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报告的重点在于提出2020年我国社会居住目标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其中.城镇居住目标指标体系包括住宅数量。住宅质量与品质、住宅配套设施、居住环境与服务以及居住消费支出等五个方面16项指标;农村居住目标指标体系包括住宅数量、住宅质量及配套设施三个方面5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今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形势指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性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性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其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构建出既有居住建筑综合性指标体系为既有居住建筑的综合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从建筑设计规划、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备节能效果、节能管理环境四个方面,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选取19个指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建立对居住建筑节能效果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个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权重。通过模型构建可知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建筑设计规划对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影响大。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居住建筑节能效果提供方向,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居住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设计更加讲究舒适、健康。健康住宅的规划设计。是健康住宅建设实施的重要平台条件。如何从规划设计入手提高住宅的居住品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就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后,住宅产品在市场构成、居住环境、居住品质等方面的变化,和向多样化、个性化及可持续方向发展进行论述。安亭新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建立的保障性住房居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市五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开展典型小区问卷调研,获得数据样本;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行了各维度的居住满意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尝试性地提出了提升居住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从保障房的建设及发展层面、保障房的改善及提升、运营及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规划选址、完善周边交通与配套、提高保障房性价比、满足住户期望值、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改善和维护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以及提升居住者的归属感针对性优化建议,为促进北京市住房保障体系平稳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徐磊青 《新建筑》2000,(2):45-47
用两个实例说明高层住宅居民可以获得较高的居住满意度,也可以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交往和邻里关系。上海的实例研究认为,在目前的居住状况下,无论是高层住宅还是多层住宅其居民都不是很重视邻里关系和社会交往,但当居住水平提高以后,居民将越来越强调社区的品质和吸引力。另外降低高层住宅的规模可以缓和高层住宅居民的拥挤压力并提升居住品质。  相似文献   

8.
住宅品质与居住品质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技术进化与生活进化的悖论。住宅是唯物主义的.居住则为多元论。住宅品质是一个技术系统.居住品质保障则是一个社会系统平衡(它涵盖了住宅品质系统)。1976年联合国生境会议指出:”在今后35年内.35亿人口需要地方居住,相当于需要3500个拥有百万居民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对平民自建住居现象和当前濒危形势进行概述,以吉林乾安平民自建住居为案例,展示调研成果及亲身居住生活体验,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民自建住居的多重气质,归纳平民自建住居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尝试总结出平民自建住居文化对提升当前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品质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当下的城市发展背景中,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城乡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高速与大面积的建设也带来了若干问题,住区建设在满足底层次的居住需求后,还没有在居住品质上满足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所以与社会和经济密切相关的住区建设已步入由注重数量向关注居住品质转变的时代。文章通过对徐州市沛县曙光路改造工程实践项目为例对如何优化住区空间居住品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其他住区空间在居住品质的提升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工业建筑》2005,35(1):24-26
居民参与是居民环境权的具体体现 ,居住环境评价中居民参与意识的调查是研究构建“住宅光环境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通过对居民参与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信访投诉的参与频率 ,水平与质量等的研究 ,基于调查结果 ,分析了居民参与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小环境 ,大问题”的环境观念 ,“居住环境作为健康工程”的工作意识 ,制定完善居住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机制 ,开展环境意识教育 ,加强居住环境质量监管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钱知晗  王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6):44-45
阐述了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意义,从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三方面对百步亭社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探索出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的思路和方法,以完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打造出一个个有地方特色的适宜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孙皓 《中外建筑》2013,(8):56-57
居住空间设计创新的实质是解决人类居住环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探讨文化符号、生态设计、回应场地、可持续设计几个主流方向,以及国内外居住空间设计创新的实际案例,指出多元方向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董金柱 《山西建筑》2007,33(29):54-55
为了清楚认识大都市居住生活环境质量,研究分析了大都市居住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都市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理念和规划设计建议,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大都市居住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5.
"优质交通"是粤港澳三地建设优质生活圈的共同意愿和诉求,要求构筑高效、绿色、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以交通为先导带动区域发展,推动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的形成和发展.从发展目标、策略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重点探讨了提升区域综合交通系统效能、优化区域交通结构和绿色交通标准、改善跨界交通及通关便利性等问题,对三地交通基建合作共建的保障体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优质交通"相关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佶  王竹 《华中建筑》2005,23(2):94-95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着。但是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因此人居环境中的绿化设计便愈加显得重要。考察一般的城市住居情况来看,提高住居绿化环境的品质,虽然这意识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起来,但在设计时却常常可以看见缺乏条理的整体设计。这并不是设计师能力缺乏造成的,而是他们缺少一部分基础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是针对这状况提出了“城市住居绿化菜单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建设解决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国民的居住难题。然而新加坡在建造住房本身的同时,也注重与之相应的居住环境质量。文章介绍了90年代新加坡通过改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公共住房,来完善居住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社区体系规划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人本主义城市空间发展观及价值取向分析为基础,提出冲破现代主义城市功能分区藩篱、关注社会公平下,空间公正为方向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指出其理念核心为人本生活场所体系及城市社区体系公正结构的建构与重构,并进一步推演出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的基本原理为:1)城市社会(居住)阶层化构成原理(城市公正规划);2)城市社区体系分异可获性原理(区域响应规划);3)社区空间质量构成原理(空间共享规划);4)文化生态景观情境认知原理(区位文化尊严规划)。  相似文献   

19.
韩晓宏 《中外建筑》2014,(1):102-10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与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居住模式也越发集中,本文结合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的新农村规划探讨新农村集约化居住模式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分析阐述了设计中对集约化居住在总体布局、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体现,结合当地特色的建设集约化居住模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汪研  王世和 《山西建筑》2008,34(6):197-198
介绍了小区管线综合设计的目的,阐述了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所需要的资料及设计范围的确定,探讨了居住小区管线的平面和竖向设计,以提高设计质量、搞好居住小区内的工程管线工作,从而为高水平现代化的小区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