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D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是偏移步骤,因为既要考虑它的3D特性,又要顾及到计算的费用。3D偏移的效率和准确性是由所用到的波场外推技术决定的,以变长度的二阶微分算子为基础的波场外推同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准确度。与基于McClellan变换和算子分裂的偏移方法相比,变长度二阶微分算子的使用展示出了明显的优势。这种3D偏移算子具有近乎完善的圆对称性,在纵测线与横测线间的45方位角上没有明显的定位误差。理论算  相似文献   

2.
三维混合延拓一步法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二维陡倾斜地层,相位移延拓方法成像精度高、稳定性好、速度快,但难以适应速度的横向变化;频率、空间域的有限差分算法简单、稳定性好、能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但成像精度低、运算速度慢;而用快速的45°有限差分法与相位移延拓法相结合,则能使整个延拓过程既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又能够使得陡倾角地层精确归位。本文把这种混合延拓思想拓展成三维相位移加有限差分混合延拓法,并进一步提出了能适应速度纵、横向变化,构造任意复杂介质的三维一步法深度偏移。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移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井间地震野外资料的叠前波动方程深度偏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得到较好的井间资料偏移剖面,本文对井间野外资料做了一系列处理。首先根据资料的走时,频谱分析和测井资料等确定了纵、横波初至,并分别用不同的频带对资料作了滤波处理及纵、横波初至能量切除,得到了加强了反射波的纵、横波资料。  相似文献   

4.
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我们提出一种替代分裂法的三维一步深度偏移算法。该算法用一个时间相关修改算子(我们称之为膨胀度)对ky分裂法进行扩展。根据膨胀度以及切片中向下延拓的并行算子求得的深度偏移算法比分裂法更有效、更精确。ky膨胀偏移可对三维数据体进行一步偏移,独立地对每个切片向下延拓,并且,任何基于三维波动方程的向下延拓算子都可使用。在三维数据分裂前,我们用膨胀度调整横向速度变化。膨胀度是一个时间相关修改算子,它将随时间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往往都需要三维正演模型给予验证,以得到准确的处理、解释结果。本文提出的三维正演方法是一种偏移算法的逆运算方法-有限差分反偏移法。这一算法具有算法简单、运算量小及深度方向分辨率高的特点,是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正演算法。反偏移法虽是偏移算法的逆运算法,却出现常规偏移算法中所没有的很多问题。为此,本文进行了三种不同反偏移方法试验,并采用了一种新的浮动坐标变换,使正演结果精度得到很大  相似文献   

7.
在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或地下构造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常规时间偏移很难使地震反射界面准确成像,深度偏移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绕射波方程的收敛及折射项方程的时移校正,可准确地重建地下复杂构造、文中我们利用低阶方程组近似绕射波方程,通过修改近似系数获得形式简单的45°和60°高阶方程,从而使大倾角的反射波偏移归位。而对于折射项方程,我们则抛弃了常规的、导致延拓不稳定的有限差分方法,直接依据折射项方程的特点,利用时移算法加以实现。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证实了该方法是一种计算速度快、处理精度高、极为有效的深度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银河向量计算机并行运算的特点,讨论了波动方程差分法偏移的向量算法。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说明这种算法的偏移结果是正确的,且比标量算法节省机时。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有限元波动方程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的有限元法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对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的有限元方法作了三点改进:一是从整体形成递推公式出发,对速度场变量进行等参插值,改变了从单元到整体的叠加构成算法的过程;二是增加了离散后的误差校正因子;三是利用矩阵的直乘分解简化了算法中的迭代矩阵,从而得到一种深度偏移的新的递推格式,该算法保持了有限元方法的优点,而存贮量的计算量均有大幅度下降,精度比原来的方法要高,成像清晰,是一种实用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
黄金山  黄郑 《河南石油》2000,14(2):14-15,23
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高陡背斜构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通过对宝浪油田宝北区块地震资料的处理,能够较好地确定构造高点位置,反映背斜陡翼的地层产状,Ⅰ、Ⅱ级断层展布比较清楚,与实钻井资料对比深度误差较小。为开发井网调整剖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波动方程差分偏移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波动方程快速差分偏移法--“八点中心差分格式”法。同时还给出了此格式的稳定性证明及程序实现过程。这种方法比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十二点中心差分格式”法计算量约小四分之三,而且计算精度高,程序实现简便。用本文提出的“八点中心差分格式”法对理论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做了偏移处理试验。其结果表明,在同一流程、同一参数条件下,本方法比CGG公司提供的偏移模块“WEMIG”中采用的快速近似追赶法计算量约小一半,并且剖面质量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并克服基于“零速层”(Beasley 和 Lynn,1992)[1]法在计算上的不稳定因素,具体实施时更加灵活。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波场上延”方法较“零速层”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深度成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成像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像条件是决定波动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构造成像角度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计算方法在双程声波方程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中的应用效果。模型试验表明,不论采用何种成像条件,基于双程波方程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均会产生较强的层间反射,该反射会恶化浅层成像结果。应用波场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时,层间反射的影响相对较弱;基于波场互相关的逆时偏移成像条件对深部构造的成像能力总体上优于求解程函方程得到的成像条件;而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能够在对地震波进行偏移成像的同时补偿深层能量,在相同条件下,它对深部地层的成像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实用化的二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用化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本文仅比较了其中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即分步傅里叶法(SSF)、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广义屏法(GSP)和空间一频率域有限差分法(XWFD)。这四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速度场分裂为背景场和扰动场;背景场的波场延拓采用相移法实现;扰动场的偏移成像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从而构成各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文中对四种方法相应的脉冲响应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用Marmousi模型数据和实测地震数据作了偏移成像处理,计算结果比较理想。还将波动方程偏移结果与克希霍夫积分法偏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波动方程偏移成像结果在分辨率和对弱信号的成像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克希霍夫积分法。  相似文献   

15.
直接下延法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文辉  李振春  张辉 《石油物探》2006,45(5):447-451
对于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偏移处理来说,由于现有的偏移方法大都假设激发点和检波点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此给偏移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探讨了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简述了逐步一累加法和频率一空间域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下的直接下延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不受起伏地表条件的限制,对模拟层速度的适应性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试处理表明,该方法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向下偏移,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叠前深度偏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又能适应任何起伏地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细致分析了保幅偏移方程各项的物理含义;然后介绍了理论反射系数的计算以及近似表达式;通过简单模型的计算,对比了成像结果与理论反射系数间的关系;最后将单程波保幅偏移技术应用于中国南方A探区碳酸盐岩地震资料的处理,实际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碳酸盐岩区地震资料的深层能量进行了有效补偿,中、深层信息更加丰富,可为AVO异常测定提供高质量的CIP道集。  相似文献   

17.
在波动方程炮域偏移中,成像条件的应用对于提供照明补偿和振幅恢复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波动方程保幅偏移,稳定的成像条件对于有效地恢复介质反射系数必不可少。通过对3界面水平层状模型和Marmousi模型试算,对比分析了各种成像条件,并依据成像结果对各种成像条件做出了评价。测试出最稳定的成像条件是基于平滑窗函数的,使用这种成像条件提高了成像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了保幅效果,而且能够很好地压制偏移噪声。  相似文献   

18.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由于其对速度剧烈变化的强适应性而受到重视,成像条件在波动方程偏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从成像条件计算稳定性的提高、成像条件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改善成像效果和提高计算效率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成像条件研究的最近进展以及具体的应用效果,理论模型的处理效果表明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分析了当前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