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喷丸强化对材料旋转弯曲疲劳强度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工作已经提出了金属表面及内部疲劳极限的新概念,成功地分析了喷丸对三点弯曲(应力比R=0.05)条件下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本文采用300M钢研究了喷丸强化对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表面强化后,疲劳裂纹萌生于试样的次表层,萌生疲劳裂纹的;陆界应力(称内部疲劳极限)为未经喷丸强化试样疲劳极限(称表面疲劳极限)的1.39倍,表明内部疲劳极限理论在旋转弯曲条件下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2.
利用宏观分析、金相微观分析、化学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对40Cr船用柴油机连杆螺栓断裂试样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连杆螺栓的断裂属于疲劳引起的剪切韧性断裂,螺栓牙根表面加工划痕、不规则缺陷等引起的应力集中是疲劳源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连杆盖及连杆螺栓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及力学性能测定方法对汽车柴油机在运行中发生的连杆盖及上、下螺栓的早期断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杆盖首先发生疲劳断裂,随后导致连杆螺栓的断裂,而这种断裂既与应力有关,又与零件的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了预紧力、齿长和载荷水平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预紧力单齿接头(PTSTC)静态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FRP PTSTC的疲劳极限承载力可以达到静态极限承载力的80%~85%,与螺栓等传统连接方式相比,其疲劳性能具有一定优势;预紧力可以显著改善CFRP单齿接头的静态和疲劳性能;CFRP PTSTC的静态极限承载力随齿长增加而升高,但是在相同载荷水平下增加齿长不一定可以延长接头的疲劳寿命,尤其是在低载荷水平下齿长增加反而会缩短疲劳寿命;在加载初期,PTSTC的疲劳裂纹快速萌生,之后扩展缓慢,在接近破坏前的几次循环中又骤然增大,预紧力可以减缓疲劳损伤的累积速率;疲劳过程中PTSTC的刚度衰退不明显,在前95%疲劳寿命阶段仅下降1%~4%,预紧力也可以减缓刚度的衰退速率。所得研究成果可为复合材料接头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圆管件中的疲劳性能与喷丸强化工艺之间的关系。在管壁无氧化的情况下,外壁强化时疲劳裂纹萌生于内壁表面;而当内壁强化时疲劳裂纹则萌生于外壁表面。对内外表现进行强化,可使管材的疲劳极限(N=10^6)提高42 ̄54%。本文同时还研究了表面强化对旋转弯曲疲劳极限的影响。结果指出,示强化疲劳源位于表面,给出的是材料传统的表面疲劳极限(SFL);而强化后的疲劳裂纹萌生于次表面上,这里获得的为材  相似文献   

6.
东风4B型内燃机车柴油机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4B型内燃机在满负荷运行时,柴油机第10缸活塞破碎。用扫描电镜和金上分析等方法对破损活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钢顶铝裙组合活塞的连接螺栓丰碑加工及热处理质量缺陷,致使螺栓产生疲劳断裂,最终导致柴油机破损。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取向的DD3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高周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11]取向的疲劳极限在喷丸后降低,而[011]取向的疲劳极限则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徐三勇 《硅谷》2008,(15):85-86
内燃机车柴油机连杆螺栓自动测量控制试验台是对原连杆螺栓试验台(俗称:内燃机车曲轴连杆螺栓把对机)进行全面数控技术改造的新型设备,也是针对铁路内燃机车G型连杆螺栓专项检修工装、仪器技术改造而设计的专用工装.它符合机车连杆螺栓的检修工艺规范及要求.它以工艺螺栓为标准,自动检测螺栓的拉伸量,完成对连杆螺栓在试验台上的整体装配过程,并确定定位位置.它属于一项铁路内燃机车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土低温高浓度渗碳工艺实现了20Cr2Ni4A钢渗碳后直接淬火,与传统热处理工艺相比较,处理后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较传统工艺在弯曲疲劳强度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0%可靠度的对数值疲劳寿命,在693MPa试验应力级下提高了2.45倍;在564MPa应力级提高了12倍。对给定寿命N=3×10 ̄(6)、及50%可靠度的中值疲劳极限提高了64.5%。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机应用计算机和电液伺服系统,实现力值的自动加载、被检传感器的自动测试和数据的自动处理,实现测量自动化.该机可产生压向和拉向力、力值范围为30kN~1000kN,力值波动度优于0.009%/FS,力值分辨率优于0.006%/FS,力值传递误差优于0.009%/FS和0.025%(当量误差).为传感器和电子吊秤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标定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