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图兰和南哈萨克区(TSK)位于中亚里海与天山之间。该区被晚二叠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覆盖,这些地层是在一系列与古特提斯及新特提斯两洋区演化史密切相关的构造事件中沉积的。因此,图兰和南哈萨克区的沉积盆地限制了自晚二叠世以来欧亚板块南缘的构造发育。我们的研究是基于晚二叠世至第三纪之间五个主要标志地层的构造等高线图及等厚图。等厚图帮助确定主要断裂的位置,划定沉积盆地的边界,并提供有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在某些情况下)的信息。从晚二叠世至始新世,伸展沉降作用似乎控制着图兰和南哈萨克区。这种伸展可能属于和活动大陆边缘相邻的欧亚板块南部的弧后型,在这里古特提斯及新特提斯相继向北俯冲。这里的沉积盆地既宽又深(达15km)。中生代出现了两次局部挤压事件,这与欧亚板块南缘陆块加积作用有关。第一次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导致图兰区盆地发生强烈的选择性倒转。第二次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强度较弱。从渐新世起,随着印度和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发生了更广泛的倒转,并在图兰和南哈萨克区形成了压性盆地。纵观图兰和南哈萨克区自晚二叠世至第三纪的整个演化史,古生代和早中生代的构造强烈地控制着沉积作用,尤其是沉积中心的位置。南哈萨克区沉降较小,而图兰区的一些盆地非常深。  相似文献   

2.
根据钻井、测井、野外露头及地球化学资料,参考盆地周缘构造环境、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沉积相展布,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二叠世不同时期构造-沉积环境,探讨了盆地性质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中—晚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和北缘经历了洋盆俯冲消减过程,以强烈的挤压构造环境为特征,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期盆地北缘古亚洲洋闭合进入陆陆碰撞阶段,盆地内构造沉降速度缓慢。(2)中—晚二叠世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中二叠统石盒子组沉积期基准面呈下降趋势,盆地主体延续山西组沉积期南北高、中部低的古地理格局,南华北地区地势相对更低;周缘隆起区快速抬升且范围逐渐扩大,为坳陷盆地内提供物源,盆地内发育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浅湖相,向南发育残存潮坪—潟湖,呈南北向展布;晚二叠世基准面趋于稳定,湖相范围扩大,主要发育于盆地南部,潮坪—潟湖环境向南缩小。(3)研究区油气成藏受控于沉积环境,中二叠世发育的陆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利于形成储集层和盖层,且和下部煤系地层组成中二叠统良好的生-储-盖组合;上二叠统为氧化干旱的古气候,沉积水体较浅,形成的泥岩厚度小,生烃潜力有限,无法形成大规模气藏。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为陆内裂谷、前陆盆地和陆内拗陷盆地演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早期陆内裂谷、晚二叠世构造低幅隆升及中晚三叠世构造沉降控制了博格达山周缘盆地的形态、类型、沉降速率及可容纳空间,进而影响了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演化;中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为深水湖盆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主要以深水沉积作用为主,局部发生重力流沉积;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隆升形成低凸起并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砂体;中晚三叠世博格达低凸起发生沉降,以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泥盆统- 三叠系层 序地层可划分为 2 个巨层序、5 个超层序、12 个层序。晚泥盆 世- 三叠纪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古 新疆板块”的局部裂解与 再拼贴的过程 ,塔里木盆地 则经历了晚泥 盆世- 早二叠 世弧后裂谷和 晚二叠世- 三叠 纪前陆盆地两个阶 段。巨层序Ⅰ为弧后裂谷演化阶段 的产物,其中超层序Ⅰ A 代表克拉 通内坳陷盆地的沉积,超 层序Ⅰ B 代表弧后 克拉通内裂谷盆地 充填沉积。巨层序Ⅱ为前陆盆地演 化阶段的沉积,其中超层序Ⅱ A 代表周缘前陆 盆地的充填沉 积,超层序Ⅱ B 和 超层序Ⅱ C 是内陆 坳陷盆地的沉积。研究表明,构造 作用在大部分Ⅲ级层序形成中起着 决定性作用,只是在构造相对稳定的 晚泥盆世- 石炭纪的被动 大陆边缘和克拉通盆地演化时期, 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才对其层序 的形成起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晚古生代全球构造背景和上扬子地区构造环境、盆地原型及四川盆地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结合二叠系气藏特征和成藏条件认识,探讨了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分异对四川盆地二叠系多类型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伸展背景下构造差异隆升或沉降形成隆凹相间的古地貌,导致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经历早期台地与台凹相间,晚期台地与裂陷槽(陆棚)相间的沉积格局的演化,台凹、潮坪—潟湖、斜坡、陆棚—盆地等相区(亚相—微相)控制发育的多套、多类型烃源岩,与受台地边缘礁滩、台内浅滩控制及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形成的多套、多类型储层构成下生上储、旁生侧储、自生自储等多种高效源储组合,构建了二叠系成藏的基本条件;多套、多类型储层是二叠系含气层系多、气藏类型多的根本原因。二叠系具备多领域、多类型、多层系综合、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柴窝堡与大河沿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吐哈盆地西北缘结合部位,针对该区早二叠世盆地属性争议问题,依据前人研究基础,开展野外地质调查,从沉积学角度进行碎屑组分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研究表明,柴窝堡与大河沿地区早二叠世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其中准南缘柴窝堡下二叠统发育海相复理石建造,可见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而吐哈西北缘大河沿下二叠统主要为陆相冲积扇—扇三角洲相沉积,在大河沿后沟剖面可见到盆地边缘相沉积,推测为早二叠世吐哈盆地西北缘边界。综合认为,准噶尔盆地与吐哈盆地在早二叠世已具有分割性。根据沉积特征分析,柴窝堡与大河沿区块均具有形成良好生储盖组合的沉积背景,柴窝堡区块易形成岩性油气藏,而大河沿区块易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二者勘探的关键是要落实优质的砂岩储集体。该研究不仅对研究区构造沉积环境认识提供了佐证,对该区油气勘探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藏北羌塘盆地演化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勇  曹春潮 《断块油气田》1998,5(5):6-12,22
