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我国南方G市的2座水厂配水管网中AOC、HPC和余氯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沿程管网中AOC在总体上有升高的趋势,用户用水量和降雨量对管网水的影响比较显著。管网中AOC含量与余氯呈一定的负相关性,AOC与HPC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但在余氯浓度较低时HPC与余氯之间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在2座水厂出厂水余氯都控制在0.65mg/L左右的情况下,G市的配水管网生物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城市水源的污染,不少供水企业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出厂水的水质,但有一种情况一直被不少供水企业所忽视:合格甚至优质的出厂水输送到用户终端时,水质往往已经恶化.根据对国内50个城市的调研可知,管网水浊度比出厂水增加0.38NTU、色度增加0.45度,铁增加0.04mg/L、锰增加0.02mg/L、细菌增加18个/mL、管网末端余氯下降到0.015mg/L、大肠菌增加0.4个/L.现对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影响管网水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源切换期用户水质跟踪监测及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某市水源切换对典型地区实际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选取2个小区用户各1家,对其管网出水水质进行连续10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本次水源切换过程中,管网水的SO42-有较大幅度变化,平均从25 mg/L增加到75 mg/L,之后又降至45 mg/L;造成管网出水的浊度和总铁有所增加,部分监测值超出饮用水标准,最高达到6 NTU和1.2 mg/L。不同小区管道铁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管网水中铁含量和浊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分析水源切换前后不同时期管网出水水质的变化,得出SO42-与管垢铁释放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细菌滋生且难以控制等问题,水质生物安全及其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愈显其必要性。在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原水—净水厂—供水管网全流程选取18个采样点进行常规水质及生物稳定性指标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水预氯化导致水中AOC含量由210μg乙酸碳/L上升至348μg乙酸碳/L,这可能是由于预加氯氧化过程将大分子质量有机物分解为易于细菌利用的小分子质量有机物所致;澄清与砂滤工艺对AOC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氯胺消毒可有效降低水中的异养菌菌落总数,对异养菌平均去除效率达95%以上。对供水管网水质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网水中余氯浓度低于0.43mg/L时,异养菌菌落总数与AOC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27,P0.05,n=97),这表明氯氨含量与AOC和异养菌菌落总数存在相关性特征;在余氯浓度高于0.43mg/L时,细菌总数与AOC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8,P0.05,n=91),说明此时氯氨为细菌生长的限制条件。因此,适当的氯氨投加量条件可有效限制城市供水系统中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层建筑转输供水系统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补氯量、水温、有机物等因素对余氯衰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箱中0.1mg/L余氯量的进水停留4h后余氯不达标并出现微生物滋生的问题,同时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浊度升高,有机物含量下降;二次供水系统中余氯的衰减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余氯衰减受补氯量、TOC含量和水温的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水温补氯量TOC含量,其中补氯量、水温与TOC含量对余氯衰减的交互作用比较显著;补氯后余氯的衰减速率增大,且补氯量越低,TOC含量、水温越高,余氯的衰减速率越快;因此,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转输供水系统中进行补氯时,补氯点的设置和优化需要考虑二次供水水质、补氯量、余氯衰减速率、水温、有机物含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次氯酸钠消毒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考察了南方某省以同一地表水为水源、水处理工艺相同、分别采用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处农村供水工程(T水厂和H水厂)的余氯衰减、消毒效果和副产物生成情况。结果显示:在有效氯投加量分别为1.0 mg/L和2.0 mg/L时,2.4 h后H水厂出厂水的余氯值衰减率比T水厂分别低6.53%和3.30%,两者的消毒效果均较好,H水厂的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值比T水厂低40.62%,微生物安全性更高;当有效氯投加量由1.0 mg/L增至2.0 mg/L时,T水厂和H水厂出厂水的三氯甲烷生成量分别增长97.36%和59.35%,三卤甲烷分别增长122.64%和91.43%,而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成量增长率相差不大。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及消毒效果略好于液氯,且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和三卤甲烷的生成量较小。由于两水厂在水源类型、水源水质特征、工程规模及水处理工艺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经与其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次氯酸钠消毒在农村供水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水力停留时间长、余氯含量低、微生物超标等问题,采用二次加氯方式进行二次消毒,研究二次加氯的消毒效能、余氯衰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等。结果表明,二次加氯消毒可有效保障生活热水的生物安全性,投加0.2~0.5 mg/L次氯酸钠均可完全灭活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投加0.3~0.5 mg/L次氯酸钠在24~48 h内持续消毒效果良好。生活热水的余氯衰减速率和三氯甲烷生成量明显高于二次供水,存在消毒副产物超标的风险;随着水温和有机物含量的升高,余氯衰减速率、三氯甲烷生成速率和生成量均明显提高。综合考虑生活热水的生物和化学安全性、水力停留时间和持续消毒作用等方面的要求,0.3 mg/L次氯酸钠为二次加氯消毒的最适宜投加量。研究结果为生活热水系统二次加氯消毒技术的应用和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方某市经常发生的管网黄水机制不明的问题,用PE管搭建了中试装置,开展了初始锰浓度、初始余氯浓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管网中锰氧化、沉积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67h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小于0.1mg/L的初始锰浓度范围内,锰氧化量随初始锰浓度的增加呈指数上升的趋势。当余氯浓度在0~1.0mg/L范围内时,锰在管道内的氧化量和沉积量均随余氯浓度的升高而显著上升。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锰的氧化速率较为稳定,而锰的沉积速率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配水管网中水质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安全输配是饮用水水质保障的关键。