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五”期间,厦门玻璃厂投资614万元,增购设备207台套,使设备新度系数达到0.6。其中投资292万元引进彩棒生产线,填补了国内这一项目的空白。尔后又自己设计、施工属国内首创的乳白料换热室双炉盖小池窑拉管线,与坩埚窑生产线相比,吨制品节能49%,制造成本下降20%左右。以后又投资163万元更新三台QD6A行列式制瓶机及一座电加热退火炉,生产能力提高45%,开发了50多种新品种,不仅稳住了老客户,又赢得了新用户。在此基础上企业再次进行节能改造,投入200  相似文献   

2.
我矿80%以上的设备使用年限较长,性能落后,耗能高,维修量大。为了尽快摆脱这种落后局面,在更新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积极采用“三新技术”,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更新改造工作。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矿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为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设备更新改造与生产工艺改造有机结合 为了满足我矿深部开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几年来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我矿提升系统、选冶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全部采用80~90年代的新产品,取代了50~60年代的提升机;碎矿、磨浮设备一律采用了90年代高效低耗产品,日处理量由原来的750吨/日,上升为1000吨/日,停机检修时间缩短了50%,备品备件消耗年可节支10万元;采掘单耗由原来的23.64千瓦·时/吨降为21.9千瓦·时/吨,选矿单耗由  相似文献   

3.
嘉定县工业局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重视设备改造与更新。“七五”期间,全局平均每年更新改造的设备约占设备总数的8%。1991年,全局共更新改造各类设备327台(套),占全局设备总数的8.12%,其中改造设备占60%~70%,对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为改革生产工艺而改造设备 上海市红星缝纫机针厂是生产缝纫机针的专业厂。长期以来,该厂不断地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的功能更齐全,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为改革生产工艺,他们先后对锻杆、冲压、铣槽、抛光、磨平、搪眼、擦亮、包  相似文献   

4.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内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对现行设备维修体制进行改革。开始重视了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设备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活力,较快地改变了我厂陈旧、落后的设备面貌,为企业增添了坚实的后劲。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厂设备的技术状况可用四多一少结构图表表示(见表1)。 根据1979年的调查,设备使用年限超过役龄期的占全部设备的75%。设备综合新度系数为0.18。例如,C 620车床,当时全厂拥有70台,属专业厂产品只有4台,只占5.7%,在表1  相似文献   

5.
无锡湖滨集团有限公司(系四星级涉外饭店)投资400万元改造日处理能力1500m3的污水处理工程,对污水再生资源充分利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设备有三台空气泵设置在地面上,强烈的噪声远播百米之外。 2001年6月,决定选择变频控制系统对三台空气泵进行改造。在操作人员监控溶解氧数据情况下,调节空气泵的电机频率,从50Hz降到25Hz,污水的溶解氧数据一直保持在6~7mg/L,高于国家标准50%以上。  相似文献   

6.
郑志强同志是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炼油厂铂重整车间设备员兼设备组组长,他脚踏实地,勤细工作,和车间广大职工一起,使铂重整车间的设备管理成为全厂的榜样。郑志强同志被誉为搞好设备管理的无私奉献者。 一、虚心好学,刻苦钻研 铂重整—加氢联合装置共有大小设备400多台,静密封点5万多个,各类管线4万多米,装置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维护难度大。为把这些设备管好用好,郑志强找来《炼油工艺》《化工原理》《机械设计》等十几种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还虚心向老工人和行家们请教,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装置大修时,他爬塔顶、钻炉内、上管架、下沟底,量取数据,绘制草图,点滴记录。经过长期积累,硬是把全车间400多台设备的结构原理、4万多米管线的来龙去脉熟悉得了如指掌。现在,他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各种设备故障,而且也能解决工艺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着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几年来,我们加速了设备更新改造,重点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目标,围绕军转民、变封闭型为开放型进行的。对5个缝纫车间的52条老式平板流水线、毛料服吊挂传送流水作业线、弹花车间梳棉网絮自动生产线和节能、环保等大小230个项目,本着改造不误生产的方针,一边改造,一边生产。在改造中,注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设备的技术性能。比如加宽梳棉网絮自动生产线是结合大修进行的。改造后既可生产军品,又可生产民品,一年可多创造50万元利润。又如改造52条老式平板流水生产线  相似文献   

