苯,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和胺化反 应制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当单体体积分数为20%-25%,辐射剂量率为1.2~1.8 kGy/h时,接枝率 可以控制在150%~250%。当氯甲基化反应温度(38±2)℃,反应时间15~25 h,胺化反应温度(30±2)℃, 反应时间15-20 h时,制备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交换容量达到3.00 mmol/g以上。将该纤维对Cr(Ⅵ) 进行吸附试验,结果纤维对Cr(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吸附速度很快,8 min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反应 速率常数为0.015 s-1,静态吸附饱和容量为257.6 mg/g,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s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
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磷酸根离子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偕胺肟基团的螯合纤维为原料,经Fe(NO3)3溶液处理,制得阴离子交换纤维,以其为吸附材料,对磷酸根离子进行吸附规律研究;并采用红外光谱仪(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纤维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反应符合Freundlich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8.299 mmol/g。采用初始浓度法确定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对初始浓度为0.04994 mol/L的磷酸根离子进行吸附,测定了各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由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得出反应的活化能Ea=22.55 kJ/mol,速率常数k=40.65 e-Ea/RT。  相似文献   

15.
冯长根  杨海燕  曾庆轩 《化工学报》2004,55(11):1884-1888
聚乙烯醇(PVA)纤维直接脱水反应形成多烯化纤维,随后磺化处理制得盐解交换容量达2~3.2mmol•g-1的强酸型阳离子交换纤维.讨论了脱水剂、加热温度与气氛对脱水反应的影响以及脱水率、磺化温度及时间对产品盐解交换容量的影响.IR分析表明脱水纤维出现共轭C=C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产品在1200 cm-1、1040 cm-1处出现了S=O键和C=S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电子衍射结果表明脱水反应施加张紧力能使纤维保持类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