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套管接箍是石油套管的重要部件,石油套管通过接箍以螺纹拧接的方式连接成油井管柱.为了更好提升接箍的螺纹抗粘扣性能,通常对接箍采用磷化工艺,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性能,同时比表面镀铜工艺更环保、更经济,受到套管加工企业的青睐.在接箍磷化生产中,工艺水平低对接箍磷化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无法满足高质量要求.为此,对接箍磷化工艺影响因...  相似文献   

2.
深井及超深井中地质条件复杂,套管不仅承受温度及压力载荷,还要承受腐蚀介质的作用,因此进行套管柱设计时需要考虑套管和接箍的强度,充分利用特殊螺纹的高密封性,高连接强度及抗粘扣性能,并且考虑温度及腐蚀介质对套管柱性能的影响,全面评价套管性能,科学合理进行套管柱设计。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石油学会API Spec 5CT《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用套管和油管规范》第十版已于日前正式出版。该标准指定了钢管(套管、油管和短接)、接箍坯料、接箍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技术条件,并指定了3种产品等级(PSL-1, PSL-2, PSL-3)。其中,PSL-1是该标准中指出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该标准还指出了PSL-2和PSL-3  相似文献   

4.
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或修井作业中,套管下入比较困难,环形间隙小、固井质量差,若用无接箍式套管,这些问题便可解决。无接箍式套管靠管体两端的螺纹连接,所以套管外颈尺寸小,可增大环形间隙,便于套管下入和提高固井质量。本文主要从无接箍套管的分类、结构特征、设计和技术难点、主要优点和应用情况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防偏磨技术——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防偏磨技术。在油井生产中我们发现抽油杆接箍使用寿命和本体使用寿命严重不匹配。检泵作业时发现抽油杆完好而接箍已腐蚀的面目全非。2005年由于抽油杆接箍失效造成的作业井有45井次,抽油杆接箍腐蚀相当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万元。  相似文献   

6.
中海油南海某油田井下N80油管接箍普遍存在腐蚀穿孔现象。本文利用理化性能分析、失效部位的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腐蚀产物的元素及成分分析、重演性实验,对该N80油管接箍处的穿孔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N80油管接箍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均符合要求;管材失效部位为接箍内壁连接缝隙处;构件穿孔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湍流腐蚀(湍流冲刷+腐蚀),接箍内壁结构变化引起的湍流作用,在较高液体流速下造成流体冲刷严重,而高矿化度介质中的二氧化碳腐蚀是其失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玻璃钢油管作为注水管柱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注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造成的腐蚀结垢,进而延长注水管柱使用周期。但由于受到注水系统压力波动等影响造成玻璃钢油管丝扣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现场使用过程中螺纹脱扣失效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本文主要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玻璃钢油管接头接触受力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玻璃钢螺纹联接处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玻璃钢油管的质量检测和油管失效断裂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有杆抽油系统中,抽油杆接箍和油管的磨损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接箍的磨损、失效是造成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给油田的后期采油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同安东奥尔公司研制开发双向保护接箍,解决了抽油杆磨损问题,提高了抽油杆使用寿命,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9.
快速螺纹套管接头是一种带接箍连接的接头,主要应用与海洋钻井,可提高下套管速度,节约下套管时间及钻井费用。本文从螺纹参数及上扣后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快速螺纹接头与API偏梯形螺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上扣效率,抗拉强度,抗压缩性能均优于API偏梯形螺纹接头。  相似文献   

10.
1技术简介1.1工作原理双向保护接箍是在普通接箍上涂覆一层AOC-160耐磨耐蚀减磨层,经过特殊表面处理工艺加工而成(图1)。采用双向保护接箍既能保护接箍又能保护油管,防止和减缓它们的磨损与腐蚀。双向保护接箍具有耐磨损、耐腐蚀、减磨阻三大功能。AOC-160涂层耐磨耐蚀减摩原理  相似文献   

