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张琛 《城市建筑》2014,(14):21-21
本文以武星宽教授的形态建筑设计为主线,详细研究了其于草原文化及藏传文化之背景下形成的设计审美理念,综合阐述了建筑构思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建筑记忆     
正编者按当代中国建筑史是一个溯源、探索、包容的历史,有列强的猎奇、探险亦或还有点求真,有国人探求强国之道、寻找文化复兴的苦苦求索,还有早期全球化大都市的兼容并蓄、格外包容。面对这些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建筑,本刊专辟此  相似文献   

3.
<正>混凝土布料机是混凝土输送泵的配套设备,其功能主要是将混凝土泵送到需要浇筑的建筑物上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浇筑,是高层建筑物混凝土施工的布料设备,按顶升方式分内爬式和外附式。传统的混凝土布料机均配有塔身、液压系统、顶升油缸、臂架,有的还配有平衡臂及平衡重,臂架都是液压卷折式,塔身附在建筑  相似文献   

4.
建筑·记忆     
<正>对于故土的怀念显现了人们拥有建筑记忆的普遍性,因为现代人的故乡不可能是荒野和洞穴,而是一种人居生活的共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以人与建筑—主体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因此,个人的回忆多少会包含了建筑记忆的雏形,它是建筑能成为情感符号的基本由来。不过,在某种共享的社会文化层面上来解释建筑记忆的表现形式,个人之于童年空间的情感就只是普遍性的心理机制而已。可以说,以城市、建筑为对象的集体性的建筑记忆之所以能被生  相似文献   

5.
李贞刚  宗禾 《建筑工人》2009,(11):55-55
“龙脉”传言 在上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流言”。相传当年建造高架路时,成都路、威海路口以北一处始终无法打下地桩,在尝试过各种办法后,有关部门不得不求助于龙华寺的高僧。龙华寺方丈主持了一场法事,然后在打桩钻头上裹以龙袍,才最终打桩成功。今天,那里的高架路柱子外包裹着一层不知是金还是铜的黄色金属,上面刻着飞舞的龙——这是全上海唯一一处有包裹的高架路柱子。  相似文献   

6.
造园于建筑     
池瑷 《园林》2006,(9):30-31
最早的空中花园(图1)是古巴比伦王为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居而兴建的,由奴隶转动机械装置从幼发拉底河抽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如今在高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中,城市人口剧增,土地资源紧张,建筑容积率居高不下,地面空间愈加狭小。作为园林绿化设计者应思考:如何让"花园"充实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减弱城市的拥挤、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建筑立面更生动和迷人等问题。我们应开拓新的设计思路,从"在建筑上造园"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过度拥挤的城市建筑上进行立体的生态景观设  相似文献   

7.
交融于建筑     
<正>建筑内,界定了空间关系发生的边线,内建筑,建筑在内部空间的延伸,由内做始点,却又不完全仅仅局限于对建筑内部。内建筑与建筑内,文字上的翻转更为准确地表达出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以姚路、孙云和沈雷为核心的设计团队——内建筑设计事务所自2004年成立以来,重新审视了建筑与室内设计长期割裂的关系,并以来自平面设计、舞台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不同教育背景以及多年来不同领域的实践经验,让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创作思维,跨越建筑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界线,探索广义范围内的空间设计,建立起建筑与室内的一体性关系,实现内建筑设计方向的基本表述。  相似文献   

8.
<正>对家乡建筑的记忆,往往是一个画家与建筑师动手创造的最初渴望。只有对童年生活的环境,那条古老的街、那幢岁月沧桑的小楼、那片有小树池塘和萤火虫儿的地方有燃烧不尽的爱,才能成长为有无尽创新力的大师……  相似文献   

