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对婴儿配方奶粉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脂肪酸的分析研究。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奶粉标准、市售奶粉脂肪酸含量及近年来亚油酸和α–亚麻酸添加量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添加量对婴儿健康生长、脑和视网膜发育的重要作用,试图给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母乳脂可以为婴儿提供约50%的能量, 并且其特殊的成分组成和脂肪酸位置分布, 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母乳最好的替代品, 其脂质成分和功能应与母乳脂最大程度保持一致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求。目前,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主要以添加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来使其脂质成分和功能更加贴近母乳。而中国母乳中含量最丰富的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和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制备还未受到广泛重视。脂肪酶可利用其特定的选择性控制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结构脂的制备中。本文主要阐述了脂肪酶法制备母乳化结构脂的研究现状, 以及今后利用分子改造技术提高脂肪酶的催化性能, 尤其是选择性, 为未来母乳化结构脂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洪滨  赵亚东  霍贵成 《食品科技》2011,(9):106-108,112
根据早产儿母乳中脂肪酸的结构,模拟母乳的脂肪酸模式和最佳脂肪酸链长度,按母乳脂肪酸组成将稀奶油、豆油、椰子油和葵花籽油进行调配,使中链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关键脂肪酸接近早产儿母乳脂肪,进一步使其在营养方面更接近于母乳。根据早产儿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添加配方其他成分,经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生产早产儿配方奶粉。动物实验验证:用仿早产儿母乳脂肪配方奶粉对禁食2d后的小鼠灌胃,分别在灌胃0.5、1、2、4h后测定小鼠脂肪消化率。实验设2组对照,分别是市售婴儿配方奶粉和正常牛乳脂肪婴儿配方奶粉。结果:在灌胃后1、2、4h,仿早产儿母乳脂肪配方奶粉的脂肪消化率都高于其他2组,其中2、4h后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得出,仿早产儿母乳脂肪配方奶粉的脂肪消化率好于未经母乳化的配方奶粉。  相似文献   

4.
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是婴幼儿成长最自然、最安全、最理想的食品,是婴幼儿营养的最佳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母乳脂肪酸的研究逐渐增多,不仅关注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功能性质,并逐渐意识到母乳中甘油三酯独特的组成特点,尤其是母乳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母乳及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乳脂的组成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旨在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仿母乳奶油粉的营养功能特性和婴儿配方奶粉干法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母乳脂肪酸组成将玉米油、豆油、茶油、棕榈油进行调配,使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接近母乳脂肪;添加婴儿成长发育需要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AA酸(花生四烯酸)后利用微胶囊技术,采用乳糖(或D90脱盐乳清粉)或糊精、酪蛋白等壁材,经过乳化、均质、喷雾造粒干燥生产婴儿配方奶粉专用仿母乳奶油粉。结果表明,仿母乳奶油粉与牛奶粉和其他营养组分均匀混合(干法)生产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及性能与母乳接近,弥补了牛奶粉营养成分的某些不足。仿母乳奶油粉油脂富含亚油酸,赋予了产品更好的流动、乳化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市售婴儿配方奶粉脂肪酸组成与脂肪酸的位置分布,与人乳进行对比,为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和改善提供一定的依据。选择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采集其初乳和成熟乳,测定母乳及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结果表明:母乳总脂肪酸中,比例最高的是油酸31.344%,其次是棕榈酸21.373%和亚油酸18.781%;sn-2位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的是棕榈酸18.682%,其次是油酸3.824%和亚油酸3.575%。目前市售婴儿配方奶粉总脂肪酸中油酸比例最高为37.406%~52.863%,棕榈酸和亚油酸分为8. 163%~23.918%和17.043%~22.954%;sn-2位脂肪酸组成占总脂肪酸比例各品牌产品差异较大,油酸为10.274%~18.806%,亚油酸为8.091%~9.716%,棕榈酸为0.696%~11.086%。目前市售的婴儿配方奶粉脂肪酸组成及sn-2位脂肪酸分布特点与母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品牌完全没有考虑脂肪酸位置分布。今后在研制婴儿配方奶粉时还需将脂肪酸位置分布作为"母乳化"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开发的黄金标准。本文以母乳的营养成分及功能研究进展为基础,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及功能进行母乳化模拟,提出了第五代母乳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方向及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8.
薛亚珊 《中国食品》2023,(24):154-156
<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一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香兰素在二段和三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7mg/100g。6个月以下的宝宝如果吃了含有香兰素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很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味道和喜好,如果对味道产生依赖性,还会引起不吃母乳、偏食、厌食和挑食等问题。如果婴幼儿长期食用超量添加香兰素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则会出现头疼、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肝脏和肾脏受损。  相似文献   

9.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母乳中多种成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配方奶粉的不同,特别是甘油三酯的结构和类型。本文基于国内外不同配方奶粉和母乳中结构脂质差异的研究现状,对两者结构脂质差异、消化与吸收过程、粪便排泄、脂肪酸代谢等作用分别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结构脂质对婴幼儿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奶粉中含氮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婴幼儿奶粉中含氮物质的重要性,并对母乳和牛乳之间的成分差异和各种成分的功效作讨论;结果:以牛乳为基础的婴幼儿奶粉中应该改变各种蛋白质的配比,添加功能性蛋白质和肽类,调整婴幼儿奶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结论:接近母乳水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更符合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豆蛋白婴儿配方粉的动物喂养实验情况。营养效果观察主要有以下内容:1)豆蛋白婴儿方粉与国产婴儿配方乳粉Ⅱ的动物喂养实验效果比较;2)豆蛋白婴儿配方粉与国外同类产品美国惠氏爱儿素的动物喂养实验效果比较;3)三种婴儿配方粉的蛋白质有效利用率比较。  相似文献   