探讨藏北羌塘盆地演化史,方法:对盆地的岩浆岩,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及沉积建造进行研究,对羌塘盆地构造演化史进行追踪。结果:阐述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各期演化造就的盆地类型。结论:指出羌塘盆地在早二叠世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性质。早、中三叠世由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向弧后盆地转化。晚三叠世为弧后盆地,早侏罗由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中,是侏罗世为前陆盆地,白垩纪及其后为山间盆地。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三叠纪主要为内陆湖泊的陆相沉积。文中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不同地区单井地层.沉积相柱状图解释为基础.对塔里禾盆地三叠系进行了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分析,并对沉积相类型、古地理环境及沉积相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早三叠世,塔里木盆地以湖泊和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为主,库车坳陷北部山前发育冲积扇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三叠世,库车坳陷沉积格局变化不大,盆地内部湖泊面积有所扩大,塔北地区开始发育湖泊三角洲体系:晚三叠世,由于古特提斯洋持续向塔里木板块俯冲,特提斯南缘的羌塘地块与塔里木板块发生碰撞.受此构造运动影响,盆地内部湖盆开始向北退缩,塔北及库车坳陷开始出现含炭沼泽.盆地沉积演化开始向侏罗纪过渡。  相似文献   

9.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东海陆架盆地为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据区域地质,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结构研究。该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克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白垩纪弧前盆地和晚白垩世末-新生代弧后裂陷盆地等3个构造演化阶段。白垩纪以来,东海陆架盆地的演化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裂陷期由西向东逐渐变新,早白垩世岩浆弧位于浙闽东部,陆架盆地为弧前盆地,至晚白垩世末-早古新世,陆架盆地转变为弧后盆地,并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中新世裂陷,后在东部坳陷带发育始新世裂陷。  相似文献   

10.
吐鲁番-哈密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吐鲁番一哈密盆地是准噶尔一吐 鲁番板块内的陆相断陷型山间盆地。自晚二叠世至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发育了上二叠统、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三套生油层来。北部凹陷是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多期叠加的生油凹陷区,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战场。托克逊凹陷是晚二叠世生油凹陷,五堡凹陷是晚三叠世生油凹陷。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古生界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气层系,天然气的聚集受相带的控制,其主产层均为三角洲沉积体系。通过对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曲线等的综合分析,将区内上古生界三角洲沉积体系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分析表明,研究区两类三角洲沉积在岩性、沉积构造、沉积序列、测井曲线等方面存在差异。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中二叠世下石盒子组下部盒8、盒9段气层组,主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早二叠世山西组山2段气层组,以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勘探实践表明,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对于研究区天然气的富集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山2段气层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有利储集相的寻找,同时兼顾盒8、盒9段气层组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搞清楚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上古生界的沉积体系,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认为,子洲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障壁海岸及浅海陆棚5种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本溪组发育障壁岛-潟湖及浅海陆棚相,太原组在研究区东部及西南部形成浅海陆棚沉积,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潮坪沉积;山西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研究区上古生界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坪及障壁岛沉积区均可作为该区的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南方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华南地区晚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成藏区带:华南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泥盆纪、二叠纪是中国南方生物礁主要生长时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均发育有效烃源岩;台地礁滩相灰岩、台缘斜坡、台间海槽区重力流沉积物、滨海陆源碎屑岩和盆地相浊积岩是有利储集岩;泥岩、泥灰岩和石膏组成良好盖层。烃源岩有印支、燕山和喜山三次油气成藏期。印支、燕山、喜山运动使断裂带附近的油气藏破坏形成古油藏,但构造相对稳定地区的油气藏仍然得以保存。在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厚度大、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区,如桂中坳陷,印支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破坏,但仍保存有原生油气藏。中、新生代沉积覆盖的晚古生代地区,如十万大山盆地、南盘江坳陷以及南海北部海域,燕山-喜山期形成的油气藏容易得到有效保存,是海相油气成藏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黔中早三叠世晚期织金拉张盆地原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沉积作用、火山活动与构造变动的关系分析,织金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为地裂拉张背景下的张性盆地原型;盆内"破裂台地相带"可划分为4个亚带;盆地的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其中间台槽及两侧台地和缓(陡)坡区均经历了两次由深至浅的沉积旋回,具有一定生、储油气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早古生代陆壳存在的证据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根据:准噶尔盆地分布最广的上古生界火山碎屑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都证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的火山岛弧区:准噶尔北部的奥陶系为陆棚台地相碳酸盐岩,志留系中也发现类似的灰岩巨型滑塌体,表明海盆的基底为稳定陆块;东准噶尔发现了19亿年的古老混合岩: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盆地一直处于陆盆发育阶段,因而得出结论,准噶尔地区早古生代为大陆地壳而非大洋地壳。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区晚古生代古地理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的范围系指柴达木盆地之北,阿尔金山以东,北山至北大山以南,贺兰山至六盘山以西的地域。笔者搜集了晚古生代地层剖面506条,以世为单位编制了岩相古地理图6张。据此追溯了该区晚古生代古地理变迁,为古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线索。祁连山区晚古生代地层较发育,均属祁连山早古生代褶皱隆起后之沉积。雪山群时代曾被确定为早中泥盆世,有许多新资料说明它应划归为中泥盆世。  相似文献   

17.