9.
栏杆,也作栏干。关于栏杆为何物,赵广超在《不只中国木建筑》中解释得最轻松自在:“田径运动中有两个项目,一个是跨栏,另一个是撑竿跳高。横向的叫做拦,垂直的叫做杆。横直相交才组成一道栏杆。”又有“阑干”一词,我们把一把鼻涕一把泪叫“涕泣阑干”,这里的阑干亦有横纵交错之意,所以阑干也被引申作“栏杆”。  相似文献   

10.
金磊 《建筑创作》2004,(5):13-13
下月建筑界将迎来它的一个颇为重要的纪念日,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林徽因100周年诞辰日。对于林徽因教授的评  相似文献   

11.
罗劲 《中外建筑》2009,(5):44-55
文章通过对建筑历史与场所感的分析,阐述一个从记忆开始的建筑的创作过程,证实我们常说的设计也许不是—种单纯的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秦雯  章明 《风景园林》2023,30(3):26-32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从创作理念、设计手法、建构表达 3 个层面解读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结果】探讨了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在城市更新层面对于公共空间营造和公众文化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通过类比 SteelStacks 艺术文化园区、首尔路 7017、杨树浦水厂栈桥和高线公园 4 个代表性的线性空间改造案例,揭示城市景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所发挥的“新陈代谢”作用。【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工业建筑与后工业景观相互结合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跨领域的融合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科内核的进步,更拓展了类型学边界。  相似文献   

13.
雷京华 《建筑》2007,(4):69-70
随着时间的流失,记忆里许多事情的影像与情节会慢慢地淡化,珍贵的记忆逐渐变得支离破碎甚至完全消失。一旦某件事情的所有记忆彻底消失,那么这件事情的真相以及当事人的深刻感受就永远不会被他人所知了。就像我记忆中的那些灰色的建筑物,关于对它们的记忆,无情的光阴正在一点一点地删除着。  相似文献   

14.
陈晨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0):27-29
论文以作者参与的珠海横山岛开发利用项目的案例为研究背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项目的阶段性设计成果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对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全文提炼出海岛开发利用策划与规划的三个基本观念——顺应海岛的地域环境、体现丰富多样的人文特征和打造国际品牌的标志作用。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来探讨海岛开发利用策划与规划的创作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另类建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21世纪将出现的“另类建筑”作了预见,重点阐述了“另类建筑的非实体化“建造”方式,绿色功能的生态和社会效应以及革命性的超验建筑美学,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所引发的建筑的本质,人的本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时光如水记忆如歌。这种记忆不仅仅该记住2005更要联想到过去。面对读者与建筑师们的期望,本刊早已准备并策划好了2006年的编刊计划,关键是要继续追求卓越并保障质量。1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本期特编发了多位建筑大家对周总理的回忆文章,并配发了图片,它的刊出不仅仅是让青年建筑师记住共和国总理对建设的关注也再一次勾起对20世纪50年代初所提出的建筑方针史实的联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记忆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从身体和情绪两方面分析了人的记忆与城市、建筑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以瑞士著名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建筑设计观点和作品为例,探讨从记忆角度出发的建筑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25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本期世界建筑导报[本期人物]专栏报道了王澍的专访.当然,我们并不想加入额首相庆或羡慕嫉妒恨的大合唱中.相反,我们更希望与读者们一起思考这样问题:王澍获奖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看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给予王澍的评价:“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但是,我们怀疑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对于建筑界提出的挑战仅仅是“面向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问题.和前两期相比,在本期杂志里我们关注焦点也许有些改变,从建筑的物质性存在转向精神层面的“都市欲望和建筑记忆”.  相似文献   

19.
广州新电视塔在顶层建造了观览小车系统,将摩天轮从立式变为了卧式,不仅大大提升了高度,也借用了原构筑物的本体稳定性和抗震性,成本得到大大缩减,观光效果与安全性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卧式摩天轮轨道、调平系统、驱动系统、观光球舱、应急疏散系统的设计方案。建成运营后的卧式摩天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现代建筑走向成熟的同时也产生了部分另类建筑,使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提高城建部门、业主、设计师的审美修养成为中国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