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设施的需求量及标准要求不断提高,这为我国建筑设计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而言,存在理性思维及感性思维在具体建筑设计工作中运用不当的情况。这直接决定着建筑设计的质量,更间接决定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及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本文就在建筑设计中理性思维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根本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杨毕 《四川建筑》2010,30(4):77-77,80
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如何协调以及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准确的意象表现赋予我们一种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4.
汤朔宁 《时代建筑》2012,(4):154-159
建筑设计之路总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行走,建筑师塑造空间,除了赋予它们社会效用,还给予它们以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文章从福建莆田体育中心的感性认知入手,探讨感性认知与理性操作之间的推进关系,寻求感性与理性的共融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赞赏通过与境外设计机构合作参加“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工作,对合作方建筑师务实、理性、严谨的建筑设计作风和重视功能要素、倡导先进建筑技术的设计思想,并针对目前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出现的注重建筑形式、轻视建筑功能、脱离技术与经济条件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强调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建筑设计是建筑师将自己的建筑思想与设计理念实现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感性的;而结构设计则是工程师利用结构技术支持建筑实现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理性。因此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合作,体现出感性和理性的融合。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在造型上不断创新,空间构成的变化使结构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中庭空间的出现和底部空间的变化对结构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7.
丁成富  龚军勇 《山西建筑》2008,34(2):214-215
通过对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阐述和对产品设计的理性思维的界定,以及其在产品设计中作用的辨析,阐述了理性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及设计师怎样能够更好地在设计产品时把握和梳理感性思维,遵循理性思维,以更好地保证所设计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教学,包括景园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类课程,不同于普通理工及文科类课程,往往具有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属性,课堂教学既要将设计的规律与方法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思维的规律,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激活创造性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批量培养合格的、具有实践工作能力的设计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优秀的高等院校更应当成为产生卓然超群的设计大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西方哲学将感性与理性性别化之后,社会性别区分的偏见现象随之产生,人们常常认为男性对应理性,而女性对应感性.因此,女性建筑师作为少数群体常被贴上感性、主观、不可信服的标签.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力量愈见突显,女性建筑师在建筑领域中也展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比如扎哈、妹岛和世等都是建筑界女性力量的代表人物,她们的作品中呈现出极大的感性、细腻、温柔的女性魅力,为建筑增添了诗意与温暖.文章侧重研究建筑设计中的女性色彩,关注女性建筑师的思维特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新形势,新工科的提出成为高等工程教育为应对全球形势、国内工程教育发展形势和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科必然要求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培养将创新创造的设计水平与人文艺术精神并蓄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该文针对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的主要问题,从学生自主调查与研究视角分别提出了基于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引导下风景园林建筑课程的自主式学习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感性与理性设计思维融贯为训练目标的渐进式教学范式.最后,以茶室设计教学为实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证明可推广应用到风景园林学科的其他实践课程中.  相似文献   

11.
唐魁 《城市建筑》2013,(14):35-35
本文从分析和归纳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入手,探讨如何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来解决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廖珊 《城市建筑》2014,(2):19-19
图式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自我交流,能够审视自身设计不足。其二是与人相互交流,通过图解说明加强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13.
理性思维指导下的建筑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威 《山西建筑》2009,35(22):22-23
以中国当今建筑创作面临的困境开篇,提出创作主体是影响建筑创作的最重要因素,说明了思维对建筑创作的重要意义,认为建筑创作应当是理性思维指导下的一种思想行为,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理性的建筑设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发出了走中国理性建筑创作之路的号召。  相似文献   

14.
曹阳 《中外建筑》2014,(12):62-63
创造性思维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时期的建筑设计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和以后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打下基础。文章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就低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建筑学科的特殊性提出并探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期望对自己今后的设计课教学完善。  相似文献   

15.
建筑设计从思维层面来审视,其必然包含有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属性,而其理性思维的过程又自然展示其逻辑性的一面,建筑设计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来论,是以一种理性化逻辑推理为基础,结合形象思维,将各种层面的问题进行有机内化和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崔轶 《华中建筑》2011,(10):171-174
文章结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介绍了改革的具体方法以及所获得的成绩和发现的不足,指出对于设计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是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中,建筑空间从中心性过渡到匀质性,进而到流动性。而设计时的基础性思维更多的是水平维度的,这一点造就了竖向维度的空间意识的失衡。本文从建筑空间的发展沿革谈起,从水平维度的流动空间过渡到竖向维度的空间连续,首先对建筑空间竖向连续的设计手法探讨,进而以设计手法中的“秩序”为切入点,展开对设计手法中所蕴含文化内涵的思考,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的竖向维度思维及本土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表达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建筑设计教学引入建筑策划的方法,以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引入建筑策划的内容,基于理性思维从参与式设计、角色扮演与互动、全过程教学、网络课堂等方面,介绍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总结了建筑策划引入对设计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帆  高蔚  于慧芳 《华中建筑》2008,26(10):54-57
该文对模糊思维及建筑创作客体的各因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模糊思维对建筑抽象性的具体影响,对如何利用模糊思维更加有效地进行建筑创作做出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