8.
探矿作业要求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而设备素质是其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忽视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造成设备技术性能差、生产效率低、维持费用高,修理队伍庞大,严重地障碍了生产技术的发展。 1982年以来,我队报废了属淘汰型号的XU600、XU600A和XU600-2型钻机 14台,BW-250/50泥浆泵34台,加上其他油耗高、效率低的动力、运输设备,报废总值达65万元。同时,我队又主要靠自筹资金购入具有先进性能并适合我队生产的XU300-2A型钻机14台,2105-3A柴油机24台,加上钻塔、泥浆泵、运输设备等等,共105台套,总值达80多万元。在我局范围内,我队设备新度达到63%,高于全局52.91%的新度,设备更新给我队带来较多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1984年以来,我厂应用便携式仪器,围绕“小型化、实用化、制度化”的方针目标,开展转动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形成了有70多台(套)仪器、7个监测小组、40多人的状态监测网,对生产系统80%以上的机泵进行了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故障诊断准确率平均达到80%以上。这些仪器成了现场管理转动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以预知维修为主、定时计划维修为辅的综合维修制度,创造了条件。 从国外一些大中型石化企业的调查表明,压缩机等转动设备故障是引起装置停工的主要原因,一般占故障总数的40~60%。我厂多年的设备运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一般转动设备故障也占到故障总数的40~50%,其中滚动轴承故障占到20~30%,且一旦发生故障,其设备损失、维修费用以及停机引起的生产损失往往较之工艺设备故障(如占比重较大的管线泄漏)要大得多。因此,转动设备的故障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车间有1t、2t、3t空气自由锻锤各一台,均为50年代的老设备,经过30多年的运行,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已严重超标,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而且锻锤工作时,排气空放,能源浪费严重,效率低,噪声大,也无法满足现阶段生产的要求。为了能供给客户高质量的产品,我们经过4年多的努力,至1998年底,将3台空气自由锻锤全部改造成高效节能型电液锤。而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便从设备的改造开始。  相似文献   

11.
产品信息     
目前我国锻造行业的主导设备仍以蒸空锻锤为主,据统计现役蒸空锻锤有2300多台,这些设备大部分是三四十年代设计,五六十年代制造,结构落后,设备老化,能源利用率极低,锤头动能只能达到燃料热能的0.5%~2%,而且污染严重,工人的劳动环境恶劣,急需进行更新改造。电液锤是蒸空锤的换代产品,它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要求,而且可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到20%左右,消灭锅炉烧煤造成的系列污染公害,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小司锤的劳动强度。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和开发的该项技术可用于对0.5~3t  相似文献   

12.
我厂几年来先后改造了三台MM582螺纹磨床(苏联50年代产品),采用复线砂轮磨削工艺加工布氏丝锥的螺纹,既改造了旧设备,又提高了生产率及产品质量,年产量比改造前增加了11倍,次品率从原来的15%下降到5%,而且复线磨削省去了预车螺纹和铲磨外圆工序,大大简化了布氏丝锥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的能源消耗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热处理生产中的节能工作与经济效益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热处理行业中应大力提倡节能。近年来,我们在热处理中采用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都取得较明显的节能效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用新材料改造老设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改造了盐浴炉、空气炉。其方法是在各台炉子的内包子里外、炉体外壳及底部全粘贴上硅酸铝耐火纤维。用此技术改造了盐浴炉、井式电阻炉、箱式电阴炉、电热管式炉等多台设备,都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如一台15KW电热管式加热炉,同样条件下,改造前加热一炉耗电80度,改造后仅耗电36度。一台36KW的井式炉,改造后节电36%。改造后的6台炉子平均节电在40%以上。热处理过程中,热量主要是从炉口散失。而传统的生产习惯是在盐浴炉口上从不加盖;井式电阻炉的盖是一块一般的铸铁板。我们分别设计了铁皮夹硅酸铝耐火纤维的盖,罩盖在盐浴炉和井式电阻炉的炉口上,减少了炉膛的热损失,降低了能耗。如一台  相似文献   

