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两级AO工艺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程中,首先采用精准曝气控制溶解氧(Dissolve oxygen, DO)完成硝化池短程硝化反硝化启动,同时结合生物填料投加的控制策略,在60日内快速实现厌氧氨氧化功能菌群的高效自富集,其相对丰度高达4.04%。研究结果表明,当一级硝化池DO浓度由2.6 mg/L逐步降低至1.2 mg/L后,亚硝态氮积累达到70%以上。当生化池混合液中存在NH3-N和NO-2-N时,在COD<1 650 mg/L且DO≈0.3 mg/L的控制条件下最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生长增殖和发挥代谢作用。与传统运行方式相比,本研究构建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可节约26.9%曝气能耗,单位水量运行电费可降低4.03元/m2。结合短程硝化反硝化启动控制策略和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的关键控制指标,提出了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工程应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启动UBF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容积负荷达到了0.17kg总氮/(m3·d),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进行垃圾渗滤液有机物浓度梯度实验,研究其在不同有机物浓度下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H4+-N和NO2--N的去除率随有机物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当TOC浓度小于100mg/L时,厌氧氨氧化运行稳定,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80%和95%以上;当TOC浓度大于200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减弱,体系中出现了明显的异氧反硝化反应;当TOC浓度大于500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几乎完全停止。由于该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多为难降解的大分子,具有毒性、易降解,有机物的含量较少,因此认为其对厌氧氨氧化的毒性抑制远比竞争性抑制大。  相似文献   

3.
亚硝酸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有机结合构成的新型全程自养生物脱氮技术为处理高氨氮和低C/N的"中老龄"渗滤液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针对系统内部能否实现稳定的亚硝酸氮自给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这两个关键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氨氮负荷率(ALR)为0.069~0.284 3 gNH3-N/(gVSS·d)条件下,前置亚硝酸型硝化反应器(SBR)能实现稳定的亚硝酸氮积累,出水NO-2-N/NH3-N在1.45左右,NO-2-N/NO-x-N大于90%.而且,接种前置SBR中具有硝化活性的污泥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UASB)的接种污泥,可以加快反应器的成功启动.在进水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不超过250 mg/L的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稳定运行时NH3-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和90%左右.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对厌氧氨氧化混培菌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复合床,经自养型反硝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容积负荷达到了0.17kg总氮/(m3.d),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亚硝化出水对厌氧氨氧化混培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基质(NH+4-N~60mg/L,NO2--N~60mg/L)条件下,垃圾渗滤液亚硝化出水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了微弱的影响,氨氮的平均抑制率为10.73%,亚氮的平均抑制率为11.71%。  相似文献   

5.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通过“ UASB+接触氧化法”与“回流处理技术”的设计对比,以及对其回流处理过程的作用机理分析 ,探察了回流处理技术取得成功的原因 ,也为因地制宜合理处理渗滤液提出了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6.
采用UASB反应器,在最短时间内,预处理稀土冶炼过程中排放的较高浓度的NH4+-N废水。通过试验得出,反应器内的最佳控制温度为20~30℃,pH值为7.0~8.0,C/N比为3.5~4.5,此时微生物活性最好,表明用低C/N比预处理高浓度的NH4+-N废水是可行的。提高UASB反应器负荷,污泥可以很快适应高浓度废水,说明其具有处理高浓度废水且高负荷运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四川省某城市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渗滤液水质特点,采用中温厌氧-MBR-NF/RO工艺进行处理,设计规模为250m3/d。介绍了工程设计情况及特点,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对直流冷却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渗滤液成分复杂,采用单一的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其处理要求,需要通过不同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与灵活应用.年轻填埋垃圾渗滤液具有良好的生化处理可行性,一般采用生物(包括好氧、厌氧或好氧与厌氧相结合)法,或以生物法为主结合前处理和物化深度处理的手段进行处理;而老龄填埋场渗滤液B/C逐渐降低可生化性差、氨氮浓度逐渐升高、难降解污染物质成分复杂且浓度高.针对老龄填埋场的渗滤液的水质特性,选择适宜的物化与生物相结合的手段对其处理,即提高B/C和降低氨氮浓度,又达到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浓度极高,持续时间长,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分析了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的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国内外处理高氨低碳废水相关工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厌氧氨氧化工艺实现养殖废水的处理.在厌氧SBR反应器中,以厌氧反硝化泥作为接种污泥进行厌氧氨氧化研究[1,2],在低负荷条件下,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实际猪场废水,近2个月的时间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氨氮去除率有稳定提高趋势.验证了利用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类似养殖废水的高氨氮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厌氧氨氧化技术机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微生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综述该脱氧技术研究现状及具体应用以及不同反应器应用厌氧氨氧化技术的脱氧情况,比较不同脱氧工艺,探讨了厌氧氨氧化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特征及国内外治理途径的基础上,对光催化氧化技术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深度处理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试验研究。试验水样取自广州市李坑填埋场渗滤液,经过氧化沟生物法处理的排水,其水质为pH80~85,CO...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氨吹脱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用不同的曝气方式 (射流曝气、鼓风曝气、表面曝气 )对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氨吹脱预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功率下 ,射流曝气效果最佳。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射流曝气具有良好的切割与传质功能。同时对表面曝气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调节池前端增加表面曝气吹脱处理后 ,可以得到 68%的氨氮去除率和 76%的COD去除率 ,而无表面曝气吹脱时 ,调节池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仅为 2 7%和 2 2 %。研究认为 ,影响氨氮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池子构造、吹脱方法以及生物行为  相似文献   

14.
AMT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MT系统的组成、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通过AMT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降解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水质特征进行分析,对比近年来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技术,并详细介绍了包括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厌氧生物处理+MBR技术、物化处理+MBR技术以及MBR与NF/RO膜的耦合等以MBR技术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MBR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其特点是渗滤液水量小、水质复杂、水量波动大,出水一般执行CJ 343-2010标准。常规"预处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虽然可保证出水水质达标,但无法适应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小、周边建筑密集、环境敏感点多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推荐采用"预处理+HBR(高负荷生化反应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新型组合工艺处理垃圾转运站渗滤液,保障出水水质达到接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渗滤液的来源、危害、控制以及处理,并提出了渗滤液处理的一些建议,仅供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填埋法处置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属于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这种废水目前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加纳滤(NF)以及反渗透(RO)组合处理工艺处理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种工艺会产生污染物浓度极高的浓缩液,已成为行业的一大难题。归纳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浓缩液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效果及工业化可行性,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重庆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渗滤液处理工程,是我国第一座采用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处理的工程。在半年多的运行中,该系统效能高且稳定。CODCr、TOC和电导率去除率均在99%以上,NH3-N去除率达98%,Ca2+、Ba2+、Mg2+截留率均在99.9%以上,出水中未检出SS。浓缩液回灌于垃圾填埋场,形成回灌型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0.
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及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玉龙 《给水排水》2004,30(11):37-38
介绍了采用吹脱 混凝沉淀 低氧生化 SBR为主体工艺 ,处理嵊州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工程实例。包括各个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及设计参数、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 ,在进水COD为 2 984mg/L ,NH3-N为 36 3 2mg/L时 ,出水COD为 2 4 2mg/L ,NH3-N为 2 1 2mg/L ,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 889— 1997)二级标准。并对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