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油田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及季铵化试剂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适用于油田的眯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合成条件: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酰胺化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5h,环化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5h,季铵化试剂为硫酸二甲酯,其与咪唑啉中间体摩尔比为1:1,季铵化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性能评价表明,该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模拟油田现场盐水中具有良好的缓蚀性,当与OP-10、SDS、K1分别复配时,均显示良好的协同效应,并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2.
油酸咪唑啉缓蚀剂合成条件的优选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油酸咪唑啉,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对油酸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油酸和二乙烯三胺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8h,催化剂为活性氧化铝,合成的油酸咪唑啉产品的缓蚀率达到89.3%。  相似文献   

3.
以四乙烯五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膦盐水缓蚀剂,并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料摩尔比1:4:4,温度80℃,时间3h条件下,合成的缓蚀剂缓蚀率最高76.92%~79.49%。将缓蚀剂与磷酸二氢锌按质量比3:1复配后,缓蚀率提高到96.59%,而且复配缓蚀剂还具有用量少、耐温抗盐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油田注水和工业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4.
以酸值(KOH)为190 mg/g的环烷酸为原料与多亚乙基多胺反应合成了环烷基咪唑啉中间体,再用硫酸二乙酯对该中间体进行季铵化,制得了水溶性的环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较佳合成条件为:第一步,环烷酸/二乙烯三胺(摩尔比)=1:(1.2~1.4),催化剂H_3BO_3用量为环烷酸用量的0.3%~0.5%,室温~240℃阶梯升温方式;第二步,中间体/硫酸二乙酯(摩尔比)=1:(1.4~1.6),以异丙醇为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用失重法测出在1.000 g/L HCl+1.000 g/L H_2S腐蚀介质中对A3钢的缓蚀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5.
2-氨乙基十七烯基咪唑啉缓蚀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经升温脱水合成咪唑啉缓蚀剂。以正交试验法和静态失重法研究了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反应物、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缓蚀剂时在模拟采出水中其反应物配比、合成温度、合成反应时间对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经红外光谱、咪唑啉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1.0:1.0、合成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8 h,此时缓蚀效率最佳达95%;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该种缓蚀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50℃,当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率可达96%;腐蚀试片腐蚀形貌分析可知,该种缓蚀剂能抑制点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缓蚀剂电化学曲线实验表明,该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以烷基酚和浓硫酸为原料合成磺化烷基酚,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磺化产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旋转挂片失重法测定磺化烷基酚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并借助数码相机、显微镜及EDS对缓蚀剂成膜物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磺化烷基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烷基酚与浓硫酸摩尔比1:1.25,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 h,此条件下的磺化产率可达90.46%;在缓蚀剂质量浓度1 000 mg/L、腐蚀介质温度280 ℃、腐蚀介质停留时间6 h、搅拌桨转速300 r/min的条件下,磺化烷基酚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为93.27%;磺化烷基酚缓蚀剂能在A3钢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保护膜,在以环烷酸为主的腐蚀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咪唑啉型缓蚀剂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棕榈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并对其进行水溶性改性制备了咪唑啉型缓蚀剂YG-1,与助剂硫脲复配得到复配缓蚀体系YG-2。应用静态挂片失重法、电化学法评价了该复配缓蚀体系YG-2的缓蚀性能,研究了缓蚀机理,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前后及加入复配缓蚀体系YG-2后A3钢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30℃下加入复配缓蚀体系YG-2能有效地抑制饱和CO2的高矿化度盐水对A3钢的腐蚀,其使用浓度为20mg/L时,缓蚀率达到98.5%,腐蚀速率仅为0.009mm/a,远好于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正壬醇、五硫化二磷为原料合成硫醇基硫代磷酸壬酯高温缓蚀剂并对其缓蚀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正壬醇与五硫化二磷原料摩尔比2: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7h。缓蚀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硫代磷酸酯缓蚀剂,加入量为1000mg/L时,在实验温度280℃,实验时间48h的条件下,缓蚀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9.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油酸咪唑啉,用氯化苄对其进行改性得到缓蚀剂CY-1。采用失重法评价CY-1在减黏塔顶水中对20钢的缓蚀性能及其与油田水常用缓蚀剂GW1的复配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80 ℃、实验时间168 h时,缓蚀剂CY-1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00 μg/g,缓蚀率为74.31%;CY-1与GW1质量分数分别为100 μg/g时复配效果最佳,缓蚀率为79.86 %。  相似文献   