14.
铸造生产中工业炉窑能耗仅次于熔化设备。约为总能耗的20%。对各种架势炉、烘干炉、退火炉.应从炉型结构、燃烧技术、保温材料等方面进行节能改造。主要措施有:燃煤工业炉的加煤采用机械加煤。比手工加煤节能20%左右:燃煤的砂型、砂芯烘干改为明火反烧法。可节煤15%~30%:采用保温耐火纤维改造现有工业炉窑(热处理炉、加热炉保温炉等),可以减少炉衬的散热损失和蓄热损失.节能20%-40%等。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榆树市造酒厂设备固定资产原值725万元,其中热工设备原值320万元,占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44.14%。近几年来,由于工厂狠抓了热工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1989年被轻工业部评为设备管理优秀企业;199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节能企业。 酿酒业本是利税较高的企业,但由于各企业的自然条件、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区生产同一种产品,其经济效益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针对用能大户进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促进生产发展,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我厂在加强设备管理的同时,在热工设备技术改造上下了功夫,具体做法如下。 酿酒业最大的能耗是蒸汽和水。因此,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输送损失,做到合理用汽用水,是酒厂节能的主要途径。 我厂有一台KZG4-13型取暖锅炉和两台生产用锅炉(KZG4-13型和SZW4-13型各一台)。1984年12月10日对两台生产用锅炉进行热效率测定,实测运行效率分别只有35.2%和36.5%(平时更低)。 输热管网在地沟内,由于地下水位高,到夏季汛期热网被水浸泡,保温脱落,散热损失很大,加上维修不善,故跑、冒、滴、漏严重。锅炉热效率低,产出的蒸汽又严重散失,故热能利用率非常低。为此,我们在多方论  相似文献   

16.
我厂有一台沈阳中捷友谊厂生产的T6112镗床,由于多年使用磨损,精度损失严重。为了改造这台大型设备,我们安装了感应同步器数显装置,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机动、手动和快速都能准确地显示,并可随时监测加工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原因引起的位移变化。一般情况下,数显装置误差不超过0.02mm,  相似文献   

17.
鞍山市钢管总厂是有30多年历史的区属企业,设备陈旧。几年来,我们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并结合设备大修,抓了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厂按照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和辽宁省《设备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按国家规定的提取率提取设备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1988~1990年,我厂共提取大修理基金和折旧基金 522.5万元,此外另投入50.5万元,全部用于设备的大修理和更新改造。 1.设备折旧基金和大修基金的管理 (1)折旧基金计划由计划科管理,主要用于设备更新改造,在厂长主持,财务科、机动科参加的会上审定。大修理基金由机动科管理。 (2)年度设备改造计划、大修理计划分别由计划科、机动科组织编制,均列入生产经营计划,并按经济责任制加以考核。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地质勘探单位经济力量一直比较薄弱,固定资产总量有限,现有设备不能满足需要,而部分设备又利用率极低,特别是岩矿鉴定、化验分析设备几乎处于闲置状态,能有所作为的原子吸收、1米2米光栅等设备陈旧老化,无法满足基本测试要求的精度,亟需更新换代。工程勘察机械投入虽有所增加,但也是摸着“钱袋子”过日子,且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企业一方面设备闲置,利用率低,如我局目前闲置设备约占总数的24%;一方面又亟需引进缺少的设备。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在适度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应放在现有设备的挖潜、改造、充实、提高上。如购置一台新的1米2米光栅约需7万美元,而改造一台只需14万元人民币,其性能可达到80年代末国际水平,用购一台新仪器的钱可改造4台老设备。另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公司始终把安全环保作为设备改造的基本出发点。针对公司被陕西省定为污染大户,发出黄牌警告的严峻形势,公司制定了“宁可停产,决不污染”的总方针,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对各污染源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投资1000万元更新尾矿输送管线3600米,250PN型尾矿输送设备八台,淘汰10PNJ型老旧设备16台,解决了管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厂自80年4月份起,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前后三次共改造了总装机容量为1290瓩的十三台电阻炉。改造后,空炉升温阶段,平均省电、省时50%;工件加热保温过程中,省电10%~20%。在两年多时间里,共省电80万度。具体改造、测试过程及节电效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