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皋兰县是一个水资源不足,用水效率低的农业县,缺水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全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分析了皋兰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在调研驻马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基础上,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有效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能提高莒南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和优化当前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是解决莒南县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莒南县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并进一步对莒南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思考。节水型社会的建立,可以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层面上促进莒南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邓坚 《中国水利》2005,(13):186-188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一项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分析海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应开展的主要工作,以促进流域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任波 《山西水利科技》2007,(4):73-74,77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技术体系来支撑。文中根据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殊的水资源及用水背景,提出了五大技术体系来支撑山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五大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水资源调配与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技术体系和与全面节水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讨赖河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属资源性缺水流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水型社会建设将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的根本出路。从讨赖河流域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讨赖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形势、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流域管理机构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流域综合规划为基础,以明晰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为核心,以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将流域控制性工程纳入流域统一管理为重要内容,建立流域新的管理体制和水法规体系,推行公众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形势严峻,节水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及一些典型城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抓手。在调研江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江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包头市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文中针对包头市用水现状,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
桑连海  黄薇 《中国水利》2007,(17):18-20
节水型社会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不同的流域或区域因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和用水习惯的差异,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也不相同。基于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在明确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特点、经济发展要求,提出了长江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少。非常规水源开发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浙江省已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逐步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浙江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非常规水源利用现状和管理经验,为应用推广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水利》2011,(6):F0003-F0003
11月18日,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暨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交流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康跃强调,要突出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基础建设、执法检查和宣传工作等5方面建设,大力度查处水资源违法行为。会议表彰了30个节约用水先进单位和节约用水企业。  相似文献   

13.
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汪恕诚部长指出: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天津市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两者共同解决天津市的水资源危机,互不替代.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既需开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更需节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贾竑骥 《山西水利》2006,22(2):9-11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局面的根本出路,其中建设节水型社会是重中之重。以清徐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项目研究基础,按照“保证生活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指导思想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思路,管理措施,科技创新等具体做法,针对影响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金塔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从水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分析论证了进行金塔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根据金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确定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最后就如何结合金塔县实际状况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了6点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和平台,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湖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以作为破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难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作为解决鄂北地区干旱问题的一项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同时通过对当地水资源、外引水及生态环境用水供需关系的统筹考虑,既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又推动当地节水型社会建设。本文介绍的鄂北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以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突破了传统的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思路,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江汀 《山西水利》2004,20(3):11-13
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这既是我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节水山西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2004年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水资源工作会议都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列为今后水利和水资源工作的中心任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全省水利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个中心来安排、部署和进行。  相似文献   

20.
郭景山 《河北水利》2007,(11):17-17,21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体制机制建设尤为关键,同时辅以相应的法律、工程、技术手段,使之科学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