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在业务驱动和权限约束下高效共享设备维护联盟中的知识,基于知识网格在整合知识资源方面的优势,提出了面向维护联盟的知识共享模型。该模型结合本体和维护知识空间对知识网格的知识资源进行集成,以业务过程为中心对知识进行管理。构建了维护知识概念本体来对维护任务、维护对象和维护功能的概念进行规范化描述;形式化定义了维护知识空间,并建立了基于Web服务本体描述语言的知识对象本体来实现维护知识空间的语义描述。把知识获取的需求和权限集成到以维护业务为中心的业务语境中,提出基于知识业务语境的知识共享控制方法;建立了业务驱动的知识获取方式,采用包括知识权限匹配和内容功能匹配的匹配方法支持其实现。以某e-维护联盟为应用背景,构建了知识共享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
布局仿真技术作为数字化工厂的重要应用模块,可以在三维交互式环境下进行工厂工艺布局,有效指导工厂规划和现场调整。数字化建模仿真技术主要基于Creator软件,通过一系列的模型处理技巧,利用漫游仿真平台进行集中展示。结合项目经验,论述了数字化工厂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功能模块,重点讨论了布局仿真技术的实施过程、实施效益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工厂与虚拟制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区别数字化工厂和虚拟制造,研究了数字化工厂和虚拟制造的关系。基于PLM思想,给出数字化工厂的定义,并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分析数字化工厂的范畴和系统特点,与虚拟制造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功能集合角度分析了广义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和狭义数字化工厂的结构关系及相应系统的运行机理。在系统实施阶段,从关键技术、实施内容、侧重目标、实施特点等角度总结了三种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给出了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系统实施结论,研究了狭义数字化工厂的应用潜力。为信息时代制造业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支持知识共享基于专有技术联盟的产品快速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平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32(2):62-65
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对基于专有技术和因特网支持的产品创新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支持产品创新的专有技术联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专有技术联盟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分布描述,帮助企业快速地找到为完成其特定任务而需要的特定知识的“专家”,这有助于知识的共享和利用,降低了知识获取的成本,提高了企业新产品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网络联盟制造中的知识供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知识供应链的概念知识供应链是将工业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各自知识优势加以集成和系统化,以便为企业提供能够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的信息和方法.新的知识是唯一能够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竟争优势的资源,它是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和满足顾客需要能力的基础.因为知识像原材料被用于制造产品一样,也是一种可转移的生产要素.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加以应用时,其价值也会不断增值.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在研究本体、知识库相关理论,分析车身设计领域知识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身设计知识本体,并将本体论引入到车身设计知识的管理系统中,提出了构建基于本体的可重构的车身设计知识库,并在理论上提出了该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本体、知识库相关理论,分析车身设计领域知识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身设计知识本体,并将本体论引入到车身设计知识的管理系统中,提出了构建基于本体的可重构的车身设计知识库,并在理论上提出了该系统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根据知识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存在形式,提出了面向再制造闭环供应链(RCLSC)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立体模式,基于SECI模型构建了面向RCLSC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面向RCLSC的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转化过程及其特点,从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虚拟企业知识共享螺旋升级的内在规律,为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造知识存在的质量问题,将制造知识看作一类特殊产品,将质量功能展开引入制造知识质量控制过程,提出了制造知识质量功能展开模型,给出了基于质量屋的制造知识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制造知识质量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演示。通过实际数据的计算,可得出制造知识形成各环节的关键知识质量控制点,为制造知识质量改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QFD的制造知识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造知识存在的质量问题,将制造知识看作一类特殊产品,将质量功能展开引入制造知识质量控制过程,提出了制造知识质量功能展开模型,给出了基于质量屋的制造知识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制造知识质量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演示。通过实际数据的计算,可得出制造知识形成各环节的关键知识质量控制点,为制造知识质量改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鉴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静动热分析知识量巨大、知识类型复杂和知识技巧多变的特点,进行了数控机床进给系统静动热分析知识库框架结构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产生式规则方法和流程图和文本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表示,进而运用知识获取模型1和知识获取模型2进行了知识的获取。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