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的不同性能,采用半精纺工艺,成功开发出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40/30/30)20.83tex混纺针织纱。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流程以及采取措施等方面,讨论了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混纺针织纱的工艺,以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介绍了生产空调纤维/天丝/巴素兰羊毛混纺针织纱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纱线的质量进行检测。该混纺针织纱有效的发挥3种纤维所具有的柔软、透气、色泽度好的特点,成纱条干好,毛羽少,强力高,纱线档次高,达到了预期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总结阻燃粘胶羊毛混纺防熔融金属飞溅面料的开发要点。通过分析熔融金属飞溅过程,确定了产品开发思路;分析了阻燃粘胶和羊毛特点,与锦纶、对位芳纶和导电纤维进行混纺,按照精梳毛纺工艺生产了防熔融金属飞溅面料,并测试了其性能。结果表明:面料表现出了良好的阻燃性能,且具有一定的耐洗涤性;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熔融金属溶液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认为:开发的防熔融飞溅面料可以为相关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
为顺利纺制出羊毛Modal长绒棉混纺纱,针对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需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羊毛与Modal纤维采用原料混和,成卷采取一定的防黏措施,为了保证混纺比准确且纤维混和均匀,羊毛Modal生条预并后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优选各道工艺参数,如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偏小掌握等;控制好各工序相对湿度,最终顺利生产出羊毛/Modal/长绒棉45/30/25 14.8 tex纱,其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毛纺科技》2021,49(1)
介绍了澳毛/大麻/羊绒60/30/10混纺针织纱线(线密度19.2 tex×2)的原料特点、产品开发思路及纺纱工艺。采用大麻纤维与澳毛、羊绒混纺纱织制的织物具有天然持久的抗菌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抗菌面料更高的要求,提升混纺纱的抗菌能力,使用绿色抗菌剂对澳毛和羊绒散纤维进行抗菌处理,可以使澳毛/大麻/羊绒混纺织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能力从93%提升到98%。通过优化半精纺各道工艺,解决了大麻纤维和澳毛、羊绒适纺工艺存在差异的问题。开发的澳毛/大麻/羊绒混纺产品不仅具有抗菌效果,而且色泽艳丽,兼具羊毛舒适保暖、大麻清爽透气、羊绒手感滑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羊毛混纺耐高温阻燃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对国内阻燃纺织品应用前景的介绍,比较了羊毛混纺阻燃织物的加工方法,指出羊毛与阻燃纤维混纺织成的耐高温阻燃织物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阻燃性能好,舒适性好,耐久性强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羊毛与耐高温阻燃纤维,阻燃改性纤维的混纺产品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性黏胶羊毛蛋白纤维的性能,采用赛络紧密纺纺纱工艺,试纺18.3 tex的改性黏胶、腈纶、黏胶(20∶40∶40)混纺针织纱,并采用该纤维与4.0 tex的氨纶交织,开发罗纹针织面料,详细阐述编织工艺和后整理工艺。对混纺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针织面料的顶破强力、折痕回复角等物理性能和缩水率、透气率、热阻、湿阻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黏胶羊毛蛋白混纺针织面料具有柔软的手感,以及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保暖性能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14.69 tex(40S)黏胶基罗布麻与黏胶混纺纱(30∶70)、14.62 tex黏胶基羊毛蛋白与精梳棉混纺纱(60∶40)和14.58 tex精梳棉纱,在28针/25.4 mm的PL-KD型双面针织机上,开发复合抗菌保暖功能的双罗纹针织面料。详细介绍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测试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服用性能及抗菌、吸湿发热保暖、抗静电、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吸湿发热、蓄热保暖、透气、透湿、抗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可广泛用于秋冬季薄型保暖服饰,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丝光黑羊毛莫代尔精梳长绒棉混纺色纱的纺制方法。根据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在投入生产前需对生产场地进行隔离,对黑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先将精梳黑羊毛与莫代尔两种纤维原料混和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长绒棉条进行三道混并的混和方法,保证混和均匀且混纺比例准确;成卷采取防黏卷措施;加强生产管理,优选各工序工艺参数,并控制好各生产区域相对湿度,最终成功生产出丝光黑羊毛/莫代尔/精梳长绒棉40/35/25 15.5tex混纺色纱,且成纱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装产品功能单一性,从产品开发角度出发,设计棉/锦纶/石墨烯功能性纤维混纺西装面料,对织物的透气、防紫外线、保暖及织物风格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功能性纤维混纺西装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防紫外线和保暖性能;显示了面料具有适中的柔软度和滑爽度、优良的硬挺度和松紧度,织物综合触感良好。产品的开发研究符合面料开发的预期目标,为功能性西装面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档防火工装制服透气性不佳、不易护理等问题,提高产品耐穿性,通过引入兰精公司阻燃粘胶与防缩羊毛纤维、锦纶纤维混纺,开发了一组羊毛/粘胶/锦纶阻燃工装面料。对新开发的羊毛/粘胶/锦纶阻燃工装面料与同组织规格的羊毛/涤纶、羊毛/锦纶面料进行阻燃性和耐磨性能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新开发的羊毛/粘胶/锦纶阻燃面料具有更优的阻燃性和较强的耐磨性,适当提高阻燃粘胶的含量可以赋予面料更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11.
