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特征提取是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关键技术与核心任务。为了更好地提取目标特征,稀疏约束将被添加在非负矩阵分解法中,并应用于图像目标特征提取,通过利用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对sAR目标图像进行分解,构建具有稀疏性的目标特征矢量,提高了特征矢量的类内相似性与类间差异性。利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对MSTAR数据进行目标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稀疏约束的NMF方法与PCA、ICA以及一般NMF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目标识别的稳定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改进投影梯度非负矩阵分解的单训练样本特征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脸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研究热点。非负矩阵分解(NMF)能够反映样本的局部的内在的联系,可用于单样本特征提取,但时间复杂度较高。投影梯度(Projected Gradient,PG)优化方法大幅降低了NMF约束优化迭代问题的时间复杂度,但是单训练样本存在对本类信息量描述不足的缺点。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投影梯度非负矩阵分解 (Improved Projected Gradient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IPGNMF) 的单训练样本特征提取方法。在进行PGNMF算子之前,先将训练样本作Gabor分解,分解后的Gabor子图像在各个方向上可以更加丰富的描述样本特征,最后将各个Gabor子图像的PGNMF特征进行融合,作为最终的识别特征。在对人脸库ORL,YEL与FERET的识别实验中,与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比较,证明了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域NMF特征提取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非负矩阵分解特征提取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图像二维离散小波分解后提取低频子带图像,用非负矩阵分解对低频子带图像提取特征向量作为目标的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完成目标识别。将该方法用于对MSTAR数据中三类目标识别,识别率最高可达97.51%,明显提高了目标的正确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子技术》2019,(2):133-137
针对维吾尔族人脸在遮挡和非均匀光照下导致其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Gabor和非负矩阵在频域内融合识别的算法。首先对复杂场景中维吾尔族人脸进行预处理;然后对有遮挡的维吾尔族人脸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Gabor局部特征提取,并同时在频域中对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提取特征,由于局部提取的特征维数较高,因此进一步做2DPCA降维处理;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有遮挡和非均匀光照的维吾尔族人脸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识别算法对遮挡和非均匀光照时在Yale、ORL、维吾尔族人脸数据库有较强的识别效果,在识别率和鲁棒性方面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2DPCA的人耳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耳识别问题,提出一种二维主分量分析(2DPCA)的人耳识别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预先将图像转换为一维向量,而是基于图像矩阵,直接计算图像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人耳特征提取,大大加快特征提取的速度,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PCA在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时耗时过多的缺点。并通过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应用2DPCA方法提取人耳图像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NMFs-LDA的雷达目标距离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MFs(非负矩阵稀疏分解)和LDA(线性辨别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目标一维距离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用非负矩阵稀疏分解提取原数据的局部特征,然后用线性辨别分析方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最终实现降维和特征提取的目的,接着采用最邻近中心法对处理后的特征进行分类,最后用3种不同类型飞机实测回波数据进行识别实验,并与经典的PCA-LDA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雷达信号的相位可反映其脉内调制特征,而双谱在提取雷达信号特征时可以完整地保留相位信息。针对现有双谱特征提取方法存在平凡双谱、交叉项、特征维数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谱二次特征的雷达信号脉内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将双谱转化为灰度图像,以灰度值表示双谱幅度;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双谱二次特征,提取出能够反映复杂雷达信号脉内特征的不同阶Zernike正交矩特征集;最后,将Zernike矩特征集与广泛应用于特征提取的Hu-不变矩特征集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矩和Gabor变换的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静  杨扬  颉斌 《信息技术》2003,27(12):44-46
特征提取是手写体汉字识别的一个研究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新提取方法,即将Gabor变换和正交矩变换结合起来,用正交Zernike矩提取全局特征,用Gabor变换提取局部特征,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特征压缩。由此得到的特征向量能从整体上和局部上反映汉字的特征。实验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辛海燕  童有为 《电讯技术》2021,61(4):454-460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目标识别问题,提出结合多源特征和高斯过程模型的方法。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以及单演信号提取SAR图像的特征矢量,并将它们串接为单一矢量。三类特征从不同角度描述SAR图像目标特性,从而为目标识别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决策分类过程采用高斯过程模型进行多元分类,基于融合特征矢量获得概率意义上的最佳决策。实验中,采用MSTAR数据集设置3类目标、10类目标、型号差异以及俯仰角差异识别问题,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0.
郑明秋  杨帆 《液晶与显示》2017,32(3):213-218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正确率,提出基于改进非负矩阵分解的神经网络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高非负矩阵分解速度。接着将提取出的特征信息作为神经网络学习入口进行特征训练,由于神经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最小值且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此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获得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能够降低神经网络的分类训练负荷量和运算量,提高人脸识别识别率。通过和各种方法比较可知,本方法的人脸识别率都较高。本方法人脸特征分解速度快,提高了神经网络训练前期精度和收敛速度,使得人脸识别正确率高。当特征向量个数达到40以上时,人脸识别正确率保持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