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油层油藏均衡开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均衡开采是多油层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油藏渗流模型和井筒流动模型,根据压力的连续性条件,建立了多油层油藏 ̄井筒流动耦合的半解析模型,给出了多层合采直井的产液剖面和压力剖面计算方法,定量计算并分析了井筒压力损失、层间渗透率差异、原油黏度差异、压力差异和层间距离对多层合采直井均衡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压力差异对多油层油藏直井均衡开采的影响最大,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层位地层压力越大,相应产量越高,当合采油层间的压力差异大于生产压差时,有可能出现窜流;层间渗透率差异影响次之,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各层段的产液量只与层位间的渗透率比值有关,而与渗透率的具体大小无关;层间原油黏度差异相对较小,井筒压力损失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研究对多油层油藏的开发效果预测以及完井方案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凝析气井的生产能力是决定凝析气田开采的关键因素之一。凝析气的开采效益取决于气体与凝析液体的产量、凝析液在井底附近的析出可能导致产能的降低。可 水力压裂增产方法提高低渗凝析气藏的产能。水力裂缝的缝长及导流能力与地层渗透率和凝析液析出的程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水力裂缝能改善析出液体对产能的不利影响。注气(甲烷、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吞吐,也能有产地降低井底附近凝析液的封堵作用,所以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开发具有不同渗透率小层的油气田过程中,储量的非均衡采出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大油田虽已进入高含水后期,但在井间区域中可能还有未被开采的储量相当大的死油区。地层渗透率和原油粘度都各不相同的多油层开发层系开发中产生的的问题特别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对于地质结构和油气分布都很复杂的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是要提高开发效率,可以用扩大注水对油层的波及程度,降低含水率,优化注水量以保护地层压力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在采油井中利用技术和设备能监督油层的开发情况,例如评价沿套管井剖面当前油层的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气体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降低,导致硫微粒在气相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在达到临界饱和态后从气相中析出,并在储层孔隙及喉道中运移、沉积,导致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地层压力的降低导致裂缝逐渐闭合,也会导致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从而影响气井的产能和经济效益,严重时可导致气井停产。针对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复杂渗流特征,基于空气动力学气固理论描述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沉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能够综合描述多孔介质中硫微粒的析出、运移、沉积、堵塞以及应力敏感的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数学模型,并以L7井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产量生产条件下,硫沉积对气井生产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井的稳产时间缩短及气井产量在递减期内的递减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5.
�����������붯̬ȷ�������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在地层中析出将导致气相渗透率和产能降低,研究凝析气井流入动态必须综合考虑析出的凝析油对油气相渗透率的影响。文章在Sarfraz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凝析油气两相拟压力积分分解为两个积分函数之积,一个积分函数与流体高压物性有关,另一个积分函数与有效渗透率有关。利用实际凝析气井不稳定压力恢复试井数据确定拟有效渗透率函数,从而解决了凝析气井产能方程中的真实有效渗透率问题,进而求出两相拟压力,然后利用产能试井数据求出凝析气井流入动态方程。这取代了过去用岩心实验确定的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产能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现象,通过采用变流体压力应力敏感实验方法,保持围压不变对某低渗透油藏的岩心在不同流体压力下的渗透率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体压力的减小,岩心渗透率逐渐降低,但减小幅度趋于平缓;岩石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流体压力恢复后,岩心渗透率并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其原因是低渗透岩石应力敏感性是不可逆的。