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捕收剂对粗粒煤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乳化剂能减小油——水界面张力并降低捕收剂扩散至煤表面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可提高粗粒煤浮选的产率。乳化剂浓度是最大限度提高浮选产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氧化矿捕收剂的增效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氧化矿捕收仍以脂肪酸类、黄药类及其衍生物为主,羟肟酸也是一类成功的捕收剂。增效剂的引入可改善捕收剂的性能。用一些本身具有一定捕收剂功能的药剂,或者毫无捕收剂性能的表达活性剂、有机及无机化合物作增效剂,预先或与捕收剂同时处理矿物,会获得令人满意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长石与石英分离中阳离子捕收剂与阴离子捕收剂混合物在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和浮选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钠长石和石英纯矿物,用哈里蒙德浮选管、Zeta电位测定和漫射FTIR光谱评价了阳离子捕收剂与阴离子捕收剂混合物从石英中浮选分离钠长石的效果。用分批浮选试验研究了从希腊长石矿石中浮选分离钠长石的浮选药剂制度。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2时,用阳离子捕收剂二胺与阴离子捕收剂磺酸盐混合物或二胺—二油酸盐作捕收剂可以从石英中优先浮选钠长石。与在pH2时钠长石具有选择性可浮性形成鲜明对照的是,pH2时钠长石荷少量负电荷,石英的零电点位于该pH附近,Zeta电位测定和FTIR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捕收剂在两种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类似。红外光谱不仅证明阴离子捕收剂磺酸盐或油酸盐与二胺一起在矿物表面上共吸附,而且证明,阴离子捕收剂的存在提高了二胺的吸附量。阴离子捕收剂闯入相邻表面烷基氨基离子之间降低了头—头静电斥力,由于疏水尾—尾缔合增强,而使二胺吸附量增大。pH2时矿物的可浮性与捕收剂吸附结果矛盾是由于在这两个试验中分别用粗粒矿物和细粒矿物进行试验引起的。可用除静电作用外,捕收剂中的氨离子通过氢键与矿物表面上的硅醇基团作用来解释,在pH2时捕收剂在细粒钠长石和石英颗粒上的吸附量相近。分批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只在浮选给矿脱泥后,才可优先浮选钠长石。从含6.5%Na2O的给矿中浮选获得了含10%Na20的钠长石精矿,Na20含量高于9%的钠长石产后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新型MZ系列高效煤用捕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煤浮选中,表面活性剂对烃类油捕收能力的影响。根据表面活性剂和烃类油的协同效应原理,进行了新药剂的研究,配制了MZ系列高效煤用捕收剂。选用了炼油厂的几种副产品作为煤用捕收剂。 相似文献
5.
煤炭的氧化使其表面疏水性减弱,可浮性显著降低。表面活性剂通过其亲水基团作用于煤表面的极性含氧官能团能够改变其表面润湿性。本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氧化煤进行表面润湿性调控,通过红外光谱和润湿热测定分析了CTAB在煤表面的吸附特性及煤表面的润湿性变化,结果表明,氧化煤吸附CTAB后,煤表面疏水性增强,可浮性随CTAB吸附量增大而提高;CTAB吸附于煤的同时也吸附于矿物质,矿物质表面由亲水同样转为疏水,精煤灰分大幅提升,分别采用浮选作业前水热预处理和添加六偏磷酸钠作为灰抑制剂,浮选精煤降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7.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低阶煤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对长焰煤、不黏煤、气煤三种煤样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并以长焰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表面Zeta电位与粒度、密度、静置时间、搅拌强度及pH值等指标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级煤样表面Zeta电位最低;煤的粒度越小,其表面Zeta电位越低;在单一条件下,静置时间为2d,转速...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氧化煤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氧化煤浮选的影响,考察了氧化煤吸附CTAB、SDBS和OP-10前后的精煤产率和灰分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氧化煤吸附CTAB、SDBS和OP-10后,精煤产率增加,灰分升高,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选择性最好。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氧化煤浮选效果的提升得益于表面活性剂能够覆盖氧化煤表面部分的含氧基团,使得氧化煤表面甲基和亚甲基增多,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浮选剂对煤表面ξ电位及浮选效果的影响,在浮选荆用量不同的条件下,测量了-0.045mm粒级的煤表面的电动电位,并进行浮选试验。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捕收剂一煤油用量的增加,煤表面的ξ电位呈曲线形式降低,但浮选效果并不是ξ电位越低越好:起泡剂一仲辛醇同样会吸附于煤粒表面并使其ξ电位增高。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21,52(8):51-58