11.
作为石油开采的重要设备之一,油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不连续油管,接箍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接箍倒角始终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针对双面倒角机的设计突出点和加工时各项参数进行技术论证,介绍了双面倒角机在设计制造及调试应用情况。该双面倒角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缩短油套管倒角的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了生产成本,为社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套管因为多次的起出和下入,且工作环境较为恶劣,接箍与管体管端的螺纹连接容易出现粘扣的情况。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接箍与管体的连接方式,分析产生粘扣的原因,探讨改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生产中,抽油杆和生产油管磨损的现象日益突出,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以及作业成本,也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针对这个问题,现研制了一种新型铜-镍-锡合金抽油杆接箍。本文从新型抽油杆接箍的一些优势特性着手,结合实测数据和图表,对它的强度、摩擦系数以及腐蚀速率进行评测。经过对比发现,新型抽油杆接箍的表现突出,它可降低自身的机械磨损和腐蚀的速率,也能有效减缓生产油管的磨损,延长杆管的使用寿命。依据我厂实际生产情况,应用此类新型抽油杆接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上扣扭矩值的大小是CNG储气井发生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以覫177.8 mm×10.36 mm套管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分别在套管和管箍螺纹之间施加不同的上扣过盈(啮合)圈数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模拟计算来研究套管螺纹上接触应力的分布以及上扣扭矩值的变化情况,确定出合理的过盈圈数以使上扣扭矩达到最佳值,进而有效地防止失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带压作业区施工中,油管接箍位置判断的传统方法存在的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及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位移法判断带压作业油管接箍位置技术的研究。通过研制位移探测装置、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数据计算显示软件,利用管柱位移比对原理,从而实现对带压作业油管接箍位置的准确判断,该项技术研究成为解决带压作业施工中油管接箍位置判断问题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油套管在油气田生产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将油气从地下输送到地面的重要设备,这其中油套管螺纹连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它将多个油套管紧密连接到一起,但是恰恰这个部位也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地下情况复杂,又受到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油套管螺纹容易发生脱扣、泄露、粘扣等问题,严重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油气田正常的生产。因此必须从源头加强油管螺纹的质量检测,减少油套管因为螺纹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安全风险。文章就油套管螺纹检测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了常见了螺纹失效形式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应用较多的油套管螺纹自动检测技术进行了描述。研究表明,加强油套管螺纹的质量提前检测,对于提高油气田生产的安全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热力采油方法是稠油开采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注蒸汽热采过程中,隔热油管可以有效减少井筒径向传热损失;常规隔热油管使用一段时间后,热损失明显增加,如何改进隔热油管结构,降低注汽过程热损失,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常规隔热油管,提出了2种改进隔热油管结构: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和直连式隔热油管;在对3种隔热油管物理结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热损分析模型,根据所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给出了3种隔热油管结构的温度分布和热损失变化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接箍处含隔热衬套油管热损失最小,直连式隔热油管热损失适中,建议对普通隔热油管接箍采取保温措施。本研究为注蒸汽热采过程减少热损失、提高稠油采收效果提供一定支撑。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过程中,热流体由隔热油管组成的管柱注入油层。隔热油管是减少热流体在注入过程中散热损失并保护套管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热油管热损失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方面。隔热油管由内管、隔热层和外管组成,其绝热效果取决于隔热层的视热导率。通过设计和研制的隔热油管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隔热油管的表面温度与热流分布;根据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较新隔热油管与较旧隔热油管的视热导率。实验分析发现,接箍与隔热油管外壁之间存在热桥,受影响的隔热油管长度约为0.5m;接箍处的热通量高于正常隔热油管的3倍以上;较旧隔热油管视热流、表面温度和视热导率明显高于较新隔热油管,隔热性能下降。根据目前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和结构特点等提出了改进隔热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井筒注汽过程隔热油管传热性能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稠油热采过程中,热流体由隔热油管组成的管柱注入油层。隔热油管是减少热流体在注入过程中散热损失并保护套管的关键部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热油管热损失的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方面。隔热油管由内管、隔热层和外管组成,其绝热效果取决于隔热层的视热导率。通过设计和研制的隔热油管地面模拟实验装置,测定了隔热油管的表面温度与热流分布;根据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较新隔热油管与较旧隔热油管的视热导率。实验分析发现,接箍与隔热油管外壁之间存在热桥,受影响的隔热油管长度约为0.5 m;接箍处的热通量高于正常隔热油管的3倍以上;较旧隔热油管视热流、表面温度和视热导率明显高于较新隔热油管,隔热性能下降。根据目前隔热油管的生产工艺和结构特点等提出了改进隔热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扣扭矩对套管粘扣影响实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昌乐  王敏  郝宁 《辽宁化工》2010,39(11):1191-1193
粘扣是油套管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油套管一旦发生粘扣,将直接影响油套管的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从而给油田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对6根螺纹参数符合API 5B标准的139.7×9.17 mm N80 LC套管,按照不同扭矩进行全尺寸实验,以及对螺纹拧接的Lam e公式分析。结果表明,高扭矩上扣时,螺纹更易发生粘扣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