贾进华  申银民 《石油学报》2017,38(2):135-149
东河砂岩段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海相碎屑岩油气勘探层位,广泛分布于全盆地。为进一步解决东河砂岩段内部砂体对比与分布问题,将东河砂岩段进行了层序格架内的细分层和沉积相分布研究。利用全盆地110余口井和重点区域地震大剖面,将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东河塘组—巴楚组划分为一个层序,东河砂岩段—生屑灰岩段细分为4个具有区域对比意义的准层序组,恢复了以准层序组为单元的岩相古地理与砂体分布。准层序组I和Ⅱ为低位体系域,准层序组III和IV为海侵体系域。准层序组I早期低位体系域沉积局限于塔西南地区西部,以临滨至前滨亚相为主。准层序组Ⅱ晚期低位体系域沉积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中西部地区,以宽阔的前滨、临滨亚相为主;塔北—塔中—巴楚地区东南部为宽阔的滨岸前滨—临滨亚相,盆地中部为临滨—过渡带亚相;盆地西南部为滨外浅海亚相泥岩。准层序组III早期海侵体系域沉积范围扩大,塔北—巴楚地区以滨岸相前滨—临滨亚相为主,塔中地区以滨岸相砂坝为主,盆地内部广大地区以滨外浅海亚相泥岩为主。准层序组Ⅳ晚期海侵体系域沉积范围达最大,盆地中部以广阔的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塔西南地区为局限、半局限台地相,塔北地区以混积浅海相为主,在跃南—羊屋—轮古井区发育滨岸相沿岸砂坝。全盆地东河砂岩段的砂体分布主要受控于海平面抬升、古隆起或古地貌、物源等,提出的准层序组格架内的砂体分布模式指导并得到了生产钻井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晚二叠世长兴期,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位于梁平-开江陆棚西侧,由西南向东北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礁滩、斜坡、浅水陆棚沉积相带。综合利用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及岩屑薄片鉴定等资料,在元坝长兴组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对其沉积亚相和微相进行了划分,结合实钻成果分析,认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的礁盖和礁核是优质储层分布区域。充分发挥测井信息纵向分辨率及地震信息横向分辨率的优势,在岩心标定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来标定地震资料,将测井相与地震相紧密结合,对长兴组有利相带沉积特征做了进一步的精细刻画。依据这些信息,能较为明显地划分出元坝地区长兴组的有利相带。结果表明:该区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亚相为生物礁和礁后浅滩,微相为礁盖、礁核、生屑滩和砂屑滩,这类相带的储层是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古生代盆地是在前寒武系裂陷体系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盆地,经历了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和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两个阶段。其中早古生代克拉通边缘拗陷阶段可细分为早—中寒武世张夏期、晚寒武世三山子期—早奥陶世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晚奥陶世平凉期—背锅山期等4个阶段;晚古生代克拉通内拗陷可细分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等2个阶段。古生代盆地从早寒武世—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伸展转变为晚奥陶世—二叠纪主动大陆边缘,构造变革受周缘大地构造体制转变控制,内部构造沉积格局具有从寒武纪早期西南“L”型伸展裂陷、中—晚寒武世“坳—坡—隆—坪”、奥陶纪“坳—坡—隆—坳”、石炭—二叠纪“一隆两坳”逐步演化的特征。古生代原型盆地演化和构造—沉积格局变迁过程中,派生了多套烃源岩和储层,其中盆地西—南缘持续沉降区域发育寒武系苏峪口组—辛集组、徐庄组、奥陶系平凉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盆地内部沉降区发育奥陶系徐庄组、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下古生界中央古隆起两侧古斜坡区发育张夏组高能鲕粒滩、克里摩里组生物礁滩—颗粒滩、马家沟组颗粒滩等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沉积相特征为基础,建立了华北石炭、二叠纪沉积模式。共划分出4个相带,12个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