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大柳塔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现场资料数据分析,对大柳塔矿地表移动沉陷进行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提高,使得煤层上覆岩层的各个层次下沉的速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快,从而使得上覆岩层的相对悬空时间减少,所以导致了地表移动变形的集中;通过对工作面地表现场的实际测量和分析得出了地表下沉的最大速度是430 mm/d,因为地表下沉的速度大,所以从开始下沉到达到下沉的最大值所用时间较短,并且下沉量大,走向观测线上的点Z10的最大下沉量为3.959 m,并且由于下沉地区中心位置的下沉量较大,而且采区四周的下沉量在较小的范围内快速降低,下沉地区的边界十分收敛,从而导致了下沉地区的边缘非常陡峭;地表从开始下沉到接近最大下沉量所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而且稳定时间较长,最后下沉100 mm接近10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2.
云盖山煤矿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盖山煤矿井田范围内村庄密集,压煤量很大。为解放村庄下压煤,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必须掌握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该矿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及现场观测,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该区域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的特殊性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翟镇煤矿七采区村庄下二、四层煤开采后,通过对地表观测资料和巡查记录的整理与分析,分不同阶段求取出了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及总结出了断层对地表的影响规律,完善了井田东翼地表变形规律,既丰富了本矿岩移成果,又为今后工作面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其它类似矿井也具有宝贵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煤矿地下工作面回采引发开采沉陷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矿山开采沉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常规化研究模式,即综合应用岩移观测站实测数据的图解法、数值模型的模拟计算法、变形预计的拟合验证法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参比法等,就能较科学地确定合理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与岩层移动角值,也可利用相似材料试验模拟覆岩采动的裂隙发育特征,钻孔观测工作面采动后覆岩离层发生的位置,以及三维激光扫描获取地表沉陷盆地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叶伟  徐良骥 《金属矿山》2020,49(8):188-194
淮南矿区某矿 11123 工作面位于高潜水位矿区,因重复采动影响地表形成了大面积沉陷水域,给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建立造成较大困难,并且地表移动变形较初采工作面复杂。综合分析了 11123 工作面地表水文环境和地质采矿条件,建立了重复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通过全面观测建立了观测站与矿区的相对控制网系统,准确获取了观测站控制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为后期进行日常观测提供了精准的点位三维信息平差基准。根据日常观测中每一期观测站数据计算了 11123 工作面观测站 3 号倾向观测线的倾斜变形和曲率变形,从而根据两种变形曲线的特征点获取不同时期的拐点位置。并对日常观测中发现的地表采动裂缝进行了 3 个阶段的实测,采用钢尺量距法测量裂缝长度和宽度,通过改进前人采用的石灰浆作为追踪剂,采用石灰喷雾作为追踪剂开挖实测裂缝深度。利用拐点位置动态移动规律验证了地表实际调查裂缝的动态发育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石灰喷雾作为追踪剂实测裂缝深度,可以防止开挖中石灰浆发生渗透造成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根据 3 号倾向观测线拐点从最初位于 MS59 点附近逐渐转移到 MS56 点,可知 MS56~MS59 点之间的拉伸变形区逐渐变为压缩变形区,位于先拉伸后压缩变形区间的裂缝也呈现出由产生到发育再到闭合的动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矿井关闭后,煤岩体在应力、地下水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风化劣化、强度降低,将改变废弃采空区内破裂岩体的应力和承载能力,可能导致采空区地表发生二次形变或多次形变。 为探明矿井关闭后的地表形变规律,以徐州东部矿区为例,基于 SBAS-InSAR 技术,提出了关闭矿井地表形变时空监测与分析方法。 利用 2015 年 7 月6 日—2021 年 11 月 19 日的 171 景 Sentinel-1A SAR 数据,监测并分析了徐州东部矿区闭矿后 6 a 内的地表多维变形时空演化规律。 研究表明:关闭矿区内地表最大沉降速率为-33 mm / a,累计最大沉降量为-219 mm;最大抬升速率为 36mm / a,累计最大抬升量为 233 mm。 同时发现地表最大倾斜与曲率值分别达到 3. 6 mm / m 和-0. 19 mm / m2,已经超过了建筑物允许变形值,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和保持持续监测;此外还发现权台矿地表以抬升为主,抬升面积 6 a 内增加了 9. 81 km2,旗山矿在闭矿后出现先下沉后抬升的过程,整体表现为抬升,面积由 8. 44 km2 上升至 15. 27 km2,其余 4个矿区以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7.
邓伟男 《矿山测量》2021,49(4):11-14,33
新疆沙吉海煤矿上覆岩层以砂岩类为主,属软弱岩层.为了研究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获取岩移参数,在该地区某矿首采工作面布置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表明,在该工作面的开采、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倾向方向未能达到充分采动,最大下沉1945 mm,最大水平移动784 mm.地表变形集中在采区上方,移动角明显比边界角小.  相似文献   

8.
