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以我国大型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率波动下的风险为主线,运用VaR方法和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利率管制的不断放松,我国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利率风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且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借短贷长"的畸形资产负债结构,新兴股份制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要优于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根据实证结果,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自身控制以及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差异两个方面给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利率风险日渐凸显,从而上升为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主要风险,如何计量和控制利率风险,并对其进行科学地管理,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重要焦点.文中在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建立了久期缺口管理模型,并进行实证解析和比照,通过实证对比,运用久期缺口管理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能有效地测度和管理利率风险,最终达到预防和控制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证明运用久期缺口免疫策略可以使商业银行有效地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但是由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营能力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利率风险,提出了部分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措施,力图找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状况的管理方法,并对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商业银行2010—2018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利率衍生品的使用程度对银行存在的利率风险的规避效应.研究表明,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利率风险抑制效果显著.其中利率衍生品名义金额与总资产比值每提高1%,则利率风险缺口率降低0.009%;利率衍生品名义金额与总贷款的比值每提高1%,则利率风险缺口率降低0.004%.结果显示: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有利于降低利率敏感性敞口,从而降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5.
充分考虑了商业银行贷款中非正常贷款的本息损失,重新构造了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下的利润效用最大化模型,研究了央行提高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收益的影响.变分法和微分分析指出,在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风险损失和风险成本时,央行提高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对于经营行为特性为Ross概念下递减绝对风险规避的商业银行将增加边际经济利润.  相似文献   

6.
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逐渐从利率管制转化为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日渐成为金融机构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利率风险必将引起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视。本文即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出发,分析利率变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信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而信贷集中风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宏观背景下,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4年信贷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测算,通过利用面板数据建立模型,考察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成本因素是影响银行业信贷集中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且与信贷集中度成正向关系;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信贷集中度呈负相关;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今后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波动的冲击保持盈利和安全经营。久期技术是较为良好的动态风险衡量和管理模型,通过结合凸性概念还可推广运用于隐含期权性质的资产及负债的利率风险衡量中去,这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建立科学的存贷定价机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拓展网上业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处于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关键时刻,商业银行作为当前我国最主要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最大。因此,银行业风险防范的合理实现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在利率水平,利差收入和竞争方式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风险加剧情况,并指出政府与银行需担负起的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1.
BIM作为建筑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建筑市场上,正推动建筑行业进行史无前例的改革.然而,在建设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仍面临着法律政策、行业、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归纳出风险因素,基于DEMATEL方法辨析BIM应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析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从中心度可得出,BIM应用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企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而原因度可得出主要因素是BIM标准和指南缺陷,缺乏国产的BIM软件.最后为降低BIM应用风险,提出了完善BIM标准和制定应用指南,加强BIM技术研发和BIM合同管理,制定业务流程,组建BIM专业团队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风险条件下人们对待风险持不同态度这一观测事实,建立了一个新的风险态度描述模型,该模型可以解释当前我国危害性投机行为广泛存在这一现象.在认识风险态度的基础上,分析投机行为的实质和诱导因素,并据此给出关于防范危害性投机行为及鼓励风险承担的创新行为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借鉴PEST模型可以分析中小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风险;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可以分析中小企业的行业环境风险(微观风险);借助价值链管理,可以构建中小企业内部风险的价值链识别模型;在识别企业内外部风险的基础上,可以用战略与风险整合模型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速公路项目融资风险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在项目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针对单纯采用灰色评价或模糊评价方法都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项目总体融资风险,并且难以体现高速公路项目融资风险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动态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某高速公路项目融资风险的评价之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充分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又有效减小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体现了融资风险因素的动态特性,从而使项目投资者能够根据项目发展各阶段的风险评价值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监控.适用于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风险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投资组合理论,分析了房地产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关系,进而引入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据此讨论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虚拟企业组建及运行过程可以发现,虚拟企业中的风险因素可以在各个伙伴之间进行传递和累积,并显著影响着虚拟企业的风险水平、因此对虚拟企业风险进行识别、衡量与控制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虚拟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运用环境分析、风险函数、优化控制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虚拟企业风险识别、衡量与控制的对策和建议.虚拟企业风险的存在,要求在选择虚拟企业伙伴、组建虚拟企业及运行过程中,必须对其风险有足够重视,及时识别、衡量风险,并找出控制风险的办法.通过对虚拟企业风险的研究,提出了虚拟企业风险分析和控制模型,可以帮助虚拟企业在可承受的风险幅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利益目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没有抵押担保、投资大、流动性小、大多数是面向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资项目的安全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原理,建立了指标相关性低、核心影响因素突出的风险投资评价模型。通过分析不同项目的环境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协同风险等,确定出评定项目风险的4个综合性指标:偿债与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外界环境和生产保障条件风险、运营和管理风险。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对其进行类型划分,为投资人(企业)挖掘出适合自身的风险投资对象或投资组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决策领域的风险特点,以偏尾分布[2,3]为基础,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PD-效用函数。该效用函数可以充分反映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特征,估算风险决策效用的平均预期收益、平均预期利润及相应的风险程度,实现独特的风险决策与评估。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价值评估出发,基于企业价值评估失真对企业战略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对战略决策风险、资源障碍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造成企业战略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基于企业价值评估失真的战略风险传导路径,以避免或减少企业价值评估失真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巨大风险引起了各国会计界的高度关注,分析了各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风险披露的情况,并对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