12.
婴儿配方乳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了婴儿配方乳专利技术、研究概况并对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提出保护性的免疫活性物和生长调整营养物是婴儿配方乳接近母乳的关键,代表了新一代婴儿配方乳的发展趋势。高质量、绝对安全的直接食用液态婴儿配方奶,在我国的婴儿食品市场上也会有所需求。采用DNA遗传工程已在重组宿主抗性因子方面取得进展,基因等生物新技术将使婴儿配方乳向母乳的方向更加靠近。  相似文献   

13.
母乳几乎是所有婴儿最佳的食物营养来源。除了提供婴儿身体生长,母乳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营养体,有许多其他的益处,包括调节婴儿肠道功能、免疫功能和大脑发育。虽然新生儿都强烈建议母乳喂养,但母乳喂养并不总是都能实现的。婴儿配方奶粉是工业生产的婴儿食品的替代品。婴儿配方奶粉是尽可能地模拟母乳营养成分而开发的。该文回顾了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母乳喂养和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营养补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乳铁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母乳中乳铁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国外有关乳铁蛋白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乳铁蛋白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应用的研究过程,包括有关配方设计依据、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流程、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15.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乳母中天然存在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在配方奶粉中强化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各专家组织对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推荐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探讨了HDA和AA的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天然来源主要是鱼油和蛋黄,而目前商业上大都利用生物技术以薇藻和真菌发酵生产DHA和AA。介绍了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工艺,并讨论了发酵产品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nterobacter sakazakii is an emerging foodborne pathogen that has caused several cases of meningitis and necrotizing entercolitis in infants an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fant formulas. Five strains of E. sakazakii were inoculated individually into 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 and rehydrated or dehydrated infant milk formula and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 E. sakazakii strains in 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 and rehydrated infant milk formula (RIMF) were exposed to irradiation dose of up to 1 kGy while strains in dehydrated infant milk formula (DIMF) were exposed to irradiation dose of up to 9 kGy. The D10-value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verage calculated D10-values ranged from 0.21 to 0.29 kGy, 0.24 to 0.37 kGy, and 1.06 to 1.71 kGy in 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 RIMF, and DIMF,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powdered infant milk formula industries to reduc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E. sakazakii .  相似文献   

17.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可以刺激新生儿肠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益生元的作用。目前我国允许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低聚糖在结构上与HMOs不同,因此,它们无法模拟HMOs的某些结构特异性效应。本文综述了HMOs的组成、结构以及在母乳中的含量,重点阐述了HMOs及其代谢产物与婴儿肠道微生物群间的关系,最后探讨了HMOs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肠道菌群产生的有益作用,为推进HMOs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氯丙醇酯类污染物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目前已被发现普遍存在于精炼植物油、含油脂性食品及动物乳汁及母乳中,其中精炼植物油尤其是精炼棕榈油中的污染水平较高。婴配食品中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精炼植物油及动物脂肪,对于以婴配食品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婴儿来说,此类污染物的暴露水平较高可能造成潜在的健康危害。目前婴配食品中氯丙醇酯类污染物的研究数据有限,且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不足,造成监管及生产环节关注有限。本文以婴配食品为关注点,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婴配食品中的氯丙醇酯污染状况及暴露危害、相关法律法规,并简要介绍了婴配食品中常用的氯丙醇酯检测方法,以帮助监管机构、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全面了解行业氯丙醇酯污染现状并及时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19.
母乳(人乳)是人类母亲用于哺喂婴儿的乳腺分泌液,它既是婴儿出生后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母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的全方面延伸保护.母乳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其成分复杂,构成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支持婴儿物质代谢的营养物质和帮助婴儿功能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母乳成分在含量、亚组分构成及化学和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能完美地吻合婴儿解剖...  相似文献   

20.
To establish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range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concentrations in bovine milk, samples from individual cows (n = 409) managed on five Missouri dairy herds were assayed. Parity, stage of lactation, and farm affected milk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concentration. Milk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in early lactation than mid and late lactation with concentrations in multiparous cows exceeding those in primiparous cow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milk production the day of sample collection (r = -.15) and not correlated to predicted 305-d milk yields. Unprocessed bulk tank milk samples (n = 100) from a commercial processing plant had a mean concentr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milk of 4.32 ng/ml with a range of 1.27 to 8.10 ng/ml. This distribution was similar to the range detected in samples from individual cows, but valu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for human milk. Concentr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milk was not altered by pasteurization (at 79 degrees C for 45 s). However,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was undetectable in milk heated to temperatures (121 degrees C for 5 min) required for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 or 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fant formula.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s a normal but quantitatively variable component of bovine milk that is not destroyed by pasteurization but is undetectable in infant formula. Concentr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in bovine milk is lower than concentrations reported for human milk yet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for human saliva.(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