李晶晶  郭增长 《矿山测量》2006,(2):79-81,44
文章通过分析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为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怕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方法,从而弥补常规沉陷监测技术的不足,为开采沉陷预计等提供更多数据。该文分析了国内外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D-InSAR技术发展及其在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应用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并为实现煤矿区开采沉陷实时动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姚丹丹  吴侃  何强 《金属矿山》2014,32(11):151-155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时间集中、形变量大,使得基于D-In SAR技术的煤矿区沉陷监测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很难获取准确的地表沉陷信息。为使D-In SAR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煤矿区沉陷监测,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处理了多景Radar Sat-2影像数据,通过实验分析了植被因素对影像相干性的影响,探究了监测量级对地表沉陷信息解译结果的影响,并以峰峰矿区的九龙矿为试验区对D-In SAR技术的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影像间相干性的决定性因素,在地表植被稀疏的冬季相比植被茂盛的夏季更适合使用DIn 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由于地质采矿条件复杂,导致地表下沉速度超过卫星可监测范围,通常只能准确监测到盆地边缘的形变;当沉降量不超过监测量级时,D-In SAR技术的监测结果与常规水准测量的结果大致吻合;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处理软件的日趋成熟,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0.
钱营孜煤矿地表沉陷的D-InSAR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恒源煤电(皖北)的钱营孜煤矿为试验区,利用两景L波段的ALOS PALSAR影像,采用“两轨法”差分干涉技术获取了该矿区在2010年1月13日到2月28日间的地面沉陷信息,并与同一时期该矿区地面监测站所获取的沉降变形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地面站水准测量的结果一致,说明使用该技术能很好地完成监测平原地带的煤矿区地面沉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峰峰矿区中的九龙矿及附近区域为例,通过解算In SAR的监测数据,获得形变图,并对形变图进行了数据分析。讨论了D-In SAR技术在煤矿区监测沉陷的适用范围,并得出结论:D-In SAR可以判断出近期的采空区的位置及获得残余形变的大小;可以准确获得正在回采的地下工作面的位置;对回采时间较长的老采空区,则可以通过监测沉陷变形与正常区域对比来判断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煤矿地下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是一种严重的矿山地质灾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有效减少开采损害。文中基于煤矿井下工作面开采实例及概率积分法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结果,利用GIS技术对煤矿山采动损害等级分布制图进行研究,实现了水平变形、倾斜和曲率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土沟壑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形变,探讨D-InSAR技术监测的可行性。以彬长矿区亭南煤矿为例,采用5景Sentinel数据进行差分干涉处理,生成矿区形变结果并与水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准数据与D-InSAR处理的形变结果有着差异,不过两者在走势上是大致相同的,D-InSAR技术能够反映出黄土沟壑区地表沉陷趋势。将雷达视线方向形变转换为地表三维形变,D-InSAR监测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矿区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约有1/3的煤矿位于山区,开采造成的山区地表移动变形与平原地区有较大区别。为探究山区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的时空特征,揭示山区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首先通过分析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确定了山区开采滑移影响函数,并应用叠加原理构建了顾及山区地形与平原因素的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然后结合Knothe时间函数,推导了山区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计公式;最后分析了正坡、反坡2种模型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采用山西某矿的现场实测数据对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山区开采地表动态移动变形规律的分析,为最大限度确保矿区地表建(构)筑物免于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破坏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郑煤电公司赵家寨煤矿位于新密煤田的东部,为一对大型生产矿井。为保证矿井各类煤柱的合理留设,参照邻近矿区开展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规律的研究很有必要。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的过程受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地质因素和采矿技术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矿区与新密煤田西部地区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以D-InSAR技术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煤矿沉陷监测作业。从D-InSAR技术基本工作原理分析、D-InSAR技术在煤矿沉陷监测中的数据获取与处理分析、以及D-InSAR技术在煤矿沉陷监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这3个方面入手,围绕基于D-InSAR技术的煤矿沉陷监测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D-InSAR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在进一步提高煤矿沉陷监测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德民  王瑞 《现代矿业》2018,34(11):51-54
为研究王家塔煤矿地表变形规律,在该矿首采3101工作面上方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通过观测与研究,揭示了在煤层埋藏浅、开采厚度大、推进速度快的开采条件下的地表下沉盆地的分布形态,并求取了相关的岩移参数,为合理留设煤柱及指导地表搬迁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霍尔辛赫煤矿地表村庄压煤的问题,通过在地表设置观测站,分析观测数据,得到地表的变形移动规律,为本矿区的地表下沉预估提供基础参数,为煤矿安全开采留设保安煤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煤矿地表变形监测一般使用高等级水准测量结合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进行,效率低下。基于HNGICS的煤矿地表变形观测方法,观测时可以设置三个工作基点及多个变形监测点。工作基点长时间与HNGICS基准站联测,获得高精度坐标;同时变形监测点与工作基点联测,以工作基点为起算点,解算得到变形监测点坐标及高程。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测量效率高;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矿集团翟镇煤矿投产以来多个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出该矿区地表移动连续变形规律和在断层、褶曲、煤柱影响下的非连续变形规律,对该矿区"三下"采煤及编制开采方案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其它类似矿区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