为探讨氧化后煤表面关键官能团的演化规律,对六家褐煤、四台褐煤、同忻烟煤和白芨沟无烟煤进行了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50、120、200℃,预氧化时间为6 h;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原始煤样和预氧化煤样进行红外光谱测试,获得氧化前后煤表面关键官能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不会改变煤样官能团种类,只会改变其含量大小;预氧化温度越高,在初次氧化过程中参与反应的-OH官能团数量越多;200℃预氧化6 h后,六家褐煤预氧化煤样中-OH官能团含量较原始煤样下降51.43%,说明预氧化过程对变质程度低的煤种影响更大;同一煤种的各预氧化煤样,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CH_2-、-CH_3和-C=O官能团数量较原始煤样都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预氧化温度为50℃的预氧化煤样中-CH_2-、-CH_3和-C=O官能团数量较原始煤样升高,而预氧化120℃和200℃的预氧化煤样中-CH_2-、-CH_3和-C=O官能团数量较原始煤样降低;当再次发生氧化时,50℃预氧化煤样较原始煤样生成CO、CO_2、C_2H_4和C_2H_6等气体初始温度更低、生成量更大,120℃和200℃预氧化煤样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组合捕收剂浮选氧化锌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某地氧化锌矿含锌6.19%,锌氧化率95%左右,矿石泥化严重。为使该资源得到良好利用,对该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丁基黄药或胺类捕收剂GA-1没有捕收效果,单独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FA-1,在p H>9时有捕收效果,但不能形成稳定泡沫层,导致精矿锌回收率低,而使用FA-1和GA-1组合捕收剂时浮选指标较好。通过最陡坡法确定了粗选合适的药剂用量,当浮选入料锌品位为8.90%时,通过一次粗选可以获得精矿锌品位22.59%、锌作业回收率74.03%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某含铍(BeO)0.45%的羟硅铍石浮选中,单一捕收剂选择性较低、精矿品位不高的问题,试验采用油酸钠和苯甲羟肟酸组合捕收剂。通过浮选条件试验的优化,结果发现,当组合捕收剂用量为1 000 g/t时(油酸钠GA6FA苯甲羟肟酸质量比为9 GA6FA 1),二者预先混合后加入,浮选效果最佳,经过四次开路精选,能够得到BeO品位10.22%的铍精矿,富集效果较好,可以为类似的羟硅铍石资源回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混合药剂的溶液化学分析表明,在二者混合的水溶液pH值8.25左右时,苯甲羟肟酸分子组分和离子组分浓度相当,这可能是产生预先混合协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结构的脂肪酸在胶磷矿表面润湿程度对浮选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动态俘泡法测定接触角,研究了脂肪酸碳链长度、双键个数、羟基引入、碳链异构对胶磷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在8~10范围内,胶磷矿疏水性较好。饱和脂肪酸疏水能力为:棕榈酸 > 肉豆蔻酸 > 硬脂酸 > 月桂酸,碳原子数在12~16范围内,胶磷矿疏水性随碳链长度增加而增强。不饱和脂肪酸的疏水能力为:亚麻酸 > 亚油酸 > 油酸,不饱和程度越高,胶磷矿表面疏水性越强。脂肪酸烃基中引入羟基和异构的疏水能力为蓖麻油酸 > 硬脂酸 > 异硬脂酸,脂肪酸中同时含双键和羟基可提高胶磷矿疏水性,烃基正构碳链较异构疏水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15.
烷基水杨醛肟对铜离子具有很强的螯合作用,被广泛作为选矿捕收剂或湿法冶金萃取剂,随着烷基水杨醛肟苯环对位上R基团的结构变化,它对铜离子的络合能力也会发生改变。目前已报道过了多种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直链烷烃的烷基水杨醛肟,但R基团为叔丁基的水杨醛肟尚鲜见合成报道。本实验重点开展了叔丁基水杨醛肟的合成及表征研究,并在实验室成功合成了叔丁基水杨醛肟,纯度和收率分别达97%和93%。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叔丁基水杨醛肟对氧化铜矿具有较好的浮选性能,可作为氧化铜矿的浮选捕收剂,对氧化铜矿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量高效的复合捕收剂M5419、煤油和柴油与煤样作用后的接触角、Zeta电位、红外光谱,对比了三种捕收剂对煤泥的捕收能力,并采用三种捕收剂进行了煤泥的开路浮选试验。开路试验结果表明:M5419捕收剂用于盘江金佳煤泥浮选,精煤产率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6.54个百分点、6.79个百分点;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7.83个百分点、5.66个百分点;煤样接触角比柴油和煤油分别提高3.5°和2.4°;等电点之差分别提高3.24 mV和1.91 mV。采用M5419作为捕收剂进行"一粗—二扫—四精"闭路浮选试验,精煤灰分可降至5.64%,可燃体回收率为88.70%,固定碳回收率达到99.03%,实现了煤泥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的导电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从测井曲线中正确解译出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和煤层气开发,使用4263B型LCR参数测试仪测试了频率1、10、100 kHz下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的视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的视电阻率小于原生结构煤的视电阻率;在烟煤阶段煤岩的视电阻率随变质程度增加而增加,而到了无烟煤阶段突然减小;煤的视电阻率与测试频率成反比;煤的导电性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煤的不同极化方向视电阻率不同。对原生结构煤和构造煤导电性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测井曲线解译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以赤铁矿和石英为试验原料,探究了十二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GE-609与N-十二烷基乙二胺四种阳离子捕收剂对两种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和赤铁矿均有一定的捕收作用,且对石英的捕收能力均强于赤铁矿;在四种捕收剂体系中,淀粉对赤铁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石英,淀粉除在N-十二烷基乙二胺体系中对石英一定抑制作用外,在其他三种捕收剂体系中淀粉对石英浮选影响较小。混合矿浮选试验表明,与十二胺和N-十二烷基乙二胺相比,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GE-609作为捕收剂时,精矿Fe品位和Fe回收率指标相对较优,与单矿物浮选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