利用径向渗流理论,结合应力敏感性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新的油井产能方程,计算出地层压力变化对单井产能的影响。在保持生产压差为4 MPa不变的前提下,地层压力下降5MPa,单井的产能降低10%~30%,储层渗透率越低,降幅越大。为使低渗透应力敏感性油藏得到合理高效的开发,储层在进行压裂、射孔和作业过程中需注意油层保护;在开采过程中需观察井底流压的变化,维持合理的生产压差;当油井产油量明显下降后,适时对近井地带储层进行酸化,增大近井地带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田开发的进行,地层压力逐步下降,与产能方程系数密切相关的多项参数如天然气偏差系数、粘度等都是变化的,气井开采过程中稳定产能方程随之改变,采用原始地层压力下的稳定产能方程来确定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无阻流量是不正确的。同时,由于气体产出、低渗气藏孔隙压力降低、地应力增大、基岩和孔隙受到压缩,导致渗透率大幅降低和气藏产能降低。因此,为了更加合理的开采气藏,气井产能分析必须考虑地层应力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为得到气井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无阻流量,基于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变化呈指数关系的普遍认识,在达西渗流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一个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的地层压力与无阻流量的关系式。该公式考虑渗透率应力敏感伤害对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只需已知气井某地层压力时的产能试井无阻流量及各地层压力下对应的天然气粘度和偏差系数,便可以得到各地层压力对应的无阻流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堵剂在发生管外窜槽井的注入特性,根据管外窜槽模型,分析了低粘度堵剂的注入特性,指出不同渗透率地层的分流情况受窜流通道和地层渗透率的综合影响.在油水层渗透率一定的条件下,窜流通道渗透率越小,水窜层分流率越小;反之,窜流通道对水窜层分流率影响越小,并且最终分流率趋于定值.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加,水层和油层的压力均增大.在窜流通道和油水层渗透率一定的条件下,若油水层压力不变,则油水层分流率不变.低粘度堵剂注入发生管外窜槽的油水层时,由于油水层压力确定了注入流体的分流率,同时由于油层压力小于水窜层压力,使大量堵剂进入油层,对地层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建议使用泡沫等具有分流效应的流体,减少对油层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异常高温凝析气藏降压开采过程中近井带地层水的大量蒸发极易导致盐析产生,崖城13-1气田异常高温凝析气藏中即使不产地层水的气井到后期的凝析水产量上升速度也较快,说明这种蒸发作用是存在的。同时随压力的降低在近井带会形成反凝析饱和度的聚集,它们均会使近井带的气相渗透率降低,进而降低气井产能。研究中测试了崖城13-1气田高温下地层水蒸发情况,并利用室内实验测试了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干化时间下的岩心渗透率变化,发现低渗岩心在储层高温条件下的蒸发干化对低渗储层的损害较大;在拟合地层水蒸发导致盐析前后岩心渗透率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反凝析伤害影响分析,评价了崖城13-1凝析气藏近井带受干化盐析和反凝析影响下的产能变化。结果表明,崖城13-1气田目前低压阶段盐析对产能的最大影响为15%,平均为8.68%,反凝析最大影响为5.83%。干化盐析和反凝析综合影响下的产能下降最大可达14.51%。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准确计算钻杆地层测试(DST)渗透率,能够大幅提高海上非均质砂岩油藏产能预测精度。为此,综合考虑惠州凹陷宏观沉积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绝对渗透率的测井解释模型。正演分析表明,射孔层段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储层对产能的贡献明显不同;对不同级别储层渗透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合成测井渗透率,并对权系数大小进行约束,突出优势储层对产能的贡献,建立了DST渗透率的回归拟合方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迭代,得到DST渗透率计算方程的最优解。采用该方法对惠州凹陷72个油层产能进行预测,48个油层的产能大于100 m3/d,预测相对误差小于30%的油层占比90%;24个油层的产能为10~100 m3/d,相对误差小于50%的油层占比79%。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渗透率合成技术的砂岩油藏产能预测方法,能够为海上油田测试作业决策提供指导,降低勘探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1.
封隔器胶筒对套管接触应力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研究封隔器工作的可靠性 ,将胶筒安装在模拟试验装置中做模拟井下工况的受力试验 ,通过 4 0只应力传感器测得胶筒在封隔时对套管接触应力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胶筒被压缩后对套管的接触应力主要集中在每节胶筒的中间带 ,应力呈规律性变化 ,随受压元件轴向力的加大 ,胶筒对套管的接触应力也增加 ,特点是胶筒沿套管轴向应力差别较大 ,沿套管径向应力分布较均匀。这说明封隔器工作时每节胶筒中间带起主要密封作用 ,接触最好 ,两端则较差。  相似文献   

12.