棉羊毛柔丝蛋白纤维混纺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棉羊毛柔丝蛋白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针对柔丝蛋白纤维、羊毛和棉性能差异大、混纺困难的特点,时柔丝蛋白纤维和羊毛进行预处理,各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配置及选用适宜的专件器材.通过各纺纱工序的工艺优化及技术措施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绕胶辊、罗拉及出"硬头"等问题,保证了棉/羊毛/柔丝蛋白纤维70/20/10 14.6 tex混纺针织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发新型阻燃防护服用面料,利用玄武岩纤维质轻、防火、隔热、美观等功能特性,将阻燃棉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以60/20/20的比例混纺生产50 tex纱,采用蜂巢组织设计一种混纺阻燃面料;介绍整经、浆纱、穿经和织造工艺参数以及织物上机图,分析织物的阻燃及服用性能指标。实践表明:阻燃棉/阻燃粘胶/玄武岩纤维60/20/20混纺纱的强力、毛羽及条干均匀度指标均满足后工序喷气织机织造要求,其织物布面风格细腻、具有良好的阻燃、隔热功能,是具有优异舒适性和高强度的防护服用面料,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精纺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的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彦  潘利 《毛纺科技》2005,(2):43-45
结合羊毛和大豆蛋白纤维各自优良的性能,采用羊毛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开发出高档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文章主要描述了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生产中的染料选择、染色工艺流程以及衬衣面料从条染到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工艺的主要技术要点.该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系列产品既保持了羊毛纤维原有的丰满、滑糯手感,又充分体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羊毛/桑蚕丝/亚麻休闲面料的原料特点、产品开发思路及规格。为了达到产品具有丝的光泽和亚麻类产品麻节效果,针对亚麻纤维含量高纺纱困难,通过混料试验来优化产品的混纺比,亚麻纤维比例在25%以上时,混纺产品具有很强的麻类产品的麻节效果。采用半精纺设备纺纱,优选各道工艺,先将羊毛、桑蚕丝、亚麻3种纤维混纺成单纱,再和2.2 tex桑蚕丝并线、加捻;织造上浆,选择紧度偏小的工艺;后整理采用平幅工艺,防止产生折痕。开发的羊毛/桑蚕丝/亚麻混纺产品色泽高雅、花型新颖,具有毛的温暖感、丝的柔滑感、麻的粗犷感,以及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悬垂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生态型竹原纤维、羊毛为原料,在保证竹原纤维一定回潮率的前提下,纺成毛/竹(50/50)混纺纱线.依据2006年针织面料流行趋势、结合毛/竹混纺织物优势互补的特点,设计并开发出适合春夏季穿着的男装流行针织面料.面料色彩搭配与图案机理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大众视觉,还打破了以往设计毛/竹混纺针织物的局限性.此外,还对毛/竹(50/50)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进行了探讨,可为毛/竹混纺面料下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彦  潘利 《新纺织》2005,(2):45-47
结合羊毛和大豆蛋白纤维各自优良的性能,采用羊毛纤维、涤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开发出高档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文章主要描述了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生产中的染料选择、染色工艺流程以及衬衣面料从条染到纺纱、织造、后整理等工艺的主要技术要点。该大豆蛋白纤维衬衣面料系列产品既保持了羊毛纤维原有的丰满、滑糯手感,又充分体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染整(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4羊毛/纤维素纤维(AC类)纺织品染整[1,6,12,17] 3.4.1 羊毛/纤维素纤维混纺制品种类及染整加工 (1)羊毛/纤维素纤维混纺制品种类及用途 A类纤维中的羊毛与C类纤维素纤维混纺交织制品主要用作衬衫、裙子和春夏季套装等轻薄型毛混纺面料.  相似文献   

18.
介绍新型舒弹纤维Micro Stretch TM(简称MS)基本性能,如耐高温性、耐强酸强碱性、环保性等,并与普通氨纶进行对比。选用14.7 tex(40S)羊毛、锦纶混纺纱(混纺比为80∶20)与4.44 tex(40 D)MS舒弹丝交织编织添纱平针组织,在单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一款新型羊毛加弹针织运动面料。详细阐述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注意事项等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前处理、染色等染整工艺,并对成品各项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面料吸湿排湿性好,缩率及扭力、顶破强力和色牢度等均符合羊毛运动面料的要求,同时MS舒弹丝制成的针织面料无须高温坯定,尺寸稳定性好,产品品质优良,为高档毛针织产品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用纳米银抗菌整理剂处理衣物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以1.67 dtex×38 mm聚酰亚胺纤维和1.22 dtex×38 mm新丽赛纤维,按照10/90,20/80,30/70,50/50混纺比进行纺纱的工艺,对其成纱质量指标以及混纺面料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指出:聚酰亚胺纤维强伸性能优异、回潮率低、质量比电阻大,纺纱前需进行防静电处理,新丽赛纤维回潮率高、可纺性好,二者混纺可优势互补;4种混纺纱成纱指标测试发现,随着聚酰亚胺纤维比例的增加,混纺纱强度提高、成纱条干和毛羽逐渐恶化,但总体满足针织用纱要求;4种混纺面料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满足标准要求,均超过80%,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咖啡炭改性涤纶纤维及吸湿发热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采用两种纤维与羊毛混纺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的关键技术难点以及面料的吸湿发热、蓄热性、除异味性能。所开发的10%吸湿发热纤维/40%咖啡炭涤纶/50%羊毛混纺精纺面料产品内在质量达到FZ/T24002-2006《精梳毛织品》优等品标准,且该面料具有发热、消除臭味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