在对中国南方 S 市配水管网水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余氯、浊度、铁、三卤甲烷、卤乙酸、AOC 等主要水质指标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发现余氯沿管线逐渐降低,浊度和铁基本沿管线逐渐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管道属性、温度及水力条件等;三卤甲烷在管网中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卤乙酸则在管网中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余氯浓度、水质条件、温度条件及水力条件等;供水系统中 AOC 以 AOC-P17为主要组分,沿供水系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浓度、组成以及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前我国饮用水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氯消毒,在去除一些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会形成一定浓度的余氯。为了监测余氯对用于在线监测的水生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讨论了饮用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当余氯为0.16 mg/L时,大型蚤24 h存活率为100%,48 h存活率为90%;当余氯达到0.32 mg/L时,大型蚤48 h存活率为30%。在最小致死剂量(MLD=0.16 mg/L) 暴露下,40 d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水中余氯对大型蚤生长和生殖影响显著。因此,可用于实现在线连续监测过量投加后水中高浓度的余氯。而当大型蚤用于毒性的在线生物监测(如突发性事故监测), 或用于监测水质大幅度变化时,应考虑首先消除水中余氯对动物行为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的水质是一个综合工程。供水行业的水质监测重点将由水厂水质监测向管网水质监测转移。管网水质监测会引起进一步的重视。上海城市供水行业率先设立了管线管理水质检测部门 ,为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提高采取了积极的组织机制。管线管理水质检测将开展有效的技术措施 ,首先对城市管网的水质情况进行普查 ,了解不同管材、不同年代管道、不同建筑物构建方式对水质的影响。水质检测部门还将在管线上安装在线浊度仪和余氯仪 ,掌握出厂水与管网水水质的动态变化 ,全过程地监控供水水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将重视管网水质的监测@杨琦…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绍兴市为调查对象,针对其供水辖区内所有小区的多层、高层用户,通过2年的时间,系统抽查了不同区域位置、不同用户管材、不同用水量及不同季节中的用户水质,对余氯、浊度、pH、菌落总数等管网中容易产生波动的水质参数进行检测。调查发现在绍兴市的管网条件及管理模式下,用户龙头水质除余氯合格率为94.77%,略低于国家标准外,其他3个指标合格率均在99%以上,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调查同时分析了用户区域分布、用水量、用水习惯及季节变化、入住率等对用户龙头水质的影响,发现保证用水量大于5 m~3/(户·月)、早晨初次用水前放水1min,高层入住率高于40%时对改善终端用户的水质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经紫外线消毒后水中余氯的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有机物含量、紫外线强度及剂量等因素对氯衰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线剂量低于40mJ/cm2时紫外线消毒对氯衰减基本没有影响,而当紫外线剂量大于40mJ/cm2时会加速氯的衰减速度,紫外线剂量从40mJ/cm2提高到1 000mJ/cm2时,水中余氯由3.2mg/L下降到2.8mg/L;低紫外线强度下氯的衰减速度低于高紫外线强度情况,如紫外线剂量为100mJ/cm2,紫外线强度为0.113 00mW/cm2和0.028 25mW/cm2时,水中余氯分别为2.31mg/L和2.63mg/L;在同一紫外线剂量下,pH偏酸性时氯衰减速度高于高pH情况;增加水中有机物浓度会加快氯的衰减速度。在实际应用低紫外线强度进行消毒时,如降低投氯量将不能有效保证管网水中的余氯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Z市未来水源切换期间可能发生的黄水现象,通过建立小区试验模型,研究了管网中总铁、溶解氧和硫酸盐等水质参数在换水期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硫酸盐浓度可以作为整个水源切换过程的指示性指标,该市主要管网水源切换过程的终点时间约30h,小区管道在换水期间将发生铁超标现象,通过增大管道内余氯浓度至0.4mg/L以上,控制管网溶解氧水平在4.50mg/L以上,可在换水7d后有效缓解黄水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以及提升pH方面进行小试和中试,研究了次氯酸钠代替液氯和投碱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投加1.0mg/L、1.5mg/L、2.0mg/L次氯酸钠(以有效氯计),搅拌1h后其pH分别可提高至7.5、7.8、8.0左右,余氯分别保持在0.5 mg/L、0.7 mg/L、1.1mg/L左右,能够在提高pH的同时保持出水的余氯浓度。次氯酸钠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三氯乙醛浓度与液氯的相比略低,并无明显的优势。次氯酸钠的灭菌效果明显,能保证出水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达标,同时能够保持48h后的管网末梢水的余氯要求,满足持续消毒灭菌的效果。次氯酸钠投加可以取代液氯和加碱系统,且改造方便,能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7.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北方X县以地下水为水源、不消毒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安全情况,本研究采用平皿计数法及滤膜法,对9处不消毒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及末梢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源、聚乙烯(PE)管材、管网长度2.0~20km的9处不消毒工程,出厂水及末梢水的水质均合格。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安全性受管网长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管网长度为5.5~20.0km时,夏季与秋季容易滋生细菌。当管网长度为2.0~5.5km时,全年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均未检出。本研究可为北方农村不消毒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供水系统中红虫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微污染原水预氧化和预吸附工艺,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分别达0.6~1.5 mg/L和10 mg/L;适当提高沉淀池出水余氯水平至1.5~2.0 mg/L,降低沉淀池出水浊度;以及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等措施.经生产实践,这些措施对预防、抑制和消除供水系统中的红虫污染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会使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增多,最终可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影响生物处理效果.探讨不同浓度的余氯(游离氯和化合氯)对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活性污泥的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与未投加余氯相比,投加游离氯浓度大于等于3 mg/L或投加化合氯浓度大于等于5 mg/L时,出水水质出现显著增加,且化合氯对COD和TN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