10.
以棕榈酸、二乙烯三胺、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咪唑啉缓蚀剂2-十五烷基-1(马来酰胺)-乙基-咪唑啉,其与助剂硫脲复配得到复配缓蚀剂YQ。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电化学评价法考察了YQ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YQ能有效抑制饱和CO2盐水对A3钢的腐蚀。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前、后及加入复配缓蚀剂YQ后A3钢的表面形貌及表面产物,探讨了YQ的缓蚀机理。结果证明,复配缓蚀剂YQ在A3钢表面形成了3层腐蚀产物膜,有效地抑制了饱和CO2盐水对A3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现场缓蚀要求,咪唑啉型缓蚀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对咪唑啉型缓蚀剂进行复配能够提高其缓蚀效果,降低使用成本。按现场要求,对缓蚀剂原液进行复配、稀释,并在饱和CO2模拟盐水和高矿化度模拟盐水中进行静态挂片实验。结果表明,复配后的缓蚀剂加药浓度为5.1 mg/L时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当咪唑啉型缓蚀剂、亚硫酸钠、硫脲和水以质量比为30∶2∶3∶65复配时,复配缓蚀剂的效果最好,适用于含有CO2和高矿化度的油田水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曼尼希碱合成的基础上,通过与氯化苄反应制备曼尼希碱季铵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苯胺与氯化苄物质的量比为0.9。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曼尼希碱季铵盐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酮、醛、硫脲等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曼尼希碱再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季铵化反应最佳条件,即曼尼希碱与氯化苄摩尔比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考察了缓蚀剂用量、腐蚀介质盐酸含量及腐蚀温度对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蚀剂用量1.0%,腐蚀介质盐酸含量15%、腐蚀温度40℃,腐蚀时间4h及常压条件下,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9 904 g/m2·h,表明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甲醛、二乙胺和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曼尼希碱缓蚀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6 h,甲醛、二乙胺和苯乙酮的摩尔比0.1:0.13:0.13,pH值为3。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证实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对合成出的最优化缓蚀剂ST-2进行了性能研究,发现缓蚀剂用量对缓蚀效果影响明显,当缓蚀剂质量分数达到0.5%时已经达到标准中一级指标水平。ST-2与缓蚀增效剂丙炔醇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对于质量分数为15%HCl在90℃下的酸化体系,缓蚀剂的最佳配方为0.1%ST-2+0.5%丙炔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加工高酸高硫原油对常减压蒸馏塔顶冷凝冷却系统和流出线管线(材质为20钢)腐蚀严重,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了油酸咪唑啉缓蚀剂HS11,并与咪唑啉缓蚀剂JC-CR1138、咪唑啉高温缓蚀剂GW01进行复配,采用挂片失重法评价其对20钢在减黏顶水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HS11缓蚀剂能达到理想的缓蚀效果,最佳用量为2...  相似文献   

16.
YZ-1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醛、丙酮和乙二胺为原料,经过Mannieh反应合成了曼尼希碱酸化缓蚀剂YZ-1。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酮醛胺摩尔比为2:2:1,HCl加量1.0%。用静态失重法在不同温度、不同加量以及不同酸液类型及酸液浓度下,对其缓蚀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缓蚀剂YZ-1在盐酸、氢氟酸和土酸中均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其耐温性高达150℃,是一种很好的高温酸化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