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作核电站反应堆地基地震分析时,基础板是否局部抬升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支承在成层土介质上的群桩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及桩与土的共同作用,介绍了国外反应堆群桩地基的地震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以某矿区的浅层地震试验资料为基础,介绍了浅层地震方法定位容矿主砂体所采用的野外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技术。应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建立了砂体与反演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证实了该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全国室内氡-土壤氡关联性研究课题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全国部分城市室内氡-土壤氡关联性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工作内容包括:室内氡浓度、土壤氡浓度、城市区域性土壤氡浓度调查;技术要求包括:室内氡调查布点要求、室内氡浓度连续测量要求、土壤氡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砂岩型铀矿勘查难度的增加,通过有效的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成为当前地震资料处理的首要任务。针对地震资料中最常见的线性干扰,开展了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的去噪方法研究,利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实现了频率-波数域的线性噪声压制,并应用本算法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测试,单炮记录及叠加剖面的处理结果均显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的噪声压制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线性噪声,效果优于商业软件的常规f-k滤波模块。  相似文献   

5.
CARR堆反应堆厂房土壤-结构相互作用与楼层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分析及楼层反应谱(FRS)计算是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直接法,通过建立二维土壤-结构共同工作计算模型,并分3个方向进行地震动输入,考虑土壤-结构相互作用对反应堆厂房地震反应进行分析,计算出厂房基础部位和各楼层在不同工况下的地震反应及楼层反应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厂M系列过程仪表和机柜抗地震验证试验的要求,方法,步骤和结果。  相似文献   

7.
核电厂地震分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景丰 《核动力工程》1996,17(3):193-198
扼要地概述了核电厂结构、系统和部件的地震分析全过程,包括厂址地震载荷的确定,分析系统的划分,数学模型建立,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分析、处理等。对其中主要环节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述。此外,简要介绍了地震载荷与其它载荷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核安全级阀门部件的抗震鉴定试验分析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核安全级K2、K3类电磁阀和行程开关进行了一系列的核级鉴定试验。介绍被鉴定设备抗地震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要求,结合被鉴定设备实际情况,优选通用器件谱进行抗地震模拟试验。为确保设备在地震期间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研制了电磁阀的相关负载回路及行程开关的触点抖动监测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对电磁阀进行可运行性操作试验、对开关触点进行抖动监测,试验条件及结果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核电厂地震风险的重新审视。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多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建造国,因此应重视核电厂的地震风险。现有核电厂的抗震设计主要是基于确定论设计,难以全面评估核电厂地震风险的大小。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是利用概率论方法评估核电厂地震风险的有效方法,对核电厂抗震薄弱环节识别和抗震安全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全面介绍了压水堆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方法的开发流程和技术要素,指出了应在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和处理方法,为国内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建议尽快完善我国核电厂地震概率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导国内核电厂广泛开展地震概率安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放射性废物填埋场的废物搬迁及污染土壤清理后根据HJ53-2000对土壤中剩余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贡献进行计算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本底值的确定、剩余核素水平的计算、剂量约束值的选择等。其目的是说阴在应用标准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使实践既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又能节约搬迁成本。  相似文献   

11.
反射波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复杂,且有的步骤对勘探结果影响较大。如最佳接收时窗的选择就是反射波地震勘探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有时由于受到野外场地限制或操作者的经验不足,得不到高质量的反射地震记录。本文介绍采用二维滤波对单炮记录处理,以改善反射记录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减低了对最佳接收时窗的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核动力工程》2016,(3):51-53
核电厂地震风险评价应该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技巧。自主开发地震量化软件,采用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对地震发生频率及设备失效条件概率进行模拟,并结合地震事故序列对电厂地震风险水平进行评价。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概率安全评价(PSA)建模软件在处理地震风险评价方面的不足。与国外同类型软件相比,在不确定性方法的处理上更合理,功能上更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土壤-结构相互作用(SSI)会影响核电厂厂房的地震响应。本文充分考虑SSI效应的影响,对10 MW高温气冷堆(HTR-10)厂房在三向地震载荷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土壤-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构造人工边界实现对地震波在无限域内传播过程的模拟,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模型计算了HTR-10厂房的地震响应,并对不同楼层的反应谱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于水平向反应谱,各楼层的反应谱谱型类似,SSI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在竖直方向上,结构的响应特点与楼板自身的竖向频率特性有明显关系,不同楼板的响应差别较大。一般情况下,SSI效应对竖向响应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楼层增加更为明显。当楼板与土壤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竖向响应与其他楼层相比会有显著放大。  相似文献   

14.
地面探测雷达和地震探测是两项互为补充的高分辨率技术,它们可用来填制基■地形图和土壤地层图。现在的雷达设备在粗粒土壤中的探测效果最好。它的穿透深度达30 m,填制的地层层位图空间分辨率大于0.5 m。地震折射法的空间分辨率虽然明显低于雷达法,但它的穿透能力在导电环境中,如在粘土和粉砂土中,却能达到很高。地震反射技术与雷达法相似,但现在的地震仪器和震源只能达到有限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在反射层深度不到20—30 m的地区,不能使用地震反射法。用地震折射法和地面探测雷达法一起能在许多情况下极好地确定出基岩深度。本文讨论了雷达法和地震法在砂金探查中的用途。介绍了野外测量方法、设备及所获得的数据,用两个实例说明了雷达、钻探和地震数据的对比结果。第三个实例表明简单的数据处理可以如何增强野外数据来提取更多的有关土壤层的详细资料。  相似文献   

15.
协同模式识别是一种全新的有着抗噪声、抗缺损等诸多优良特性的模式识别方法,但将其用于核爆地震和天然地震的分类时,采用现有的原型模式选择方法识别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的原型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每一类训练样本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聚为c类,然后选取这c类的c个重心或c个聚类中心作为该类的原型模式进行核爆地震的协同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同现有的原型模式选择方法相比,该方法使识别率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与美国拥有一批可地浸的古河谷(道)型砂岩铀矿,其中部分已投产,经济效益颇佳。在找矿勘探工作中, 投入了很多方法及仪器设备。 在寻找古河谷(道)时,使用的方法技术有:钻探-取岩心-胞粉地层学组合方法、钻探-地球物理测井系列方法、地面电阻率法、重力方法、航空磁法、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三维层析地震反演技术、地震折射反演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沿基线剖面线进行、与地质-地球物理工作相结合的地震反射波法和地震反射波-地震深层探测法的区域地震研究结果,以及根据所得到的原始资料和以前所积累资料的分析结果编制的一系列地质和地球物理简图。根据得到的剖面和图件,可以阐明东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种地质结构的特点和深部结构,说明地壳中主要圈层和分界线的性质。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资料进行了成矿区带的划分。  相似文献   

18.
90Sr、137Cs在我国野生植物中转移系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了90Sr、137Cs在土壤-植物中的转移系数值,介绍了影响转移系数的主要因素,给出了相关土壤-植物中的转移系数统计结果,最后提出了获得转移系数的途径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 SAP-5 程序分析了在远、近场地震载荷作用下,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然后编制后置程序计算楼板响应,得到有关楼板的加速度时程与楼板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 TRPO 萃取-固体荧光法测定土壤和空气尘埃中铀的方法。用混合铵盐和硫酸-硝酸分别预处理土壤和空气尘埃样品,在硝酸体系中用30%TRPO 的 OK 溶液萃取铀,制备 NaF 熔珠,测定铀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土壤和空气尘埃样品中铀的全程回收率分别为(89.6±11.8)%和(85.5±5.6)%,灵敏度分别为0.03μg/g 和0.2p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