气枪系统同步与否直接影响采集资料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对系统同步的测试比较繁琐,本文给出了一个方便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闭式气举井底瞬时压力的特点 ,提出闭式气举的井底压力偏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经过求解 ,给出该方程无因次化后的Laplace空间和实空间上的井底压力表达式 ,得出整个气举过程的井底压力。由此 ,对井底压力历史进行拟合分析 ,可以得到地层参数 ,达到评价地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开毓  徐魏 《润滑油》2002,17(5):48-51
介绍硅油型和非硅油型两类抗泡剂各自在抗泡性能,放气性能方面的特点,重点阐述用这两类抗泡剂及其它助剂复合研制的3号复合抗泡剂,该剂在实验室试验中,显示了用量小,抗泡性显著的优点,用于4040船用中速机油,通过了指定的台架试验和海上实船航行试验,证明抗泡剂性能优良,持久。  相似文献   

15.
地震仪器中地震道检波器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正确地使用地震检波器,直接关系到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地震检波器的性能测试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检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地震仪器中对检波器(串)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对野外施工中正确测试、快速判断和排除检波器(串)故障,提高数据采集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造后的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分流比和电动机转数等主要操作参数对动态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试验用样机旋转外壳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 ,可以在取样分析的同时 ,观察到旋流器内油水混合液的流动状况和油水分离状况。试验研究表明 ,加大分流比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但必须将分流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以保证获得足够高的综合分离效率 ;电动机转数的提高加快了油核的形成 ,除共振区外 ,有利于油水的分离 ,但考虑到共振的影响 ,应当在转数加大后适当提高分流比 ,以改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屈献永  胡松林  张曙华 《焊管》2017,40(11):52-54
为了准确测量HFW焊管全管体真实屈服强度,设计并制造了液压胀环试验设备,测量了4种不同规格X70M HFW焊管的屈服强度,并与平板拉伸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无论用哪种测量方法,径厚比越大,HFW焊管的屈服强度越大,对应的屈强比也越大;液压胀环法测量的屈服强度比平板拉伸法测量的屈服强度高15~30 MPa;当应变<1%时,液压胀环法测得的应力比平板拉伸法测得的应力高  相似文献   

18.
单牙轮钻头传动比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喻开安  邓嵘  杨世良 《石油机械》1995,23(6):14-17,23
单牙轮钻头的牙轮转速与钻头转速之比(传动比)是研究和设计钻头的重要参数。笔者在钻头试验台架上测试了单牙轮钻头的传动比。为了解不同轴倾角β对传动比的影响,分别设计了具有15°、30°和45°轴倾角的牙爪,并作了测试与分析,获得了单牙轮钻头传动比的一些规律。由实验获知,轴倾角β和岩石性质等对传动比均有影响,还证实了单牙轮钻头传动比i始终小于1,此特点为研制与井下动力钻具相匹配的钻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rmoduric sporeformers can survive milk pasteurization and cause spoilages of dairy products. In the present study, ultrasonication was evaluated as a non-thermal processing technique to inactivate the thermally resistant vegetative cells of spore forming Bacillus spp. During the challenge studies, vegetative cells of Bacillus coagulans (ATCC® 12245), Anoxybacillus flavithermus (DSM 2641), Bacillus sporothermodurans (DSM 10599), Bacillus licheniformis (ATCC®6634), and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ATCC® 15952) were studied for their survivability to batch pasteurization (63 °C/30 min) in skim and whole milk samples.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ltrasonication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pasteurization on inactivation of vegetative cells of some thermoduric Bacillus spp. Effect of ultrasonication on milk pH, color,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was also investigated. Vegetative cells of B. coagulans and A. flavithermus survived pasteurization treatment in both skim and whole milk samples. Ultrasonication at 80% amplitude for 10 min however, inactivated the vegetative cells of B. coagulans and A. flavithermus in skim milk by 4.53, and 4.26 logs, respectively. A combined treatment of pasteurization (63 °C/30 min) followed by ultrasonication completely eliminated approximately log 6 cfu/mL of these cells in skim milk. As visualized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ultrasonication physically disintegrated vegetative cells of sporeformers. Ultrasonication treatment caus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P < 0.05) in brightness and greenness of milk; whereas, blueness (b*) of milk was increased. However, pH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P > 0.05) of treated skim milk were not affected.  相似文献   

20.
方华  张佳民 《石油机械》1994,22(11):28-31
在介绍抽油杆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并对四种涡流检测方案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明了抽油杆涡流检测对探头架的要求,即探头架必须具有张合、随动、浮动、变径、调心和耐磨的功能,同时介绍了探头架的配套系统。最后着重论述了DWK型涡流检测探头架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其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