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芯针穿刺活检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阐明其有效性.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88例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芯针穿刺活检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患者穿刺活检诊断恶性淋巴瘤的准确率为87.5%(77/88),恶性淋巴瘤90%(70/77)可区分组织类型.诊断为淋巴组织非典型增生11例,其中5例通过手术切除活检确诊为恶性淋巴瘤,6例不能明确诊断.在住院患者中,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1%(53/58).结论:芯针穿刺活检是诊断恶性淋巴瘤可靠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明确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肾病及同期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观察存活率、死亡原因、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糖尿病肾病组1年和2年存活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低(P<0.05,P<0.01),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和严重感染;糖尿病肾病组Alb和Hb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DN组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是低血压35%、低血糖35%和感染30%,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组高危人群,存活率低,营养状况差,应加强饮食指导;重视透析透析期间护理,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的肾脏功能指标分别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探讨几种常见的肾脏功能指标对预测慢性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95例经肾脏穿刺活检术并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收集其肾脏功能评价指标,将各肾功能指标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R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cr与Ri负相关,β2-MG、Scr、与Ri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肾功能指标β2-MG、Scr、Ccr均可用以预测肾脏病理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相关系数依次由高到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67.5%,两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柳氮磺胺吡啶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更适宜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辅助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降压药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只使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为67.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尿蛋白排泄率、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助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形成和逐步发展,中医"肾"的概念也不断有新的理解.本文指出将中医理论作为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理论指导,将各类肾脏疾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了以上疾病病症的病因和机理、诊治规律及其预防措施的一门临床型学科,与此同时,还对这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给出了界定,指出了学科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1.25%),两组优良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书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术后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手术效果相似,但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恶性概率相关的临床资料,构建一种判断SPN良恶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371例(A组),其中男197例、女174例.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吸烟史及吸烟量、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清楚、血管集束征、空洞共17项临床资料,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SPN病理性质相关的独立因素,构建数学预测模型.另外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62例(B组)以验证本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A组371例SPN中良性142例(46.9%),229例恶性(5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及吸烟量、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以及肿瘤最大径在良、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直径、肿瘤家族史、毛刺、钙化、边界清楚等6项因素在良性和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判断SPN性质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SPN良恶性预测数学方程为:SPN恶性预测值=ex/(1+ex),x=-4.496+(0.07×年龄)+(0.676×直径)+(0.736×毛刺)+(1.267×肿瘤家族史)-(1.615×钙化)-(1.408×边界),其中e为自然对数.选取截点T=0.463,利用B组数据验证该公式对SPN良、恶性判断的灵敏性为92.5%,特异性为81.8%,阳性预测值90.2%,阴性预测值85.7%.本组数学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8±0.054.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边界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相关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小针刀联合按摩对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是小针刀组、按摩组及其小针刀联合按摩组.然后对三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得出总有效率分别为,小针刀组83.69%、按摩组76.55%、小针刀联合按摩组96.73%,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小针刀联合按摩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三组的治疗方针为松解神经根粘连及其消除神经根水肿,同时缓解神经根所受到的髓核压迫.三组比较尤其以小针刀联合按摩的疗效为佳,其改善了血液循环,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霍奇金淋巴瘤(HL)是恶性淋巴瘤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其特点为:(1)临床上病变往往始于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并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的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