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弋东方  张曦  弋戈 《供用电》2011,28(3):31-32
我国农村电网普遍存在供电线路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分析农村供电线路末端电压偏低的现状,介绍了在线路末端就地增压、灵活分布式、点对点的解决方案。可为大规模农网改造的有效补充和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据中心现有供电方案一般需经过AC/DC和DC/AC 2次变换,同时不间断电源一般需通过逆变器为负载供电,其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数据中心的高品质供电方案。首先给出方案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补偿、双电源功率均衡和紧急供电的协调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对面向数据中心高品质供电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很好地补偿电网电压的暂升、暂降和谐波干扰等,实现双电源功率协调分配,保障双电源停电时的不间断供电。  相似文献   

3.
传统数据中心都是交流供电,现在直流供电在整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日渐增多,交流用电因为应用的时间比较长,交流供电知识积累体系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对于直流供电,在数据中心应用规模相对比较少,现在有一些技术还有整个产业链配合还是有一些不太成熟和完善的地方,但是交流电的缺点,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如能耗、成本这块儿要稍微高一些,但是直流用电在能效和成本方面有优势,站在今天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多站融合型数据中心交直流供电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据中心是多站融合建设和研究中的重要负荷之一,为探索多站融合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向,就多站融合型数据中的交直流供电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从多站融合的建设需求出发,分析了多站融合型数据中心交直流供电模式的典型架构;然后提出了一种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的供电模式综合评估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所述交直流供电模式的典...  相似文献   

5.
城市用户对连续、安全供电需求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供电部门一直在探索新的送电和转供电模式,其中10kV配网转供电一般按"逢停必转,能转必转"原则工作,但0.4kV低压自动合环操作领域一片空白,为提高其运行方式灵活性及负荷转供能力,介绍了低压配电网现有供电方式,探讨了低压配电网环形供电方式的可行性,设计了低压母联、线路首端和末端合环等几种合环供电模式,采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低压合环模型,对合环电流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低压合环智能装置开发的技术要求,为低压配电网开展合环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节能环保,减少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成本,将新能源引入供电系统,形成绿色数据中心供电系统。介绍了现有的数据中心供电方式,分析了传统供电方式的不足。设计了含光伏发电、储能装置、交流电网、负荷的数据中心直流供电系统。根据母线电压稳定控制,将系统的运行划分为8种工作模式,结合系统运行模式和本地信息对各变换器进行相应控制,针对绿色数据中心直流供电系统提出相应的能量控制策略,协调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保证系统供电可靠性。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分别对系统在并网和孤岛运行状态下构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某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末端网压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供电臂末端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达到末端网压提升的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技术原理、装置组成特点及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装置在某重载铁路投运后,供电臂末端电压提升了2.5kV以上,同时供电系统平均功率因数达到0.98。  相似文献   

8.
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工作电流是直流电,日前在交流供电方式下,首先是将交流经过整流变成直流,直流变成交流,交流再变一次变成直流。现在很多人都在推广直流供电,有推广380V直流供电的,也有推广240V直流供电的,因此直流供电的推广首先遇到的是标准问题。这些标准从国内外来讲都没有统一的思想,而且服务器生产厂家也没有配合实施,所以可以说直流供电方式是今后数据中心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目前还存在着种种争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PI数据库的供电企业实时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设计并开发了实时数据中心系统。该系统基于PI(plant information)实时数据库开发,建立了企业级的实时数据中心平台,并实现了丰富的应用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各个信息孤岛的信息隔阂,可以高效、快速和方便地存取与应用企业级实时数据。简要分析了供电企业自动化及信息化的现状和PI数据库的特点,阐述了基于PI数据库的供电企业数据中心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功能以及相关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深圳供电局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保电工作手段单一、难以管理等问题,基于配电物联网,建设以智慧保电平台与智能配电台区结合的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以开放的标准,促进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在保供电期间做到精准可靠、智慧指挥、全面感知。智慧保电平台分为可视化大屏幕、配电自动化平台、监测终端3部分,可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等保电资源全景可视化监控和主动指挥,为全网保电资源的统一调配与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智能配电台区以TTU(智能配变终端)为核心,搭配末端感知设备,实现台区数据全面整合应用。建立智能供电保障与指挥系统,节省人力物力,可极大提高重大保电期间的用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唐保国 《电力学报》2005,20(4):411-412,415
对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方法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总结了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曹军伟 《电源世界》2014,(2):51-52,46
直流供电的建设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效能解决是目前大多数数据中心面临的问题,这种构建方式将会在新一代数据中心整体规划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高压直流电源的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在数据机房中引进DC240V直流供电系统,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效率高、纹波小、噪音低、易扩容、替换性好、性能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等优良特性,将会为IT行业的供电保障带来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电源世界》2011,(5):18
目前,通信行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电信规模越来越大、集中度越来越高,电源系统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基础动力保障和支撑系统,承担的责任也更加繁重。同时,在国家节能降耗战略推动下,用户对数据中心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提出全新要求,这使传统的数据中心UPS供电方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数据中心UPS供电方案中,为提高系统可靠性,用户采用了大型UPS的集中供电,为解决单台UPS容易出现  相似文献   

14.
1 现状 目前的10kV配电网络一般都是从变电站出线的几条线路,通过负荷的发展和供电区域的扩大而成树状不断延伸。供电区域的扩大和供电负荷的增大,其结果是线路流过更大的负荷电流,导致线路的电能损耗增加和电压降的增大,这会使得我们供电部门增加了供电成本,也使线路末端的用户可能用不到合格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导轨式安装电力监控仪表的电源监控管理方案数据中心是社会的信息化服务核心,广泛应用于通信、金融及商业等网络交易系统中。在数据中心爆炸式发展中,人们从最初所关注的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可靠性"到今天的能耗矛盾问题。下图为数据中心的供电结构,从中可以看出,安科瑞电气提供了从市电油机供电、低压配电柜、动力环境、UPS运行以及终端服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电压风险预警技术由于末端之间较为独立、电压信号处理关联性不大,导致存在风险预警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末端融合的电网供电电压风险预警管控技术。供电末端分为首、中、尾3个子末端,子末端分别由STC89C52单片机、电压传感器以及RT12864液晶显示屏组成,在此基础上,通过A/D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末端。建立回归树,构建供电服务中电压风险预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下风险预警精度高且风险预警过程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供电服务发生在电网的末端,企业应根据变化的情况,明确企业职责,克服把"供电服务"与"电力营销"混为一谈的做法,树立全员服务理念,严格按照专业技术标准进行供电服务,在做好电网发展,保证系统安全的同时,从技术、组织、战略规划等各方面同步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的供电可靠性与优良的电能质量是国际先进水平供电企业的两大关键指标。塔城电网地处新疆电网末端,覆盖面积大,末端电压水平较低。为实现电能质量与供电能力双赢。急需研究并提出有效措施,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供电能力决定电网企业能否满足社会的最大用电,本文着重以提高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为核心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消防负荷末端自动切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IDC机房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房的供电、配电技术已经不断发展完善,UPS、智能PDU、监控管理系统等产品已经成为IDC机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IDC机房用户对智能PDU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智能PDU电源管理在IDC机房中发挥的重要性近年来也尤为突出。突破智能PDU依据数据中心机房的需求特点,采用了多种应用模式以满足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