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聚合体系中交联密度对其交联聚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交联单体用量增加导致交联网络密度增大,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扩散受阻严重,从而使聚合速率和双键转化率都增加;交联体系的凝胶点随交联单体用量增加提前出现;交联网络中初级链分子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长,但是在聚合后期发生偏离,偏离点所对应的转化率随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交联密度越高,越不利于保持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活性”/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原子转移自由基交联聚合体系中交联密度对其交联聚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交联单体用量增加导致交联网络密度增大,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扩散受阻严重,从而使聚合速率和双键转化率都增加;交联体系的凝胶点随交联单体用量增加提前出现;交联网络中初级链分子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长,但是在聚合后期发生偏离,偏离点所对应的转化率随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交联密度越高,越不利于保持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活性"/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甲基烯丙醇钠引发环氧乙烷开环聚合制备带端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的方法。对获得的大分子单体,经链的结构鉴定和端基分析后,考察了其与苯乙烯参与阳离子溶液共聚的能力。结果表明,随共聚反应条件的改变,能够获得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和支链数的聚(苯乙烯—g—氧化乙烯)共(?)物(分子量:1~6万,平均支链数:1.2~8.4)。但共聚反应具有较低的产率,解释为由于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快速引发和增长的特点与大分子单体的聚合能力受分子链穿透运动性的影响的矛盾,导致有较多量的聚苯乙烯均聚物的生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给出溶胀法计算优先吸附系数的理论关系式,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网络-氯仿(1)-甲醇(2)和聚苯乙烯交联网络-苯(1)-甲醇(2)两个实际体系.实验结果显示,对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网络-氯仿(1)-甲醇(2)体系,得到的数据与线型体系一致;对于聚苯乙烯交联网络-苯(1)-甲醇(2)体系,测得的优先吸附数据普遍低于线型聚苯乙烯在相同混合溶剂中的值.从交联网络的溶胀度和结构均匀性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酯酸酯(Tween60)为复配乳化体系,环己烷为油相,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乳化单体,采用电导法和目测法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单体配比、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剂加入量和电解质对反相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质量分数在50%~65%可以形成稳定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固定单体质量分数时,随着单体配比中丙烯酰胺量的增大,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得到不断增强;HLB值在5.36~8.54时体系较稳定,HLB值在7.48时微乳液体系最稳定;乳化剂的用量越大,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越稳定;加入具有盐析效应的电解质时,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微粒进一步细化,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用聚乙二醇、遥爪羟基聚苯乙烯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了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聚苯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研究了聚合物与LiClO4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能,以及聚合物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电导率最高的络合物为电解质,N1+xV3O8复合物和Li片分别为正、负极组装了薄型锂电池并测定其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将大单体4-乙烯苄基辛烷基酚聚氧乙烯(18)醚、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合成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branched acrylamide-based copolymer,PAE),然后将具有表面活性的PAE分别与4种表面活性剂复合,获得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各表面活性剂对这些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表观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与油田常用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相比,这些体系可提高驱油剂的增黏性和表面活性,改善驱油过程中的色谱分离效应.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中,微量SDBS对聚合物体系溶液黏度提高幅度最大,且能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当SDBS浓度为0.6 mmol/L时,PAE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含5.0 g/L Na Cl,1.2 g/L PAE)的表观黏度可从243 m Pa·s上升到732 m Pa·s.  相似文献   

8.
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聚合物综合了有机硅和树枝状大分子的特点,成为近代化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以四甲基四乙烯环四硅氧烷为核,烯丙基溴化镁和甲基氢二氯硅烷为增长单体的二代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步骤,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 K时KCl-K2CO3-K2B4O7-H2O体系的相平衡及平衡液相物化性质(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率、pH),该体系298 K等温溶解度图有3个相区KCl,K2CO33/2H2O,K2B4O7*4H2O,1个共饱点,3条单变量曲线,该体系属简单四元体系.由渗透系数及三元体系溶解度数据拟合了有关K2B4O7的Pitzer方程参数,并运用Pitzer方程对该四元体系溶解度进行理论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烯丙基类端基聚氧乙烯(PEO)大单体与苯乙烯进行自由基型以及阳离子型的共聚。采用BF_3·(OC_2H_5)_2催化体系进行PEO大单体与苯乙烯阳离子共聚时,所得共聚物具有较自由基引发体系为高的接枝数,但共聚产率仍相对较低。采用Al(C_2H_5)_3为催化剂或采用甲基烯丙基为端基的PEO大单体为中间体时,所得共聚物具有更大的接枝数和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11.
考虑处于重力场中,并且底部温度高于顶部温度的流层中的对流问题,是由Navier-Stokes方程与热传导方程来描述,忽略方程中的次要因素,考虑其中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利用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收敛性质,对Navier-Stokes方程与热传导方程中的变量进行二维傅立叶展开,对展开后的方程进行复杂的计算,得到Lorenz方程,并且对得到的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Pexider可加函数方程、Pexider指数函数方程、Pexider对数函数方程、Pexider幂函数方程的一般形式,给出了这些方程的通解.  相似文献   

13.
几类含参变量积分方程的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几类可化为一阶、二阶常微分方程求解的含参变量积分方程的类型 ,并给出了解的表达式 ,应用其公式 ,可简化求相应方程解的演算过程 ,还对文献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推广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外界分析法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分析了它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首先用特征方程方法研究线性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在一定条件下把一类非线性微分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归结到一类简单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的振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求解一类对奕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首先建立概率差分方程,继而将差分方程化为等价的代数方程。于是,复杂的概率计算转化为简单的代数方程的求解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算子1/[D+P(x)],归纳出线性微分方程(D+P_1(x))(D+P_2(x))·…·(D+P_n(x))y=f(x)的通解典型表达式,从理论上给出其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一般CDF方程的一种不变性。据此,我们可以仅通过积分的方法,从一般CDF方程的已知解得到新的解。本文所得结果概括了文[3]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将n阶区间数方程转为带有某些约束条件的代数方程组,进而给出了n阶区间数方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也适用于解另一类线性区间数方程.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类线性时滞差分方程:x(n+3)-xn+px(x-k)=0的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